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笛
(沈阳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3)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根基,是国家不断发展的精神纽带。新时代大学生作为民族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传承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为此,要坚持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传承理念。
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重要时代价值。新时代大学生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希望,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传承优秀文化的历史重任。因此,高校要将文化自信融入思政课堂,加强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育。
新时代的大学生既肩负着传承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又承担着文化创新的时代责任。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在大学阶段会受到深刻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强不息精神、“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律精神在新时代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大学生肩负新的历史使命提供了精神动力。因此,营造良好的高校文化氛围、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理念,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文化作为国家精神和民族内涵的表现形式,是彰显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也给西方文化的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大学生是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的主力军,必须坚定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高校加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教育,不仅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理性分析和正确鉴别其他文化的能力,还有利于在新时代抵御西方文化入侵,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的强大和崛起已势不可挡。“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经济资本’已经日益雄强,我们的‘文化资本’却不容乐观。”[1]由此可见,提升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积极响应时代召唤,自觉肩负起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增强自身的历史责任感,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当前,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物质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这也为传播中华文化奠定了基础。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文化面临着很多难题,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自信培育也面临着多方面挑战。
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理应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的内涵。对此,我国高校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已有了足够的重视。但就传统文化教育现状来看,高校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自信教育的方式仍存在很多不足。一方面,当前的高等教育过于强调大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不够,这就导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整体呈现出对传统文化认知的浅显化和模糊化;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大学生对形式新颖的“快餐文化”更感兴趣,缺乏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耐心。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时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多样。但大学生的生活阅历尚浅,对外来文化缺乏辨识能力,各种西方思潮和外来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例如,国外的节日传入中国,使得越来越多年轻人流行过“洋节日”;植入韩国文化的韩剧传入中国,受到青年人的追捧,等等。这些外来文化的传播使我国本土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受到了严峻挑战,大学生群体对我国主流文化越来越呈现出淡漠和忽视的态度,不仅降低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还严重削弱了大学生传承主流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
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大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社会舆论环境更加透明化。与此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社交平台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载体,但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特征使大学生在接触主流文化时缺少对文化底蕴的深入理解,不仅导致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了解仅仅停留在浅层面,还弱化了主流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2]。
“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念的影响力。”[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出中国人民对精神文明的不懈追求,是新时代我国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武器。培育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核心要求就是坚持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4]。首先,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法。高校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开展主题教育知识竞赛活动、校园辩论赛等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建设氛围,创新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模式,不断将理论内容具体化、生活化、实践化。
高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而高校思政课具有教化育人的重要作用。提高思政课程教学质量、创新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新时代精神文明的践行者。首先,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华文化的理念融入教学内容,将新颖的教学方式和具体的教学案例相结合,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大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增强大学生对优秀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使大学生自觉肩负起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其次,高校应建立实践性的文化教育模式,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民俗艺术展览等文化基地,激发大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和热情;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举办文化讲座等营造良好的高校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再次,不断完善高校的文化教育体系,强化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大学生建设文化强国的热情,从根本上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文化多元化的国际背景下,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外来文化对我国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对此,首先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用辩证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提高正确辨别外来文化的思维能力,既不能完全抵制,也不能盲目崇拜,应采取包容互鉴的态度学习,吸收其他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文化理论体系。其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社会热点话题引入大学课堂,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判断能力。再次,教师应注重对大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通过案例教学、创设情境等方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发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