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探析

2020-01-09 18:37刘明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思政课中华思政

刘明明

(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 山东·潍坊 261500)

领导人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

对高校而言,如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元素,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堂相融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并结合实践提出一些新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对这一领域有所助力,促进思政课能够更好地结合中华民族特点以及中华文化的优势,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融合的必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带来新的变革元素,为思政课注入新的活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大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养成民族性格、形成正确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有效结合,能够使思政课更好的服务于当代大学生。徐国静说:“我是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人,我是幸运的,因为滋养我生命的是一片5000年文明的土地。我的生命之河涓涓流淌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感情。”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厚重,格调高雅,哲理深邃,意境悠远,是我们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支柱和文化遗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因此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对完善大学生人格、丰富大学生人文素养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有利于丰富高校思政课的价值资源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来源,对其有着重要的价值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德观、伦理观、理想与信仰等都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契合点。比如质量互变规律与“水滴石穿”的寓言故事,对立统一规律与古人的太极思想,辩证法思想与“塞翁失马”的故事,公民道德规范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的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等等。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蕴涵的独特理念并以新时代的视角加以阐释,既可以很好的充实思政课教学内容,又以文化人,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将自己摆进优秀传统文化中,讲高校传达的价值观念融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从而指导自己的言行。

1.2 有利于发挥高校立德树人功能

作家梁晓声说过“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中华传统文化本身是一种道德文化,彰显伦理与德性,尊重知行合一的原则,不仅蕴含着明人伦、重道德、尚礼仪等先进的德育内容,还引导人们积极投入崇德修身、尚德向善的实践活动。而这种道德文化在本质上讲也是现今人们追求道德的根基所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传达的育人理念与当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正一脉相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情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之心、“敢为天下先”的担当精神等等,对于今天培养高校大学生的爱党爱国爱民精神,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3 有利于完善思政课教学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二者的融合有利于完善思政课教学体系。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很多高校思政课一般就是说教式的教学,老师乏味的讲,学生无趣的听,不但达不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反而使得思政育人功能大打折扣。但是,如果教师能够深入剖析并积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课中的引导作用,这将有利于创新授课模式,丰富教学方式,把学生成功的吸引到思政课堂上来。此外,老师可以采取“课堂+生活”的方式,将思政课堂教学理论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捕捉社会热点、列举社会现象,以理论、事实、形象、情感为教育基本内容,全面展示热点的纵横面,用可感可知的故事讲述深刻人文道理,以身边事砥砺身边人,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的人生道理,并鼓励和倡导大家知行合一,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体悟人生,创造人生。

1.4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

民族自豪感是精神力量,也是民族凝聚力。而这种自豪感和凝聚力正是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自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一种强劲有力的文化自信。中华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道德价值是每一个青年人成长的思想底色和文化烙印,有利于构筑大学生的时代责任和民族自强心理。儒家学说提倡大同社会,所谓大同社会是天下为公,与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另外,很多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模糊不清,而对西方节日了如指掌,这是一种文化自信的缺失。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思政课堂,不仅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极大发挥大学生作为传统文化传承者的主体作用。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新路径

2.1 孝道为本

认为父母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情感淡漠没有感恩之心……明明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评价一个人品行的重要方面,可很多学生却越来越不懂得这一点。要办好思政课,首先要遵循规律,那就是以孝道为本。“孝”被古人认为是德中之德,是几千年来中国伦理道德观念的核心组成部分;以“孝”为内核的孝文化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学者认为“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其中蕴含的善待父母,和睦乡邻,自爱自强,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精神更是对中国人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将孝文化应用到思政课教学中,正是基于中国人的普遍文化心理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更是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工程。

2.2 文化为要

什么是“文化”?“文”是文字、文章、礼乐、曲调的意思,“化”是人受教而变化,本义是“教行”的意思。也就是说,人接受教诲之后,在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方面都起了很多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化”。“文化”二字合而言之,就是以文字、文章、礼乐、曲调等文艺形式变化人的气质,使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中国人经常说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读书志在圣贤。习近平总书记提了“三个文化”: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说,这“三个文化”既有历史,又有现实,更照顾未来。这就把思政课的思路打开了,不光是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还可以加历史,加形势和政策分析等内容,形式也可以更多样。

2.3 内容为王

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思政课同样如此,精彩的内容需要借助合适的形式加以呈现,这便指向了思政课教学载体的创新,即创新体制机制,打造“有味”的思政课堂,提升教学亲和力。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授课方式,多采用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方法,使教学手段方法更好满足学生的期待。要大力推动思政课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综合运用慕课、微课、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技术手段,线上线下相结合,使思政课活起来。

2.4 身教为先

教师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要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所以,上好思政课关键在于老师能够身体力行,这些道德教诲的理念能够正人先正己。

领导人对思政课教师提了六点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满足这些要求的关键还是要内外合一。你讲思政课,是不是真信、真懂、真用?是不是发自肺腑的认同、赞赏?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这是开好思政课的关键。

3 结语

综上所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政课教学中,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从多角度进行完善。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育人资源,不断充实思政教学内容。二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效衔接。三是在教学能力上提升广大教师运用传统文化的能力,身教先行。作为思政课教师,既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政课教学的基础作用,又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政课教学、研究的支持作用。

猜你喜欢
思政课中华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