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进口贸易发展面临的困难及对策研究
——基于义乌进口市场的调查

2020-01-09 09:22邢承设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进口额进口商品义乌

邢承设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322000

为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进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促进国内供给体系质量提升,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我国在稳出口的基础上,推出加强进口指导意见,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我国将采取激发进口潜力、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等五个方面重大举措扩大开放,同时指出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浙江省推出“加快培育进口商品‘世界超市’”项目,作为10项新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之一。全省拥有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青田侨乡进口商品城、嘉兴海广兴精品水果市场、宁波进口商品中心等进口专业市场。其中,义乌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市场,积极培育进口贸易,全力建设“买全球、卖全球的世界小商品之都”,成为浙江进口贸易发展的一大亮点。

一、义乌进口贸易发展现状

依托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的客流和物流网络,义乌于2008年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三区设立进口商品馆(Imported Commodities Mall,ICM),2011年为扩大规模搬迁至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市场,经营面积达10万平方米,经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万种产品,2017年冠名国字号,被中国商业联合会授牌为“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目前进口商品城源头货比例占65%以上,规模效应和集聚优势不断显现,已成为国内规模领先的“一站式”进口商品采购基地。目前,义乌建立了以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为首,篁园市场进口韩国服装城、进口副食品市场为辅的进口商品营销平台体系。

(一)进口贸易额高速增长

义乌将“培育进口市场、发展进口贸易”列入义乌市场转型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近年来先后出台《关于促进保税物流中心发展意见(试行)》、《促进进口贸易发展十项举措(试行)》、《关于促进商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等支持文件和政策,培育成效明显。根据2015~2018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到2018年义乌市进口贸易额分别为22.4亿元、27.9亿元、34.9亿元和38.5亿元,近四年年均增长20%。2019年上半年进口贸易额达40.6亿元,同比增长200.1%,远超2018年全年进口额。

(二)进口主体稳步增长

在支持政策的引导下,通过举办中国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企业招商、进口贸易培训等举措和途径,义乌进口贸易主体数量明显增加,2015~2018年全市有进口实绩的企业数量分别为330家、440家、571家和632家,义乌进口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三)日用消费品集聚优势显现

义乌进口商品种类丰富,日用消费品(含食品)占比稳步上升。义乌日用消费品2015年进口额仅为2.29亿元;2016年进口额为4.75亿元,同比增长107%;2017年进口额为5.94亿元,同比增长25%;2018年进口额达16.48亿元,同比增长177%,占进口总量的比重从2015年末的9.4%增长至42.85%。主要产品来自于东南亚的水果、坚果,日韩的食品饮料,西班牙、法国等国家的酒及醋等。食品类的干坚果、红酒、动植物油,母婴类的尿不湿,日用品类的洗护用品等逐渐形成一定的集聚优势,义乌逐渐成为全球日用消费品进入中国的桥头堡。以红酒为例,根据义乌市商务局数据,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的食品红酒区经营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经营主体48家,拥有全国总代权的专业红酒经营主体超过26家,约占义乌红酒经营主体数的54%。

(四)进口商品种类和来源国不断扩大

2008年义乌国际商贸城进口馆(ICM)设立之初,经营面积2万余平方米,引进44个国家和地区的23000余种商品入驻。目前,义乌中国进口商品馆经营面积达10万平方米,经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万种产品。据义乌海关统计,2019年上半年,义乌与107个国家(地区)有进口贸易往来,其中81个国家(地区)进口额保持正增长。此外,受益于“义新欧”班列等利好平台,义乌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关系日益紧密,进口增长显著。从“一带一路”64个国家和地区(不含我国)来看,2019年上半年,义乌从其中的43个国家和地区进口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3%,占总进口量的20.9%;从更广义的与我国签订过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和地区来看,2019年上半年,义乌从78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进口22.3亿元人民币,占总进口量的54.9%。

(五)进口商品展贸平台建设新进展

浙江中国小商品集团在进口商品城提升和进口商品新型展贸平台建设方面有所突破。2019年上半年,位于城市西区块的国际生产资料市场一楼10万平方米进口商品城孵化区招商意向入驻企业339家,第一轮筛选212家,已交纳定位保证金195家。截至目前,孵化区内共入驻专业化、规模化商铺186家,汇集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5万种源头商品,从进口红酒、食品到厨房用品、家居建材等应有尽有,吸引了京东跨境、考拉海购、网易严选、豌豆公主等知名跨境电商平台设立线下实体店,形成了“外商直营+国家馆直销+华人华侨经销”的贸易结构,其中西班牙、意大利、德国、韩国等3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馆已入驻,华人华侨入驻占比25%。此外,集团在进口商品分销端加速布局,ICMall(爱喜猫)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直营中心义乌宾王店正式开业,经营面积达1500平方米,SKU(库存单位量)4000余个,开业首月营业额突破100万元。

二、进口贸易发展面临的困难

在扶持政策的激励下,在“一展一节”(中国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和进口商品购物节)等培育措施的带动下,义乌进口贸易发展迅速,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品牌逐渐形成,但义乌进口贸易发展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由此也可管窥浙江全省进口贸易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

(一)进口总体规模小

长期以来,进口贸易是浙江外贸发展的短板。尽管2015~2018年义乌进口贸易额保持着年均20%的增长率,2019年上半年就超过了2018年全年的进口额,但是相比出口贸易,浙江省和义乌市进口总体规模仍然偏小,进出口比例失调明显。201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0.51万亿元,其中出口16.42万亿元,进口14.09万亿元;浙江省进出口总值2.85万亿元,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为2.12万亿元、7337.2亿元。浙江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12.9%,进口额仅占全国进口额的5.2%。而义乌市进出口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2018年义乌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560.0亿元,其中出口额2521.6亿元,占全省出口额的11.89%;进口额38.5亿元,仅占全省进口额的0.5%。2019年上半年,义乌出口额1291.1亿元,占全省出口额1.05万亿元的12.3%;进口额40.6亿元,仅占全省进口额3605.2亿元的1.1%。

(二)企业资金压力大

民营企业是进口贸易发展的主力军,其多数为中小企业。根据在义乌中国进口商品城的调查,中国进口商品城定位为进口商品批发组货基地,兼顾零售,为做大进口规模,拓展批发渠道,多数进口企业采用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商品,销售进口商品周期长,涉及选品、采购、运输、报关、仓储、配送等诸多环节,备货、关税、仓储成本、消费者培育和市场推广费用等资金占用压力大,周转困难。此外,食品、日用百货、家居用品、厨房用品等日用消费品品类繁多,清关过程相对繁琐,清关时间更长,产品进入商超批发渠道前,需支付相关检验、检测费用,商超批发渠道SKU(库存单位量)多,备货面广。调研过程中,八成以上受访进口商表示,资金不足是困扰行业发展的最大困难。

(三)产品销售挑战多

进口商品销售竞争日益激烈,进口商品品类日益丰富,价格趋于平民化,进口商品销售开始出现叫好不叫座的局面,进口商品直销店开业时人山人海,但一两年后顾客稀少关门歇业的报道不绝于耳。如何选择符合消费者需求的进口商品、如何寻找市场需求和利润之间的平衡点、面对各大电商巨头跨境电商平台(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唯品会全球特卖等)高强度的竞争如何生存、如何在商品同质化竞争中胜出、如何拓展产品流通渠道、如何提升顾客消费黏性等问题都是进口商品销售面临的挑战。

(四)进口贸易人才缺

义乌进口商品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语言文字不尽相同,产品说明以英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德语、意大利语、泰语等不同的产品来源国语言印刷。能够理解产品参数说明、忠实翻译、打印中文标签、与进口来源国厂商流利沟通的各语种外语人才十分紧缺。此外,进口产业链涉及的进口货代操作、进口单证操作、进口馆运营经理、进口商品销售等人才需求日益增长。部分进口商拟开拓线上电商业务,但缺少了解进口来源国文化、熟悉进口商品、能胜任商品详情页制作、视频剪辑等工作岗位的专业人才。

三、进口贸易发展对策建议

基于义乌进口贸易发展的现状和面临困难的调研,从全省角度看,为促进进口贸易行业发展,可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1.统筹规划全省进口市场布局,设立自贸“特区”,构建进口产业生态链

在浙江省内构建与进口贸易发展相适应的市场新形态和多元化专业市场布局,并建立与之联动的综合保税区或进口保税仓库,设立进口商品的“海外仓”和自贸“特区”。着力解决和优化进口贸易日用清关繁琐问题,相关部门可牵头向税务总局、商务部等相关部委争取,将“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从出口贸易应用到进口贸易,缩短清关时间;以大众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和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为方向,努力推行贸易自由化,降低进口企业经营成本。

创新金融服务,出台进口产业政府增信基金管理办法等,切实降低企业资金压力;支持“义新欧”回程班列运输进口货物服务浙江全省进口贸易;严格审核进口奖励和业务发展补助申报,在“扶优扶强”的同时,注重对投身进口业务初创公司进口奖励和业务发展补助政策的倾斜,给小微企业“雪中送炭”,实现进口奖励和业务补助资金效益最大化,服务进口贸易企业、进口贸易综合服务企业和进口产业链成长,打造进口行业生态系统,促进全省进口贸易额和进口商品销售额规模扩大。

2.鼓励进口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从源头入手布局供应体系

鼓励浙江省进口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发挥其熟悉国内市场优势,关注国内市场不断提升和变化的消费需求,挖掘各国特色产品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进口有竞争力的商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结合常驻在浙的外商熟悉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优势,鼓励其拓展进口业务。

各类进口企业结合自身采购供应链资源,重点引进品质优良、价格适中、中国市场占有率还不高的进口品牌消费品,以产品质量和价格优势拓展市场,以高性价比赢得市场,争取全国总代理权,掌握一手货源,扩大销售规模,以此提升议价能力,逐步在引入的产品中培育爆款,打造产品品牌和销售品牌。

跟踪销售数据,分析消费者喜好,根据消费者需求与国外厂商对接,定制符合我国国标和消费者需求的进口商品,将经营的产品做专、做深,开展精细化运营,形成品牌效益,提升产品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3.统筹全省进口展会,形成分工协同各具特色的展会体系

统筹浙江全省进口展会,加强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中国跨境电商国际名品博览会暨浙江进口商品展览会、中国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浙江(温州)进口消费品博览会等进口主题展会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对接与合作,加强省内各进口展会优势互补、互学互鉴,发挥各展会优势资源,以文化引领丰富展会内涵,提升浙江省进口展会吸引力和影响力,形成分工协同又各具特色的展会体系,促进全省进口贸易行业发展。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进口市场秩序

完善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强化进口市场监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具有可溯源功能的监管渠道系统,健全诚信管理机制建设,加大对失信企业惩戒力度,提高失信成本,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健全部门联动和协同机制,加强进口商品质量和经营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进口商品、不正当竞争、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保障进口商品进口属性和品质,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

5.加强校企合作,培养进口贸易人才

加强进口贸易人才的培养,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地方高校主动服务行业需求和进口企业发展。根据进口贸易行业发展人才需要,修订国际贸易、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外语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重组课程模块,强化“专业+外语+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模式,有条件的院校推进“多语种+”特色办学;加强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开展实习、实训,电子商务等专业可发挥专业进口市场一手货源优势,尝试移动社交电商和电商直播等形式创业实践,扩大专业进口市场知名度,促进市场繁荣。

猜你喜欢
进口额进口商品义乌
1-2月份我国进口炼焦煤635万t 同比下降58.1%
义乌展
2019年1—8月我国主要进口商品统计
2019年1~5月我国主要进口商品统计
2019年1~4月我国主要进口商品统计
“没了义乌,圣诞老人可能‘失业’”——浙江义乌圣诞产品叩开世界
2018年1?8月我国主要进口商品统计
2012 年1~12 月中国花卉进口额月度走势
2013 年1~12 月中国花卉进口额月度走势
为义乌试点聘任公务员制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