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

2020-01-09 11:53王春华
课外语文 2020年18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青少年传统

王春华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河口镇于港初级中学,江苏 南通 226463)

引言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各个时期富含不同的传统精神和时代内涵,这一情况也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随着市场经济和时代发展的巨大冲击,导致初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逐渐减弱。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进程中,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分深入其中,一方面能够陶冶中学生的学习情操,另一方面能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中学语文教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意义

(一)辅助青少年成长

首先,中学语文教学进程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青少年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有利于青少年切实提高自身修养与文化底蕴。传统文化对于当代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意义重大。中学阶段是切实反映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能够积累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学生树立正确观念,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夯实基础。

(二)提高汉语地位的有力措施

传统文化的不重视和外来思想的冲击导致汉语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而现代社会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外语教学,将这些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完全不顾孩子的自身意愿,甚至强迫孩子从小学习外语,不想让孩子落在起跑线上。这一时代背景下的学生总会受到家长和考试的压迫,使得学生不得已注重英语的学习,反而忽视了语文的学习。中小学生不再重视语文课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低,甚至占用语文课。汉语本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汉语的社会地位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和发展,甚至会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若想进一步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则需要大力提高汉语的社会地位,重视语文课堂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以语文教育为基石开始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在初中阶段落实语文教育,在语文教学进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够引导学生真切感受到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对传统文化产生学习兴趣和敬畏之情。学生尊重传统文化,才能够在进入社会之后进一步帮助社会形成尊重传统文化的风气,为传统文化的蓬勃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二、中学语文教学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功能措施

(一)丰富学习活动形式,创设传统文化课堂

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传统节目,利用传统节日丰富学习活动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有许多特色的传统节日已经不再受欢迎,反而从国外传来的节日更受人们的追捧,如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重阳节”越来越不受人们重视。因此,教师要重视这一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并重视我国特色文化节日,了解这些节日的实际文化意义,这时在教学中可以加入一些与传统文化民俗相关的活动,例如在相应的传统节日,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有哪些传统的民俗活动,可以积极向大家宣讲,向其他地区的同学普及传统正宗的民俗活动,在细节之处感受丰厚的文化氛围,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学生发言时可以将课本中相关的古诗词穿插其中,在理解古诗词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文化的深刻含义。

(二)优化升级教学方法

首先,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教育相结合。不论什么事物都是随着一定趋势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文化也同样服从这一规律。传统文化是当代文化的根基所在,现代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现阶段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能独立地对学生展开传统文化的教育,要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融合,在契合当前时代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展开传统文化的教学,赋予传统文化生命力。其次,教师要将传统文化教育与语言文字教育结合起来。文字是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和核心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有一个十分突出且独特的特征便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我们要在充分重视文化教育的基础上重视语言文字的工具性特征,尽管传统文化形成之后可以脱离语言文字,在人们的意识和行动中存在,同样也在政治、经济中存在,但是想要切实保存和传承,需要语言文字,这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单纯地关注语言的工具性,反而忽视了语文教学便会缺乏生命力。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只有这样,将传统文化教育与语言文字工具教育充分结合,才能够落实教育教学的任务。最后,要将传统文化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以推进学生知行合一的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将传统文化伦理和道德精神转化为个人的思想品德,将其外化到个体的行为上去,其落脚点便是引导青少年顺利成长。传统文化的教育要将“知”的教育落到实处,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展开传统文化教育,以提高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独立做出判断;传统文化教育要注重“行”的培养,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一种思想情感的教育,更是一种实际的实践教育,因此教师的教学落脚点必须要落实到青少年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上,以做到“知行合一”。

(三)在语文教材的基础上寻找传统文化价值

不论是哪一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都承载着十分深刻的传统文化内涵,而这些教材版本纷纷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充足的发展时间。但是,有许多语文教学只重视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知识这一个方面,反而忽略了教材本身所体现出来的“人文性”概念,因此会有整体教学效果差的结果。还有部分初中语文教师仅将语文视作一种工具,未能在语文教学中给予充足的人文内涵,对这部分老师来说,语文知识传递意识强,但是并不在乎学生的接受结果和学习成果。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本就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展开教育,在传统文化中有不少思想观念透露出人们对社会和美好人生的向往,这些内容对于正在成长阶段的学生来说有着较为深刻的实际意义,能够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产生十分关键的教育意义。例如在《论语十则》中就能够发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经典的传统思想观念,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朴实无华的辩证思想观念对人们造成的积极影响。正因如此,教师可以从教材出发,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传授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建立健全正确的人生观念,并培养学生梳理科学价值观念,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确立基础。

三、结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交流愈发频繁,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中国的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我们要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从学生这方面着手落实。在实际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教材中的文化知识放到实际生活中来讲解,拉近文化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热情。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青少年传统
青少年发明家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