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楠 邓 虹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对于价值观及其培育问题,国内外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构建了需求层次理论体系,他以金字塔模式解释人的五个层次需求,认为价值观和需求是密切相关的。国内此类研究主要集中于马克思宏观需求理论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需求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研究。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宏观需求理论和马斯洛微观需求层次论都指出:需求既是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根本动力,也是提升教育实效性的有效保证。教育应适应与满足接受主体的合理需求,应激发接受主体的正确需求,强化和提升接受主体的内在自我需求,驱动接受主体的真正需求。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置于需求理论视角加以研究十分有必要。
马克思主义宏观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理论是价值观教育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514,人的双重本质决定了人的双重需求。马克思把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并认为需求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变化发展性、发展不平衡性和条件制约性。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的理论指导。人的需求复杂多变,我们必须清楚把握大学生的需求发展,从正面积极引导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内在精神追求,激发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Maslow)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提出:“需求层次理论是一种包含多项联系的复杂结构,基本需求按照优势或力量的强弱排列成一种层次系统;层次的顺序是一定的,即一种需求只要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就会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高层次需求和低层次需求存在着性质的差异。”[2]58马斯洛根据人的基本需求将其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具有一致性,都认为人类的本性、一切行为的归宿和动因都是人的需求,任何价值观都必须满足人的需要和实现人的价值。可见,需求理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理论依据。
本文通过“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调查问卷”,并结合个别访谈情况,清晰直观地分析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
调查问卷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星于2020年5月13日向学生发布,20日结束问卷,共收到548份有效问卷。问卷结构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二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
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得出:本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较为熟悉,大部分学生能熟练背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情况较好,只有极少部分学生不熟悉。
1.对于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观的认同情况
关于对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认同态度,调查数据显示,78.5%的学生认为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自己有很大关系,并且自己愿意为之作贡献;12.3%的学生认为说不清楚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否和自己有关系,也不知道自己能为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做些什么事情;0.8%的学生认为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自己没有关系。由此可见,本校大学生对国家层面的价值观还是较为认同的,并把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具有担当,只有极少部分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与国家的关系。
2.对于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观的认同情况
关于对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认同态度,调查数据显示,79.6%的学生认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遵循社会准则,遵守法律、坚持平等、追求公正、强调法治;10.3%的学生认为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虽说很重要,但是人为干预因素较多,实现比较困难;0.1%的学生认为只要自己生活得好,“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自己没有多大关系。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认同的,极少部分同学担心不会实现。同时,也表明部分大学生对个体生活幸福和对社会全民幸福的向往。
3.对于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的认同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67.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经常开展爱国教育、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关爱友善的教育活动;23.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爱国教育、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关爱友善的教育活动,但不需要经常举办;9.6%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展爱国教育、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关爱友善的教育活动。由此可见,大多数大学生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表示认同,同时也存在少数学生自身素养不高。
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必须从大学生主体的需求出发。因此,基于需求理论,了解把握、尊重关注、引导满足大学生合理的现实需求和内在精神追求,是有效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前提、基础和关键。
人的行为产生路径是:需求→刺激→行为,需求激发人产生各种行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是如此,大学生的需求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了解把握大学生合理的现实需求和内在心理需求(精神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前提。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出于提升自身素质需要,是对社会、学校和家庭传递的教育信息整合、吸收、内化的过程。准确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合理需求则是保持大学生主体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久动力。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内在的需求规律,立足需求特点,了解把握大学生的合理需求是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前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应从大学生的需求出发,分析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引导、规范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会受到需求的制约,离开了需求,行为就是无源之水。因此,从大学生的需求入手,尊重关注大学生的合理内在需求和现实需要才能够深入理解大学生的思想,才能正确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目标、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可以刺激其产生动力和动机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通过各种教育渠道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无形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大学生视野,能够促使大学生接受、吸收、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内容并付诸实践。
因此,在遵循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内在心理需求规律的前提下,尊重关注大学生的需求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条件。
立足大学生需求特点,了解把握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和现实需要,牢牢把握大学生的主体作用,遵循大学生需求的共性特点和个性特点,提出个性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实施方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与大学生的需求有效地结合,转化为大学生自身需要,能够刺激其主动接受、认同行为的产生,进而实现大学生自身潜在需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相统一。
立足大学生需求特点,个性化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才能解决需求接受偏好和满足大学生的“期待视野”,进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接受度,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内化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是一种带有鲜明指向性的教育活动,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要把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个体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帮助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道德素质。”[3]261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效果不明显”“抵触拒绝”“枯燥乏味”等现状,重点研究大学生的个性化合理需求,并引导满足其个性化的合理需求,有助于顺利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
因此,立足大学生需求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与满足大学生需求有机结合起来,立足大学生的需求现状和基本特点,通过“三位一体”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选择大学生能接受的角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是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