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让“和合文化”更有温度

2020-01-09 09:17天津市双水道中学
天津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葫芦劳动学校

■天津市双水道中学 张 洁

为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按照市、区教育大会的要求,双水道中学在多年开展劳动教育基础上,开始探索“五个一”立体式的劳动教育行动模式。

一、我们的行动,在学习中开始

高尔基说:“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劳动不仅是习惯,而且蕴含着精神。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

1.劳动成果正在享受。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当然,也包括教育,我国基础教育体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培养着祖国的未来。

2.劳动价值正在彰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了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奋斗精神的重要性,要求中小学生要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是党和国家的长期方针,把广大中小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方针长期坚持的目标。”“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些话凸显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3.劳动教育正在深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确保劳动教育课时不少于综合实践课程一半。劳动教育成为学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们的行动,在实践中深入

《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了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提出要切实抓好相关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家务劳动等关键环节,特别是要引导学生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要求学校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布置类似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学生力所能及的家务。如何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劳动教育的实践中,学校有着独特的育人路径。

学校在“和合育人、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下,以“和平,和谐,和美;合群,合作,合享”为核心,以“和谐的课堂气氛,和顺的师生对话,合理的课堂训练,合作的工匠精神”为基础,建设“传承知识,培育能力,涵养品行,助长生命”的校园文化,在劳动中学生的创造力被激活、生命力被唤醒、想象力被点燃。

1.一个课程——用课程建设促劳动教育焕发荣光。学校在“求善求美、求真求实、身心和谐、自主发展”育人目标的引领下,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上下工夫。我们立足于“做中学”,做到“一样活儿、百样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中,体验劳动的光荣和乐趣。例如:学习刺绣、编织、剪纸、丝网花、服装的制作等,学生不仅要学习工艺技能,而且要学习合理地选择色彩、安排线条布局、设计花色式样等艺术技巧。开展组间竞赛,评出最美、最有创意的小组作品,体现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2.一个课题——用课题引领促劳动教育深入研究。在学校主导课题“深化学校‘和合’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的引导下,与科技相关的微课题达10 余项,从计算机应用到电视制作,再到生活中的各类科学小百科,涉及面广,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经过实践,学生不但做了大量的微课题,走入社区、家庭收集数据,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例如:“让废弃的玩具换新颜”“生态种植,让阳台绿起来”“留住‘一桶水’环保活动”等课题研究得到各级专家好评,并在各级各类课题比赛中获奖。

3.一个项目——用非遗项目促劳动教育文化自信。2017年底,学校与宝坻区“葫芦庐”小镇合作,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庐”文化体验与学校“和合”文化相结合,打造一园——“葫芦园”,一室——“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传习室”,一课——“葫芦校本课程”,一班——“每班一个葫芦品种班徽”,一百——“培养百名非遗小传承人”,一基地——宝坻区“葫芦庐”小镇暨双水道中学非遗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学生纷纷制作了自己的首件葫芦作品;尝试动手烙葫芦,掌握了制作技能,加深了对这门独特工艺的热爱,从而深深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每年春天由即将毕业的九年级学生播种葫芦籽,等到秋天由新九年级学生采摘成熟的葫芦。

4.一个服务——用志愿服务促劳动教育纵深发展。学校志愿服务坚持“一纵一横”两条线交叉进行。“一纵”即从时间上,利用传统节日,挖掘节日的教育元素,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开展包粽子、环境清整劳动、手抄报展评、节日征文、主题班会等主题实践活动,培养民族意识,进行爱国主义、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寒暑假期间组织读书、主题调查、社会公益、慰问活动及研学旅行,走入社会、融入社会、了解社会。“一横”即从空间上坚持校内外的结合。校内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学校管理和自我教育活动,如班级卫生责任区、轮流值周、共享单车管理、各班评比等。校外参与社区建设、文化体验、爱国教育、心理拓展、综合体验、家庭劳动等活动。这些活动让学生在自我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去感受,在感受中思考。

5.一个融合——用信息手段促劳动教育与时俱进。学校通过创客教育丰厚学生科技与信息化融合,着重培育热衷STEAM 教育、创客教育的师生团队,逐步扩大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学校通过创建“合创空间”,形成具有创新型水准的虚拟电视台、3D 打印、VEX 机器人、开源机器人、开源无人机、激光雕刻等信息化特色课程,促进学校信息化与科技教育融合的特色发展。

三、我们的行动,在创新中升华

作为学校管理者,要为师生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热爱成果的优秀品质,树立“劳动成就未来、劳动无尚光荣、劳动创造一切”的思想。未来,学校将把“五个一”立体式的劳动教育行动模式往实里做、往深里走,丰富其内容,把劳动教育与“和合课程”有机融合,实施“‘和合劳动’五大项目工程”。

1.创建“和合劳动”双水集市。用于展览师生的优秀作品,为师生提供开展手工作品置换、爱心义卖等趣味性活动的场地,以集市的形式给予师生“临境”式体验,在充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非遗文化的同时,从细微处感受我国古代生活“门庭若市”的盛景,有书画主题门坊的“丹青阁”,编织主题门坊的“绮罗肆”,陶艺主题的“陶艺坊”,篆刻主题的“木石轩”,提升师生文化自信,让教育更有温度。

2.开辟“和合劳动”植物乐坊。以学校“和合”精神为设计理念贯穿校园每个角落,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能体现育人功能,为广大师生构建一个以“和合教育、和合育才、和谐健体”为主题的“和合”文化家园。

3.提升“和合劳动”课程质量。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学校整体课程(即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主题教育活动)建设之中,根据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不同课程的目标、实施方式、学生情况等因素,为每个学生提供丰富而有选择性的课程。同时,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一批骨干教师。

4.开展“和合劳动”竞赛活动。每年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劳动竞赛,展示劳动技能,评选各方面的劳动小能手。

5.进行“和合劳动”合作共享。以学生玩泥巴(陶瓷课程)和画葫芦(烙葫芦课程),以及借助社会和家长资源,以班为单位的研学实践(社家校合作课程)为重点,让劳动时尚起来,使生活因劳动而充实,使生命因劳动而精彩,使心灵因劳动而美丽,使人生因劳动而有价值,让学校“和合文化”更具生命力、更有温度。

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渠道,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基。双水道中学将不断深入开展劳动教育,使其成为学校发展的新亮点,让学校“和合文化”更具生命力、更有温度。

猜你喜欢
葫芦劳动学校
“葫芦镇”上喜事多
写意葫芦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宝葫芦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巨大的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