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本专题五篇文章的研究主题是“非缴费型养老金”。 虽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建立至今只有20 多年时间,新农保(即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后改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建立只有10 多年时间,但截至2019 年底,二者覆盖参保人数已达9.67 亿人,养老保险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成为老年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里有大量的财政补贴,尤其是在以农村居民为主体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城乡居保”)里,90%以上的养老金来自财政转移支付,更鲜有人会联想到:从本质上看,城乡居保实际上就是一支“非缴费型养老金”;在学界,绝大部分人对养老保险制度131 年前诞生于德国这件事耳熟能详,但较少有人知道“非缴费型养老金”仅比德国的缴费型养老金晚“出生”两年,且全世界已有一百多个经济体建立非缴费型养老金的这个事实。 如同“缴费型养老金”那样,中国的“非缴费型养老金”发展迅速,积累了很多经验,也存在一些问题,其改革的必要性和复杂性不亚于“缴费型养老金”。 基于上述这些原因,本专题将其作为研究主题,以期为推动和深化学界、业界对“非缴费型养老金”的学术研究做出点滴贡献。 本专题由五篇文章组成。
第一篇在梳理和回顾中国农村养老保险35 年发展历史和制度变迁的基础上,提出其曲折演进的原因之一在于受到“艾伦条件”这只“看不见的手”约束,引入“非缴费型养老金”作为其基础养老金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认为应将“基本收入”理论的精髓“植入”到“非缴费型养老金”,根据行为经济学的“心理账户”原理,重要改革选项是将其改为“养老津贴”。 此举既可缓解和厘清目前城乡居保存在的制度属性模糊等问题,还可带来正外部性。
第二篇研究了城乡居保中作为非缴费型养老金的基础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问题,认为目前存在三个问题,即未能实现常态化调整、难以有效抵御贫困和不能同步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由此提出两个改革方案,一是跟从“国家贫困线”趋势即大致盯住相当于国家贫困线的30%左右,一是跟从“老年基本消费线”趋势即“食品烟酒消费” “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和“医疗保健消费”三项消费支出的总和,并据此提出具体改革的政策建议。
第三篇研究了国外非缴费型养老金与缴费型养老金融合发展的问题。 作为舶来品,国外上百年的发展均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融合发展的类型有最低担保型、补缺型、托底保障型。 一般来说,与这三种类型分别配套的缴费型制度往往是名义账户制(瑞典为代表)、完全积累制(智利为代表)、现收现付制(美国和韩国为代表),均给中国带来许多启示,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相互替代或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互相促进,逐渐实现制度结构的整合。
第四篇对非缴费型养老金历史进行全景式回顾,虽然非缴费型养老金同缴费型养老金几乎同时起步,但在20 世纪90 年代以后才成为全球性现象。 建立这个制度应考虑6 个问题:受益目标人群、待遇资格年龄确定、待遇标准设定、财政负担的考量、个人激励的发挥及其与缴费型养老金制度的衔接。 一百多年历史显示,非缴费型养老金有三个基本特征,即承担最基本的保障义务、填补缴费型制度的空间和长期性的制度安排。
第五篇考察了非缴费型养老金功能定位和制度边界,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初始起点是从零开始还是在缴费型养老金基础上再建立非缴费型养老金,其路径和结果大不相同,于是出现当今世界的三种类型:以非缴费型养老金为主、非缴费型与缴费型养老金共生发展和非缴费型养老金缺失;文章在诸多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驱使非缴费型养老金发展模式不同的动因,包括经济发展条件、人口结构、产业规模、城市化率、工业化程度等。
主持人:郑秉文,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房连泉,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