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育人示范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020-01-09 16:59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学史恩格斯外国

王 钢

《外国文学史》“育人示范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王 钢

(吉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外国文学史》课程学科育人改革全面突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正确评价经典作家的时代地位和文学成就,推进德育教育进课堂、进头脑。《外国文学史》课程学科育人的基本路径着眼于宏观和微观两大方面,引导学生由中国视野拓展至世界视野,再由世界反观中国。通过现代影视艺术手法的借鉴、翻转课堂的建立、考核方式的转变等价值引领方法,构建理论和话语实践,使学生切身感受经典理论的深度和巨大影响力,在拓展专业课知识、增强外国文学素养的同时,确立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外国文学史》;育人示范课程;价值引领方法

在学科专业课中建设“育人示范课程”既是教书育人教育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顺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课程理论体系、紧跟时代发展要求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尝试。而如何将思想政治内容巧妙地融入学科专业课之中,既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又在较高水平体现学科的专业性、前沿性,这是每一门学科“育人示范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外国文学史》作为高校中文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主要讲述从古希腊罗马至20世纪西方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包括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经典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等内容。《外国文学史》课程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西方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历史规律,提高其阅读、分析与鉴赏外国文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开放的视野和比较的自觉意识,并初步建构中西文学文化融会的能力。同时,《外国文学史》课程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审美能力,为学生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

《外国文学史》的课程性质、教学内容以及融会中西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其具备独特的学科育人优势。本文从《外国文学史》课程学科育人改革的基本思路、主要路径、价值引领方法三大方面展开分析和阐释,尝试构建该课程学科育人的理论和实践话语。

一、《外国文学史》课程学科育人改革的基本思路

《外国文学史》课程学科育人改革以马克思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及习近平新时代“融合中外,面向未来”的文化自信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恩格斯论外国文学经典为总纲,着重讲解西方文学的道德教诲意义和价值,以及现实针对性较强的现实主义文学经典作品,突出人民是推动文学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的思想,兼具文学性和思想进步性,全面审视西方文学经典的思想价值和内在艺术内蕴。

《外国文学史》学科育人改革全面突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唯物的、辩证的、实践的、历史的观念,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予以有机统一并积极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认识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征,正确评价经典作家的时代地位和文学成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践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德育进课堂、进头脑,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1]的总指导方针,培育学生融会中外、全面发展、面向世界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动力,全面体现出课程指导思想和政治立场的坚定性以及课程内涵的开放性、包容性、时代性,提升学生的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民族国家认同意识,展示新时期社会价值导向和最新学术积累成果,做到前沿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构建真正意义上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教学模式和话语体系。

二、《外国文学史》课程学科育人的基本路径和德育结合点

《外国文学史》课程学科育人的基本路径着眼于宏观和微观两大方面。所谓宏观方面,主要是指在学科建设思想和总的学科建设方向方面的育人路径;而微观方面则是指对应具体的学科教学知识点方面的育人路径。两方面育人路径的侧重点和德育内容的倾向性虽然略有不同,但就整体来看却相辅相成,都是贯彻德育内容进入外国文学史的具体教学环节,发挥专业课学科育人、引导主流价值观念的功能。

针对《外国文学史》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其在实践中学科育人的基本路径和德育结合点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量。

第一,《外国文学史》课程导论部分,世界文学文化形态的兴起、发展和主要特征与习近平总书记融合中外、面向未来、立足本国文学文化传统的同时又要积极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思想的整体文学文化观有机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文艺作品的经典标准问题,指出“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2,p8],这是文艺评价总的指导原则,也是我们认识外国文学经典作家作品总的指导思想。外国文学教学就是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阐释和吸取世界各民族最优秀作品的精髓,为本民族文学文化的发展提供宝贵的镜鉴,从而更好地为本民族文学文化的发展服务。

第二,外国文学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语境问题与马克思恩格斯历史阶段论和习近平总书记文艺与时代的关系论有机融合。

习近平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2,p6]这决定了对历史文化语境的清晰认知和把握是阐释经典作家作品最为重要的前提之一。苏联艺术学家齐斯在《哲学思维和艺术创作》一书中也曾明确指出,艺术世界图景的创造不是从某一个单独的艺术形象中产生的,而是在作为艺术概括的整体的个人意识和社会意识中形成的。也就是说,艺术图景既与作为创造主体的艺术家紧密相连,同时也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历史文化之于文学作品的影响基本体现于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成就的作家这一文化结构中的典型人格,他们代表着这一历史文化环境最为鲜明的特征。他们既是该历史文化形态的高效塑造者,也是该历史文化形态的敏感传承者。文化图景在形成过程中经过了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的接受、过滤和整合等程序,从而使其具有明确的文化特性和作家的个性特征。在此意义上,作家创造的经典作品就是作家所身处时代的文化图景的艺术化折射。无论作家的对象是什么,他们的价值立场和传达方式都必然受到这个现实历史文化图景的制约,也必然反映这一现实历史文化图景最为突出和典型的特征。社会历史文化结构的这种潜在的作用文学的机制决定了考察文学经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考察其赖以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和图景,二者相得益彰,融为一体。诚如诗人托·斯·艾略特所言:“伟大的诗人在写他自个儿的时候,就是在写他的时代。”“他的本分是表达他那个时代中最浓烈的感情,不管依据的是当时的什么样的想法。”[3,p170]

基于历史文化语境对于文学经典生成和阐释的重要意义,《外国文学史》各阶段历史文化语境的教学应充分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历史发展阶段和历程的论述,将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历史唯物观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之中,并使之成为一条主线,贯彻始终,使学生历史性、科学性地评价和透彻了解文学经典产生的时代特征。例如在讲解希腊早期文学发展过程中,引述马克思关于希腊是人类童年阶段的相关论述,这对认知希腊社会当时的发展状貌以及神话和史诗等文学体裁形式的产生有所助益;在讲解中世纪基督教文化背景和禁欲主义思想观念时,引述恩格斯“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4,p289]的论述,对了解中世纪人们为宗教信仰而生活,继而产生教会文学、骑士文学等文学类型以及带有强烈宗教痕迹的《神曲》等作品起到总体认知功能。再比如讲解文艺复兴文学的发展时,认知文艺复兴运动之于西方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时,引述恩格斯“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5,p445]的论述,对于认识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取得的伟大成就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人文主义思想、产生辉煌的文学成就具有重要意义。而马克思关于火药的发明对于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作用的论述,对认识物质文明的进步是如何推进精神文明发展的同样具有精辟的指导意义。

第三,外国文学发展各个历史阶段经典作家作品的阐释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作家论和习近平总书记外国文学名著阅读经历及体会的有机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讲述了他阅读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歌德的《浮士德》等外国经典作家作品的经历,并指出“人类文明是由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2,p3]。如何更好地欣赏并沉浸于这些经典作家作品之中,更好地阐释它们恒久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构成外国文学教学的核心和重点。马克思恩格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对西方经典作家作品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认知维度。马克思恩格斯虽然不是专业的文艺评论家,但他们对文学经典的评价却有着独特的角度和高瞻远瞩的视野。他们的评价既充分考虑到了经典的文学文化价值和历史地位,同时也注重经典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例如在谈到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时,马克思认为它是希腊戏剧的典范;在评价但丁的文学史地位时,恩格斯认为“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6,p249];谈到戏剧创作时,马克思又提出尽可能地“莎士比亚化”,主张文学艺术多角度、多层次反映社会现实,不能单纯成为时代的传声筒;在评价巴尔扎克小说的金钱主题和对金钱的批判时,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事”,其代表作《人间喜剧》“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无比精彩的现实主义历史”[7,p590]。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对经典作家作品的具体阐释和分析,对学生认知作品的潜在社会价值,进而科学评价经典作家作品的内在艺术内蕴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认知这些经典作品高不可及的批评范本。通过马克思恩格斯论经典等内容的贯彻,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经典得以传承的内在生命品格。

第四,现实主义文学经典的阐释与马克思恩格斯现实主义文艺观和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发展思想的有机融合。

习近平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根本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2,p15],人民需要文艺,文艺也需要人民。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发展思想是新时代对马克思恩格斯现实主义文艺观的继承与发展。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西方涌现了大量的现实主义文学经典,这些经典描写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为底层人民呼喊,体现出高度的人民性和社会责任感。而巴黎公社文学、俄罗斯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塑造等,更是贴近人民、呼唤革命的真实写照。“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7,p590]的现实主义手法以及后来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手法更使得文学经典与再现人民生活及社会环境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通过对这些文学经典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人民的力量是文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不竭源泉,从而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人民文艺观的先进性和传承性,在根本上树立“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观念,并由此进一步认识到现实主义文学经典对中国当下文学创作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第五,外国文学作家作品讲解的总体道德倾向性与培育社会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

习近平强调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文学艺术的重要功能之一就在于培育时代的核心精神和价值观,即“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2,p26]。文艺作品所体现出的价值观包括爱国主义、追求真善美以及传播文化血脉和道德规范等,这些都具有普适的价值意义,外国文学史中从远古史诗到近现代为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而创作的各民族小说、诗篇无不强烈体现出这些精神和价值观。因此,在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总体倾向中,应该着力发掘经典作品的上述精神和价值内涵,弘扬民族精神中崇高美学的因子,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考察西方经典文学的道德教诲功能,突出文学经典的人生启示价值,传播社会正能量,为树立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促进中外文学文化交流做出贡献。诚如习近平所说:“我们强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并不排斥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2,p29]

第六,西方文学发展未来展望与树立文化自信的有机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就在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p31],且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外国文学经典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文学思想观念、艺术表现手法的系统教学,使学生充分了解世界各民族文学文化的发展及中外文学的交流情况,引导学生由中国视野拓展至世界视野,再由世界反观中国,进而热爱本民族文学文化,树立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同时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充分借鉴外国文学经典有益思想和艺术手法的基础上,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实践,在实践中体会和感受文学经典的永恒艺术魅力。

三、《外国文学史》课程学科育人的价值引领方法

欲达到在专业课中实现学科育人的目的并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教学方法的配合十分重要。恰当的学科育人方法无论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上还是在育人的功效上都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结合外国文学教学的实际,采用以下价值引领方法,可以实现常规方法与特殊方法的有机融合,取得相对理想和满意的育人效果。

首先是现代影视技术的广泛运用。这里既可以是以外国文学经典为蓝本改编的经典影视剧,也可以是重要的具有文化介绍性质的资料性纪录片。前者对应外国文学经典文本的赏析与传播,后者对应历史文化语境及作家基本生平创作等常识性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影视技术,一方面可以改变教师“一言堂”式枯燥乏味的讲解,另一方面易于形成立体直观的传播效果。当今全球化时代首先是新传媒融合和飞速发展的时代,是图像化普及的时代。在这样的文化趋势和潮流中,电影《特洛伊》或《木马屠城记》的震撼画面效果远比《伊利亚特》的诗歌文字更易被接受,一部关于中世纪历史的纪录片远比语言讲述的中世纪历史文化更吸引人。而这些影视手段呈现出的画面中所蕴藏的德育内容和道德倾向性往往也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更为直观,其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往往也更深刻、持久。

其次是充分运用交互体验式教学方法。此类方法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讨论和参与的积极性。亲身体验的感受是刻骨铭心甚至是终生难忘的,其中的德育也是最具说服力的。例如,在讲解马克思恩格斯评价作品不要成为时代的单纯传声筒,而是要像莎士比亚那样表现社会的丰富性和五光十色时,适量安排学生参与排演莎士比亚经典戏剧的片段,寓道德性、生活性和感受性于经典片段的再现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魅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人物扮演和情节呈现中体会戏剧人物的道德观和情感倾向性,从而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能真切地体会出文学经典的永恒魅力所带来的文化自信的意义和价值。

再次是课程考核方式的转变和升级。将原有的以回答和识记知识点为主的期末试卷考试的考核方式转变为过程化考核,注重全流程思想政治道德因素的参与和渗透。这种方式的改革变单一性考核为多样化考核,变枯燥的死记硬背式的知识考核为融课堂大讨论、分组讨论、读书笔记撰写、辩论等多手段运用的全方位立体化考核。这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参与度,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和把握方向作用,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良好课堂氛围和环境,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文学经典的魅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思想政治道德内容融入的灵活性,避免生硬宣教而产生的抵触情绪,使思想政治道德内容与专业课的结合更自然、更易于接受和切身体验。

最后是“马工程”教材的采用。教材在教学工作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马工程”版《外国文学史》教材在立足学术前沿的同时,寓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文艺思想于教材撰写的始终,既在指导思想上高屋建瓴,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念,又在具体的外国作家作品的分析中结合马恩列斯的经典论述,是一部全新的、理论高度和学术深度相得益彰的教育部推荐教材。

四、《外国文学史》学科育人的预期效果

通过《外国文学史》育人示范课程的理论建构和话语实践,学生能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和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尤其是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马克思恩格斯论文艺》《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经典文献的近距离接触,不仅使学生切身感受经典理论的深度和巨大影响力,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贯彻到现实生活实践中去,做有文化、有自信、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进而真正做到德育思想进课堂、进专业、进头脑,并以此指导人生。

《外国文学史》育人示范课程改革在注重德育的同时,促进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建设,引导学生正确阅读文学经典,在感受文学经典真善美的同时,接受先进思想文化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一方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文化自觉性。

[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

[2]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A].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C].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

[3] 托·斯·艾略特.莎士比亚和塞内加的斯多葛主义[A]. 卞之琳,李赋宁,等,译.艾略特文集·论文[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4]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Demonstration Course in "History of Foreign Literature"

WANG Gang

(The School of Literature,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136000, China)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History of Foreign Literature” gives full prominence to Marxist standpoint, viewpoints and methods, correctly evaluates the era status and literary achievements of classical writers and promotes moral education into the classroom and mind. The basic way to educate students in the course “History of Foreign Literature” focuses on macro and micro aspects, guiding students to expand their horizons from China to the world, and then from the world to China. Through the use of modern film and television technology, the establishment of flipping class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ssessment method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ng people in the course enable students to have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sense the tremendous influence of classical theory to establish national prid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while expanding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enhancing foreign literary attainment.

History of Foreign Literature; education demonstration course; value leading methods

G642

A

1009-9115(2020)02-0144-05

10.3969/j.issn.1009-9115.2020.02.027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GH180266)

2019-02-11

2019-06-22

王钢(1978-),男,辽宁鞍山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欧美文学。

(责任编辑、校对:任海生)

猜你喜欢
文学史恩格斯外国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吃不下早饭”的恩格斯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外国公益广告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