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1-09 08:02:51师红艳
花卉 2020年24期
关键词:玉溪林业生态

师红艳

(玉溪市林火监测中心,云南 玉溪 653100)

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发展的成果。生态文化是人和自然、社会和自然、人和社会之间和谐发展的社会文化的反映,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和谐共生。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力措施。建设繁荣的林业生态文化对全面推进森林玉溪建设,促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玉溪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现状

玉溪市位于彩云之南,滇中腹地,北边与昆明市接壤,西南与普洱市相连,东南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邻,西北与楚雄彝族自治州相连。玉溪市资源丰富、风光秀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独特,森林植物种类丰富。2016 年森林资源调查显示,全市土地总面积1496708hm2,其中:林地面积1088595.9hm2,占总面积的72.73%;非林地面积408112.1hm2,占总面积的27.27%。全市森林覆盖率56.7%,林木绿化率67.94%。全市活立木总蓄积55936040m3,其中:有林地蓄积55119630m3,占全市活立木总蓄积的98.54%。全市目前有自然保护区15 个,其中国家级2 个,省级1 个,市级2 个,县级10 个;有森林公园3 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 个;国家级湿地公园3 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 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 个。近年来,玉溪市坚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建生态文化品牌,建设生态文化产业园、生态文化乡村及民族生态文化旅游区,广泛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初见成效。

1.1 逐渐树立生态文化意识

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做好生态文化宣传,组织开展文艺演出、文学创作等活动;在各级自然保护区内,以及人流量大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地方,悬挂张贴科普小标识,制作科普宣传栏等生态文化知识宣传教育设施。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与合作,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开展宣传,积极组织开展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林业、支持林业、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使广大群众逐渐强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

1.2 进一步得到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以各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国家级湿地公园等为载体,依托玉溪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资源,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推进生态文化的建设。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富有特色的生态文化活动,结合“世界湿地日”“爱鸟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时间节点,开展湿地知识、野生动植物科普宣传活动。认真组织县区参加中国竹文化节活动,新平县在江西省宜春市举行的第六届中国竹文化节上荣获“中国特色竹乡”称号,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了竹文化,有力推进了全市生态文化发展。

1.3 进一步推进生态文化创建活动

进一步推进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建设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改进城乡生态状况、提高城市品位和人民生活质量,增强群众植绿、爱绿、护绿的生态文明意识,促进绿色发展,澄江申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已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备案。认真做好全国生态文化村申报工作,进一步保护民间生态文化资源,弘扬民族和地方生态文化传统,积极开展生态文化宣传,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村绿色经济增长,使群众共享生态文化成果。目前,全市已有江川区江城镇明星村和通海县兴蒙蒙古族乡白阁中村村两村成功申报全国生态文化村。

2 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县区对建设林业生态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进一步推进部分县区对推进生态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深,没有深刻认识到发展系统的生态文化对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性,对生态文化在林业建设中的凝聚和引领作用缺乏充分的认识,对发展生态文化缺乏系统规划和科学部署。

2.2 工作机构不健全

推进林业生态文化发展,是林业草原宣传部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能和任务,要由林业宣传科室牵头,其他科室紧密配合才能广泛推进,但市级及各县(市、区)未成立宣传科室,没有专门的工作机构负责生态文化的统一组织、领导、推动。

2.3 林业生态文化发展投入不足

林业生态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投入不足,县(市、区)财力不足,对生态文化发展资金投入力度不大,严重制约了林业生态文化向纵深推进。

2.4 林业生态文化人才匮乏

玉溪拥有丰富且富有特色的林业生态文化资源,但林业生态文化建设人才不足,林业建设成就的宣传策划和林业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水平不高,林业文艺创作精品不多。

3 加强玉溪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

3.1 深化思想认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市、县(市、区)林业和草原局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对发展林业生态文化重要性的认识,高度重视生态文化建设,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在市级林业草原部门成立宣传科室,县(市、区)林业草原部门设置宣传工作岗位,配备专职人员,对生态文化建设进行组织指导、实施推进,做到有机构、有人员,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确保生态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同时,将生态文化发展纳入各级林业草原工作考核内容,明确奖惩措施,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抓好林业生态文化的积极性。

3.2 加大林业生态文化发展投入力度

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发展投入保障机制,形成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投入机制。积极争取,把林业生态文化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的林业草原发展计划,立足实际,编制总体规划,落实建设资金,保障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大财政对自然保护区及湿地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文化建设。

3.3 加强林业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博物馆、标本馆、游客中心、解说步道以及宣传科普的标识、标牌、解说牌等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保护和开发生态文化资源,以生态景观优美,人文景物集中,文化价值高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湿地公园为依托,建设一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积极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广泛开展省级森林城市、森林县城、森林城镇创建工作,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继续组织开展全国生态文化村申报工作,保护民间生态文化资源,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群众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增强群众生态文明意识,使群众共享生态文化成果。实施美丽家园行动,推进城镇留白增绿,建设绿化型、美化型生态文明小区。积极引导群众参加义务植树和栽植纪念树、纪念林,以及认养树木等活动,促进全民争做绿色文明使者。

3.4 积极发展特色生态文化产业

依托玉溪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资源,深入发掘文化内涵,建设集民族文化、原生态文化等为一体的玉溪特色森林生态文化体系。以生态景观优美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为重点,依托企业、鼓励林地经营组织(或个人)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森林人家”和“农家乐”。重点开发东部以抚仙湖为主的湿地、森林休闲度假区建设和西部哀牢山——红河谷原始森林、民族风情生态旅游区建设。支持一批重点生态休闲服务业项目建设,提升生态休闲服务业的品质,把玉溪建成重要的民族生态文化传承和高端旅游休闲度假区。

3.5 强化林业生态文化宣传

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宣传活动,以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为基础,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博客等新媒体为手段,利用植树节、湿地日、荒漠化日等,积极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宣传生态文化的相关知识,使广大群众认识自然、爱护自然、建设自然,积极参与建设生态文化。深入组织开展多类别、多形式的生态文化实践活动,使青少年在亲近自然中感悟生态,感悟自然,切实将爱护自然、爱惜资源的行为规范,深深扎根在青少年的心底。进一步选树林业先进典型,宣传新时代林业精神,培育新一代务林人,展现林业和务林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审美观,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生态意识和价值取向。

3.6 加强林业生态文化建设人才培养

加强林业生态文化队伍建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运用多种形式,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分类别、分层次地开展林业生态文化专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使林业生态文化工作者不断学习新知识,进一步掌握新技能、新本领,提升工作能力,尽快成为适应生态文化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一支服务生态文化建设,勤于学习、政治过硬、开拓进取、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积极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文化交流,以及文化研讨活动,积极引导鼓励广大林业书画家、文学家、摄影家等林业文艺工作者,以弘扬生态文化为己任,深入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重点林区,深入林业建设第一线,品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魅力,激发创作灵感,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思路,创作精品佳作,反映林业与生态建设的生动实践,展现林业工作者的精神风貌,刻划具有林业特点和时代精神的林业艺术形象,向社会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态产品和文化服务。

猜你喜欢
玉溪林业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玉溪 滇中的清流如玉
云南画报(2021年4期)2021-07-22 06:17:18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学(2021年12期)2021-02-12 07:50:32
住进呆萌生态房
学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态之旅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36卷)总目录
land produces
献给玉溪师院的歌
戏剧之家(2018年17期)2018-07-04 13:04:54
从《玉溪文征》看滇中传统休闲文化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