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伟
(塞罕坝机械林场大唤起分场,河北 承德 068450)
在林业生产中,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是其重点工作内容之一,从这几年植树造林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那么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要确保其能发挥最大化的效益。因此,在林业中需要利用营林技术做好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时代的进步促进了林业的发展,营林技术也有所发展创新,现代营林技术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分殖造林法是指在种树时并不使用树苗,而是使用树木中有丰富营养的器官作为种植材料,树木的枝干部分和根部是比较常见的种植材料。采用分殖造林法不仅能有效缩短植物生长时间,而且大大降低了造林的成本,节省了不必要的成本。同时,它的操作也较为简单,只要母本的质量较好,就可以保证树苗的成活率。但是河北土壤和气候较为干旱,并不是很适合用这种方法。因为树木在种植成功后,会在初期迅速生长,因此它只适合在地势条件较好的地区使用[1]。
植苗造林法是我国现代林业造林中使用得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这种造林方法就对苗木的要求比较高,在种植前一定要保证苗木的根系是完整的,这样才能保证树苗的成活率。可以用“四大一深”总结河北地区种植杨树的经验,即大塘100cm 见方以上、大苗苗高4m 以上、大株要保持适合的行距并用大水浇足水,种植的深度要控制在50cm 左右。在种植树苗时有五个点需要格外注意:①保证苗木有充足的水分,如果苗木的运输时间较常,那么在种植前就需要将苗木放入水中浸泡,在根部吸足水分后在进行种植;②修建苗木的侧根,如果根部出现病根或烂根,就需要剪去;③选择优良的苗木,目前在河北推广的杨树苗主要有1306、1715、2000 等几个品种,在种植时会选择“二根一干”的树苗,种植完毕后要修剪多余的分支;④种植后要将树苗进行扶正采实,在种植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三埋二踩一提苗”的栽培技术;⑤要根据地下水位的深浅和土壤的土质决定树苗的种植深度,如果地下水位较浅那么就需要浅栽,反之就需要深栽[1]。
播种造林法是最为常用也是最为直接的一种造林方法。这种方法看起来较为简单,只需要将树苗插在土壤中就可以了,但是这种种植方法对种植环境的要求较高,而且在幼苗的生长过程中,还需要对其加强管理。虽然这种种植方法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因为其种植方法和种植工序都较为简便,所以需要大规模种植树苗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2]。
营林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加大对种苗基地的投入力度。无论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使用哪种营林技术,都需要使用树木的幼苗,因此在林业造林的工作中必须要重视树木幼苗的培育。如果林业企业想要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那么就需要做好树木幼苗的培育工作,保证幼苗的质量处于优良状态中,只有幼苗有较好的质量,树木的成活率才能得到保证。因此,相关企业就要在种苗基地的建设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种苗基地培育更多具有品质优良的幼苗,同时还需要研究提高树苗质量的办法。可以说,种苗基地并不是只有培育幼苗那么简单,它需要扩大育种的规模,并保证幼苗的质量,为植树造林提供物美价廉的幼苗。这也从侧面体现出树木幼苗培育基地的价值[3]。
林业管理部门在管理幼苗苗圃的营利方式时,需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私人承包方式和经营方式,从而推进苗圃的市场化经营向前发展。在经营苗圃的过程中还需要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多种形式的经营机制。还可以适当引进竞争机制,这样有利于承包商不断地提高苗圃的质量,提高经营苗圃的灵活性。与此同时,林业部门还需要和承包商签订相关的协议,协议中要包括回收方法、奖惩措施以及根据幼苗的质量指定价格等几方面内容,签订协议能有效地保证幼苗的质量。除此之外,林业部门可以将市场机制引入苗圃的运营中,以便于节省育苗和造林的成本,进而完善苗圃的竞争机制。
营林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树苗的成活率,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防控林业有害生物,利用营林技术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林业部门在进行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的过程中,营林技术起了重要作用。林业部门在进行营林的过程将会因地制宜对树木的种植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为了树苗健康生长,还会对其进行监测,在这一过程中相关部门将会及时了解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预防、控制,这将有效避免病虫害出现爆发流行的现象,降低有害生物在林业中的密度,从而提高森林的整体免疫力[4]。
在林业应用营林技术进行有害生物防控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降低有害生物的密度,而且为树木生长提供有利条件,相关部门在应用营林技术的过程中将会深入研究树木种类的特性并分析其可能会吸引的有害生物,并通过种植、嫁接等方式丰富树木种类的同时,保证树木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促进林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人口越来愈多,“热岛效应”也变得愈发严重,这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林区进行有害生物防控,可以促进树木的发展并有效地发挥蒸腾作用,从而达到调节温度、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用。
在经济增加速度不断增快的同时,空气质量也在不断下降。林区中的大多数植物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从而起到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除此之外,绿意盎然的林区可以增强一个地区的活力,为人们带来别样的审美感受。
相关部门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应用营林技术时可以采用以下几方面措施:
我国的人造林主要分为纯林和混造林两种类型,纯林主要是指在林区内单一、大量的种植同一种类型的树木,混交林主要是在林区内对各类树木进行搭配种植。与纯林相比,混交林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更强。除此之外,混交林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有着较高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更好地抵御有害生物。混交林的有害生物会比纯林多,有害生物之间将会形成竞争关系,并吸引各种类型的鸟类来此定居、捕食有害生物,从而起到减少有害生物数量的目的[5]。
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营林技术的作用,利用绿色、健康的理念提高生物防控水平,从而防范有害生物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除此之外,在进行防控的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有害生物爆发流行的防控工作层面,更应当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在树木生长的阶段就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而起到遏制有害生物大范围传播的目的。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做好调研工作,了解掌握其生长、爆发规律,从而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起到降低其对林区影响的目的。
隔离带也能够在有害生物防控中起到良好的作用。隔离带主要是指在林区外围水域或未种植树木的区域对林区进行隔离,从而降低有害生物向林区蔓延的趋势,对有害生物的蔓延与传播进行控制[6]。
在采用营林技术进行有害生物防控的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采用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的树木,在保证树木成活率的同时降低有害生物对林区的影响。
封山育林也属于营林技术与之一,在进行封山育林的过程中需要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林区,从而为树木增长创造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各类有害生物进入林区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从而起到防控有害生物的作用[7]。
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应用营林技术将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其不仅能降低有害生物的出现概率及分布密度,抑制其传播蔓延的速度,而且其还能够提高林区的防御能力,降低林区受到病虫害侵扰的概率,从而达到促进林区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在进行有害生物防控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充分发挥营林技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