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县委宣传部(417700) 谢展南
“村里有好几个产业基地,只要是农忙季节,随时都可以找事做。丈夫在外修路,我因要照顾智障的女儿,平时就在富硒莲基地干活,农闲季节就在锁石袋子厂上班。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出入又方便。家门口上班真的舒服!”2020年1月17日,双峰县锁石镇芙蓉村的彭树英对笔者讲述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家已于2017年顺利脱贫。
村党总支书记王长安介绍,这里原是一个偏僻的山冲,进出只有一条崎岖不平的小道,一遇雨天便泥泞难走。村民只能外出务工,留下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妇女;那些不能外出的,就只能靠种植水稻、玉米、红薯等传统农作物为生,难以抵抗因病、因学等致贫的风险。全村431户1482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133人。
县政法委驻村帮扶后,指导该村利用耕地多、土质好的优势,走产业扶贫之路。先后筹资并投入1800多万元完善基础设施;硬化村级公路,实施亮化、绿化,对原有公路提质改造,村道确保5.5米宽,安装300多盏路灯;实施“雪亮工程”,所有路口全部安装监控摄像头;实施节水工程,用暗管灌溉到每一丘田;农电低改全部到位。
基础设施的改善,引来老板的青睐。全村67公顷水田,近一半已实施土地流转,先后建有富硒莲、牛蛙、龙虾、葛根4个产业基地。村里也成立了上尧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栽种油菜和优质稻。村民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入股,摇身一变成为股东。全村贫困户全部接受委托帮扶。
在该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王海泉笑眯眯地告诉记者:“现在的扶贫政策真的好。政府砌好新房,全部装修好,我们只要带日常用品就可以入住。”他因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肌梗塞等病,不能干重活,每年就在基地打工,加上护林员工资,2019年总收入有4万多元。妻子在村上的三荷农庄当服务员,也有一定收入。他家已于2018年脱贫。
土地流转,促使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山水古韵旅游开发公司已启动以三角塘水库为核心,围绕三角塘水库、富硒莲基地、稻田公园,集垂钓、观赏、水上娱乐、儿童乐园等为一体的旅游开发,计划投资2000多万元,目前已完成绿化带和游步道的整理。在芙蓉村,村民的观念发生很大变化。他们改变以前的传统种养农业模式,主动申请土地流转项目,通过入股、务工、旅游等方式增收。每年的油菜花节、荷花节带动村民出售农特产品10多万元,5家家味饭馆增收纯利5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