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荣
1977 年8 月8 日,在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召开期间,邓小平到会讲话,当场表态,宁肯推迟半年招生,“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 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 ”史称“8·8 讲话”,成为我国高考恢复的标志。 1977 年10 月21 日,新闻媒体发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引起巨大的社会振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为题,报道了1977 年9 月25 日结束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的消息, 并配发评论《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高考制度的恢复成为全国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先导。
由科学出版社策划、钟秉林教授主编的这套“中国教育改革40 年” 丛书包括10 卷:《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农村教育》《学校德育》《教育信息化》以及《高考改革》,力图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多角度展示改革开放40 年来中国教育的改革进程、发展成就、改革经验和最新进展。高考改革虽然缺少“教育”二字,但却是影响各级各类教育最重要和最显著的因素,也是与各级各类教育都密切相关的教育“总抓手”。 将《高考改革》 列入丛书是对我国改革开放40 年来教育改革有非常独到理解和准确把握的高明决定。 特别是还专门聘请在研究和跟踪我国高考改革方面最有影响的专家之一——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博士生导师郑若玲教授主持撰写, 更是托付得人的明智选择。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 《中国教育改革40年:高考改革》(郑若玲 等著,科学出版社2019 年2月版),全书共分六章,在概述高考制度发展的基础上,紧扣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高考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包括高考的形式、科目、内容、录取以及正在进行的高考综合改革、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等高考制度各主要方面的发展与改革进行了细致梳理,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高考改革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对其中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理性分析, 并对高考制度的最新进展给予追踪和反思, 是目前一部最集中、 最全面、最详尽、最严谨、最权威、可读性最强的系统阐述我国高考改革的创新性学术研究成果, 它的出版为今后我国高考改革通向更美好的未来架设了坚固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互通式桥梁。概括起来,该书的突出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该书的中心和主旨就是站在改革开放40 周年这一重要的历史节点上, 将高考改革置于中国改革开放40 年的伟大实践和中国教育改革40 年的辉煌成就这一宏大的历史背景中予以考察, 力求对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高考改革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展示,深刻总结,理论反思和趋势探索。作者深知,在过去的40 年里,我国高考在坚守“统考”基本特色的基础上,改革的脚步从未停歇,改革的内容也是涉及多个方面和所有环节。为此,作者不仅专门对较为宏观的招生考试体制改革进行了回顾, 特别是具体详细地对诸如“高考命题方式的变革历程”、“保送生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春季高考的产生与发展”、“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高考科目变化”、“高考录取方式与志愿填报的变革”、“高考加分政策变迁”以及“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的变革历程” 等逐一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历史梳理。 其文观点明确,资料丰富,给读者和研究者了解有关某一方面的高考改革发展历程提供了非常权威的述说和详尽的历史资料。 同时还能够运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点评, 从而将高考改革的史实、事实和真实的实施结合起来,做到了论从史出,以论治史,体现了史论结合的特征。 同时,还注意吸收相关最新研究成果,在事实、数据和材料上更是尽量做到了最新,大量引用期刊、报纸、网络等发表或提供的观点、信息和材料,并留给读者更多的反思、评论与思考的空间。
特别是进入21 世纪后,我国高考驶入了改革的快车道, 于是该著便重点对诸如分省命题、 自主招生、“阳光高考”平台建设、平行志愿、高职分类考试、异地高考、针对农村和偏远地区学生的招生“专项计划” 等一系列重要改革, 都详细叙述了其出台的背景、推进的过程以及目前取得的成效。 可以说,这本书对短短40 年的高考改革发展历史的研究严格遵循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 所有研究都能基于历史的视角, 通过全面回顾和深刻反思, 对我国改革开放40 年来高考改革各个方面的变革历程都进行了认真梳理,追根溯源,把握规律,为我国今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 发展和完善提供了脉络的接续和历史的参照。
在把握历史节点、 全面梳理高考改革发展脉络的过程中,该著注重总结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高考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进而认识到“高考公平”的极端重要性,这是本书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也是对40 年来我国高考发展的经验总结与对未来高考改革的历史忠告。作者指出,高考改革需要各方面都有所突破,有些突破甚至是颠覆性的,但唯一不能撼动的是“高考公平”。 高考改革若改掉了公平,就等于“革”了自己的“命”。我国作为人口多、底子薄、“穷国办大教育”的多民族发展中大国,高考改革与入学机会的公平问题十分突出。 为此, 高考改革须首重公平。 即使“当改革面对公平与科学、效率、个性、特色等诸多矛盾抉择时,往往首选公平,甚至为了公平而舍弃其他”。 可见,公平性是招生考试改革的灵魂所在。高考改革只有在基于公平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才可能使其教育与社会功效达到最大化。
作者在书的每一个章节几乎都谈到公平问题,有些还设专门的一节来系统加以阐述。 如在第三章“高考科目与内容的改革与发展”中就专辟第三节分析了高考科目与内容改革中的公平性问题, 因为高考内容改革引发的质疑与争论更多地就体现在其公平性上。 当然,高考科目改革、高考综合改革过程中在论述提升科学性、 提高效率时也都会引发公平问题。此外,该著还专门论述到高职院校招生考试公平性的涵义与普通高考有所不同, 认为统一的普通高考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而高职院校的考试招生, 还在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和区域教育公平上有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 至于针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的成效与问题,则明确提出“公平优先”的原则。 特别是对高考录取中涉及的公平问题,如“倾斜的高考分数线”、高考加分、异地高考这三个最容易引发众议的“焦点中的焦点”,作者能够以公平为准绳,细致分析,耐心疏导,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权宜之计与治本之策。
在该著的结语部分作者明确指出, 高考改革可以说是中国教育领域最大的难题。然而,面对千头万绪乱如麻的诸多问题, 我们不能不努力探索和建设一条具有可行性的高考改革的中国道路,对此,不仅要基于国情民意,更要尊重教育规律。 然择要而言,作者认为:“建设高考改革的中国道路有两大基点,一为公平,二为自主。 ”高考改革必须首重公平,“坚守公平仍是高考改革的重要原则”。如果连最刚性的考试制度都不公平, 无疑会触碰到民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底线。在坚守公平性原则的基础上,作者着重分析了40 年来高考改革的困境与突破,指出下一步改革与发展的思路与方向。这些都是发人深省,值得永远坚守的警示和忠言。
虽然作者说该著主要是对高考制度的最新改革进行追踪与反思, 力图从高考制度发展的曲折历程中提炼中国元素、展现中国特色、建设中国道路,但我个人读后认为不仅如此, 这本书还是一部高考改革思想史的研究力作。 全书可以说是通过研究和回答许多相关的考试理论问题来谋篇布局的, 是在探索高考改革诸要素何去何从中促进改革和释疑解惑的, 是通过对一些纷繁复杂的改革乱局借助理论的提升和指导以明确未来高考改革的发展方向, 为今后高考综合改革提供了学理上的有力支持。 也就是说, 这本专著非常重视考试理论的归纳、 总结和探讨。 第一章第一节第一个大问题中的第一个小问题就给我们抛出了一个首先需要思考和回答的考试理论话题:“科举与高考的相似之处? ”。 紧接着论述了科举革废对高考改革的启示, 昭示了考试在我国的发展规律, 包括考试是公正公平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从考试公平走向区域公平,防弊规制周详严密、滴水不漏, 考试内容与形式应不断变革等规律性的认识。
高考的“统独存废之争”是40 年中争论最激烈的话题,这不仅存在于学术界,而且不时耳闻于街谈巷议。了解有关此争论的来龙去脉,分析高考成为社会矛盾聚焦的原因, 既是研究高考无法回避的理论问题, 又是直接关乎高考如何改革乃至高考命运走向的实践问题。作者对“统独存废之争”的辩论过程、主要观点、代表人物等都进行了梳理和介绍,既展示了关于高考优劣利弊和统独存废的“单打独斗”式的争论,也就唇枪舌战、你来我往的更吸人眼球、关注度更高的“打擂台”式争论进行了“现场解说”。 甚至还增加了客居海外的华人学者参加论战的情节与观点,使这一本来就颇为热闹的争论因此增添了“域外色彩”而有了新的“看点”,读起来非常引人入胜。 并据此提出了自己的发现,即“以科举之废论断高考当废”之人只是极少数,而主张“思科举之长改高考之短”的观点则俯拾即是,说明多数学者对科举的评价还是较为客观冷静的,对高考也是大体拥护的。就目前而言,很多国外高校现都乐意考虑用以“严酷”著称的中国高考的分数, 来取代国际学生就读国外高校必须参加的标准化考试的成绩; 亚洲各地的顶尖大学如今都在参考高考分数招收中国内地学生。
伴随着其他方面的激烈争议, 高考改革不断探索和深入。 加之由于高考制度影响重大,实行了60多年,特别是近40 年来改革频繁、力度更大,故围绕高考改革的争论一直在持续,并日渐激烈和细化,其中争论背后所体现的有关高考改革诸要素之 “优劣利弊之辩”更是需要进行充分论证和耐心说理。这本专著能够针对高考改革面临的许多突出问题, 籍由对这些问题背后的考试理论进行探讨和研究, 试图寻求到理想的答案,并为进一步改革指出一条明路。这方面的研究从该书的一些标题就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专著中有这样的题目:“命题方式何去何从”“保送生制度何去何从”“自主招生何去何从”“春季高考的定位与去从”“自主招生的成效与问题”“分省命题的优劣利弊”等等。 对此,作者能够结合对这些高考改革要素的功绩与成效的展示和评价, 特别是通过深入分析其利弊得失,直面问题和众人的质疑,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可能的理想应答。
而对于那些在高考改革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与质疑,作者不是仅就高考谈高考,而是能从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等多学科领域,多视角、多维度,综合加以深入分析。如对于高考科目改革必须直面的问题与质疑,作者就设计了三个问题来回答。问题之一:高考科目与普通教育谁因谁果? 问题之二:高考科目设置应该统一还是多样?问题之三:高考科目设置多寡是“增负”还是“减负”? 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对高考科目改革做了很好的答疑解惑。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考制度历经诸多改革与变更,优劣利弊都非常明显,对这一制度的发展进行全面回顾与深入思考, 主要是为下一步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并提炼与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考试制度发展道路。 而有关高考改革过程中诸环节和诸要素的改革争论, 客观上推动了高考改革的深化,有助于将高考改革带入到一个多元化、科学化、公平公正的新时代。
在体系框架上, 本书试图突破一般按年代时期分段叙述高考改革发展历史的传统路子, 能够聚焦40 年高考改革发展史,创新体系安排,在章节设计上完全与现有的高考史类著作有所区别, 那就是采取专题编写的方式。 除第一章“高考制度的渊源、建立与发展”作为引言以及最后的结语外,该著的主体部分主要是由高考的形式、高考的科目与内容、高考录取、高考综合改革、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五个专题组成,分别成章,突出了专题研究的特色和结构安排。每个专题又都是自成体系,相互配合,纵横交错,详略得当,很好地注意了各专题之间的协调与联系,共同构成了改革开放40 年之高考通史。 同时,在每一个专题中,作者以其浓烈的史学意识,具体的研究也表现为是由许多“小史”所构筑成的高考改革之宏大叙事般“史书”。
从现在呈现给我们的作品来看, 作者在撰写过程中态度非常认真,下了很大的史学功夫,可谓独具匠心, 基本做到了选用最具典型意义的材料并做到论述之间的合理搭配, 能将史料自然地融入自己的论述之中,论说清晰明快,结构浑然一体,逻辑性强。同时,还很好地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吸纳了许多相关国外的材料,使我们更加明晰高考改革的诸多特征,在比较的基础上, 加深了对高考改革深层次问题的理解。特别是引用的所有资料均非常适切,并且准确无误,确保了资料的经典性、准确性和可读性,使该著读起来简易明了,极富文采,有引人入胜的文字效果,真正实现了融系统性、经典性、理论性和现实性于一体的写作特点。
特别是作者对每个专题的已有研究非常熟悉,可以说做到了对每一个考试事件、 每一份资料都了如指掌。 同时,该著显示作者对于改革开放40 年中国的巨变也非常了解,整本书能够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进行清楚的交待, 通过恰如其分的背景引入,使读者能够身处历史环境中理解和感受当时的高考存在与氛围。 在内容安排上,不仅对国家层面的考试制度、政策文件、改革意见、专项计划等进行了论述,也涉及到具体的题型变革、命题技术及试题信效度等,甚至还“以语文高考为例”阐述了高考命题立意之变化。 语文是中学教学和高考中最引人关注的科目,选择语文高考进行个案研究,深入分析,充分体现了作者在体系建构上的周到安排与良苦用心。
总之,在过去的40 年中,高考见证了前所未有的社会之大变局, 并努力与时俱进尝试了许多颇有意义的改革。 高考制度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仍需回眸过往、以前史为鉴。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竞争起点的上移, 高考制度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将继续改革,而且涉入“深水区”后,改革难度将进一步加大。但正如作者所指出的,无论高考如何变化,一些基本的理念与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地予以体现与遵循,如坚守公平公正、秉持科学创新、促进个性发展、强化育人功能、提升教育质量、服务社会需求。为此,还应进一步加强高考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清晰教育问题与社会问题的边界,尊重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凸显高考制度的教育功能, 不断探索建设高考改革的中国道路。 郑若玲等著的《高考改革》已经为我们立下了一个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