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校企协同一体化”过程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2020-01-09 14:07:09冒玉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顶岗校企协同

■ 赵 丽,王 莹,冒玉娟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2017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教学改革,通过校企合作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鼓励企业直接接收学生实习实训[1]。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开展学生生产性实训的主要形式,也是实施产教融合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国在加强顶岗实习方面推出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极大地推进了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2]。但由于顶岗实习具有时间交错、地点分散和人员多元等特点,决定了其管理的特殊性。长期以来,顶岗实习在岗位确定、过程管理、质量监控评价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顶岗实习流于形式。

一、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存在问题

(一)学校顶岗实习过程监管不深入

不少高职院校针对顶岗实习都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规定了顶岗实习的组织实施和规范管理,同时还建立了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并给每位实习学生安排校内专业指导教师。但由于学生实习地域跨度大,实习管理平台使用条件受限,指导教师教学和管理任务重、精力有限不能及时给学生提供指导,“巡查式”检查学生实习使监管受限制,学校在相关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执行力度和深度还欠缺,顶岗实习标准形同虚设,实习学生处于“放羊式”管理,实习目标难以达成。

(二)校企双方缺乏深度对接

顶岗实习的有效实施需要校企双方在建立良好的沟通和相互配合的基础上共同参与才能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共赢。但在实际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学校和企业的利益出发点不同,双方往往缺少深层次的沟通与合作,校企管理合力不足。不少学生从学校到企业一时很难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部分企业很少对学生给予技术上的指导、生活上的关怀和心理等方面的疏导,存在“重用人、轻育人”的现象,再加上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实习学生人数增多,学生在实习单位的选择上个性化需求提高,不少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导致学生实习不集中,实习企业数量多且分散,给校企合作在时空上又带来了困难,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顶岗实习考核评价难发挥作用

顶岗实习评价与考核是体现学生实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成绩的评定主要依据顶岗实习平台上学生提交的实习日志、实习报告等材料和一些终结性的书面材料的完成情况和指导教师评价来给学生打分,不少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观性较强,而且基本都是千篇一律,考核作用不明显,校内专业指导教师的评价还流于形式,顶岗实习缺乏校企双方对学生进行科学、全面、动态的过程考核与评价。

(四)学生顶岗实习认识不全面

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不足将影响顶岗实习质量[3]。不少学生对顶岗实习的目的不明确,认为只是为完成学习任务而实习,没有认识到顶岗实习对自己实践操作技能的提升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缺乏对自身合理的定位。学生实习期间频繁更换实习单位,流动性较大;学生操作技能不熟练,不能随时接受企业导师的指导,进步不明显;工作环境差,待遇低;不善沟通,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都摆在了学生面前。

二、“校企协同一体化”过程管理模式内涵

2012年,教育部出台《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顶岗实习需要在学校与企业共同配合下完成顶岗实习的计划、实施和管理。“校企协同一体化”是指校企全方位、全过程共同为促进顶岗实习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顶岗实习管理的实效进行的深度合作,将学生的实践技能、职业素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构建高职院校和企业在目标制定、管理机制、双师培育、考核评价、项目共研、平台共享等多个维度的顶岗实习协同管理体系,实现校企精细化、协同一体化的无缝管理。

三、“校企协同一体化”过程管理体系构建

(一)组建多层次协同管理机构,提高管控水平

为保障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协调有序,校企双方均应成立顶岗实习协同管理部门[4]。顶岗实习是学校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学校要建立由教务部门统筹、二级学院主管和多部门配合协助并贯穿于学生实习准备、实施和考核三个具体运作阶段的三级管理。学校顶岗实习协同管理部门具体包括指导巡查组、量化考评组、就业创业指导组和顶岗实习网络平台监管组等,企业协同管理部门应包含技术指导组、考核评价组和后勤保障组等。校企协同管理部门应定期沟通,明确双方在各环节中的任务和职责,实现顶岗实习过程共管责任共担,避免管理中的漏洞,以防造成学生顶岗实习“放羊式”管理。

(二)完善校企协同管理体制机制,增强管理合力

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顶岗实习管理机制,明确校内专任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的管理职责。高职院校要形成学校——二级学院——校内专任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的分层协同管理机制,校企之间还应建立包括学校和企业指导教师在内的多方联动机制,以解决学生实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在参照企业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顶岗实习管理规章制度,包括顶岗实习的实施、校外实训基地的遴选与管理、顶岗实习的学生管理、安全管理、实习监控管理、专业指导教师及学生的考核与评价等方面,科学管控顶岗实习,尽可能满足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合理化诉求,进一步加强实习的过程管理,及时发现、解决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真正达到顶岗实习对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技能提升的目的。根据不同行业特点,结合各专业顶岗实习标准,二级院系专业带头人负责与本专业相关企业的协同管理部门对接,校企共同制定顶岗实习的目标任务和计划安排,并对组织实施过程和考核评价进行全程参与和监控,

(三)构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实现合作共赢

鉴于校企双方利益出发点的不同,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高职院校、企业需要构建多种形式的合作途径和平台,以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该校动物药学专业群在统筹行业、企业、学校等各方资源的基础上建设了集教育——生产——科研——服务“四位一体”的动物药学专业群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平台以优质行业内企业为基础,通过改造和新建满足企业和学生教学、生产、科研、实践需要的实训室和研发中心,在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实现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同时,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校和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合作,校企共同主导人才培养,是校企双方深度融合后的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校企协同育人,切实增强了学生专业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四)建立优质实训基地,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学校应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优质校外实训基地,利用高校优势和企业实现互利共赢、融合发展。在实训基地的筛选中学校应严格把关、精细化考察,要综合考虑企业的规模、专业对口度、信誉等,还应实地考察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强度及食宿等方面。通过校企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教学研究、导师互聘、横向合作项目开发、考核与评价及业务培训等多方面的深度合作,实现人才、技术、仪器等资源的共享,建立深层次、多角度、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进一步建立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发掘企业协同育人的利益驱动点,为稳定并可持续性开展顶岗实习工作提供保障。

(五)开发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精准监控实习各环节

校企协同管理过程中,涉及的人员多且复杂,实习企业区域分散,需要实现的功能多样化,对顶岗实习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在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智能手机普及的时代,进一步更新学校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功能,如增加顶岗实习单位的学生个性化需求匹配、顶岗实习网络汇报、交流讨论等功能。针对学生在外顶岗实习联络不畅的问题,建议开发基于网络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的手机APP移动客户端,其中可设置多个模块如顶岗实习各项规章制度、岗前培训、实习管理、实习周报、月报撰写和点评、考核与评价、公告管理等多个模块,涵盖顶岗实习各环节。通过顶岗实习管理平台使学校、指导教师、家长、企业、学生建立广泛及时的联系,实现共享实习信息、共同解决问题、远程监控的效果。

(六)校企协同共育师资,提升顶岗实习教师实践指导水平

高职院校主要任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但不少专业课教师毕业后从学校到学校,缺少行业企业的工作经验,懂理论不懂生产技术,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学生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高职院校可充分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将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紧密配合,通过校企双栖、产教融通,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双师”能力,积极构建校企顶岗实习指导团队,共同培养学生的顶岗实践能力。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和企业在结合学生顶岗实习基础上开展指导教师的“企业顶岗”“挂职锻炼”“专业进修培训”等活动,每年选派专业指导教师入驻企业,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帮助企业攻破技术难题,不仅提高了专业教师的岗位实践操作能力,还能带领学生一起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做好沟通和协调,帮助消除学生实习中的心理焦虑。

(七)优化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考量实习质量

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以及提升职业素养的过程,仅仅依靠实习报告或总结等终结性资料直接评价尚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高职院校应建立动态的以过程考核为主体的校企共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企业导师和校外指导老师针对学生的出勤、实习纪律、工作态度、岗位胜任力、团队协作精神、专业知识运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动态综合性评价,考评结果细分等级,并与学分获取挂钩。同时,学校对顶岗实习校内专业指导教师、班主任(辅导员)要进行考核和奖励,以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共同配合完成学生顶岗实习的完成和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工作[5]。

猜你喜欢
顶岗校企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 03:09:08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6:00:50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6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59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学习月刊(2015年10期)2015-07-09 03:35:18
校企合作五反思
协同进化
生物进化(2014年2期)2014-04-16 04: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