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军
(大同市云冈林场,山西 大同 037036)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林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我国必须加强现代林业产业的建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开发新的途径,将各种林业资源充分合理运用起来。育苗栽培作为林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必须要对育苗栽培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进而达到提高林业生产水平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林业工程的实施主要分为四个环节,即育苗、造林、管护、病虫害防治环节,各个环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产生障碍时,都会影响到林业工程的质量水平。因此,对于林业育苗和经营管理工作都必须要科学严谨,使林业工程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培育苗木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育苗地土壤的选择。因此,对于育苗地的选择必须要科学合理。首先,必须要确保育苗地有利于所选苗木的生长和发育。要尽可能选择有合理的地下水位的育苗地,其排水条件必须满足需要,既要土壤肥沃又要具有良好的疏松性。其次,必须要因地制宜,每种苗木都是不同的,其所适应的生长环境也是不同的,对于一些特别的苗木,仅提供其生长所需要的水肥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其生长的土壤环境进行改造,通过施用一定的肥料,改善其生长的土壤环境,从而达到适合特殊苗木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对育苗地进行选择时,必须要结合土壤、水分、阳光、温度和空气等各种自然环境进行综合考虑,不可选择片面的环境因素进行考虑,要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考虑,进而做出选择。特殊情况下,可以借助先进的林业技术对其环境做出改善,为树苗的生长创造其适应的生长环境。
对于种子,在技术选择和处理方面,必须要做好科学严谨的工作,种子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苗木的质量。在对种子进行选择时,优先将本地优良的母树作为选择对象。通过结合种子外形和母树形状等方面不断改善选择手段,为林业工程育苗提供质量保障。播种种子之前,必须要对种子进行技术催芽处理。对于种子的淘洗、处理和消毒等方面,必须要严格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为其提供一个温度适宜、水分充足、肥料合适的良好的催芽环境。最后,为了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必须要在播种前,检查种子的萌发率,否则会出现因播种太早,种子难以萌发的情况,通过播种过程中的检查,可以有效避免出现发芽率过低的情况。
首先,对于播种时机的选择,必须要提前确定和把握好其具体时机,科学合理地划分出一个具体的播种时间范围,在进行划分时,要将当地的气候作为一个重要参考标准,并且在这段时间内开展实时有效的气候监测,通过各个方面数据的结合,确定出其具体播种时间。其次,对于播种温度,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以便促进种子的萌发。在播种的过程当中,土壤覆盖的薄厚问题也要合理控制,如果土壤覆盖过薄,则会出现种子裸露的情况,种子所能得到的营养无法满足其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如果土壤覆盖过厚,则不利于种子破土生长,会为破土过程带来障碍,导致种子成长缓慢,使种子接受阳光的时间受到影响,进而对其光合作用产生阻碍,不利于种子的生长。因此,必须要保证合理的土壤覆盖薄厚程度。最后,播种的水分也影响着种子的生长情况,因此,必须要对播种的水分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当出现干旱和连续高温的天气时,必须及时采取灌溉措施,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足够的水分,促进种子的生长。
在苗木的各个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量和需求种类都是不同的,如何确实施肥次数和施肥数量,其中一个重要依据便是苗木的实际生长状态。对于苗木的施肥,主要分为两个重要的部分,便是底肥和追肥两部分。对于底肥的选择,要充分结合各种生长需要和环境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当苗木处于生长旺盛期时,应施用大量的钾肥满足其生长需要,在进行施肥时,不仅要控制好肥料的需求量,也要控制好水分的需求量,科学合理地控制好肥量和水分的比例,发挥肥料的最大作用,促进苗木的生长。
开展苗期技术管理工作,就必须要实现对技术的全面应用,在这个时期,通过结合苗木的实际生长态势和自身的特点,为后期开展具体的苗期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基础。首先,在育苗地要建立起障碍物和遮蔽物,其建设的数量要因地制宜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为苗期的防风、抗低温、防沙和防治病虫做好准备工作。其次,必须提供充足的肥料和水分来满足苗木生长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对苗木的管理要进行完善和加强,做到多浇水,勤施肥。
对于我国北方而言,苗木进行移植造林的最佳时机是春季,即3、4、5 月为进行林业工程苗木移植造林的最佳时机,因为此阶段为苗木进行萌发生长的时期,而且此时气温开始逐渐由低转高,综合来说,不论是苗木的生长状态还是气温情况[2],都是十分适应进行林业工程苗木移植造林的时机。因此,必须要把握好春季适宜移植造林的这个最佳时期,在此时期进行移植造林工程,可以有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并且可以保障移植造林的工作效率。在最佳时机对苗木进行移植造林,可以确保苗木进行移植造林后的质量,而且有利于建设更好的整体造林效果。
对于苗木移植造林的规格的掌握可以从两个技术层面进行展开,首先便是苗木的规格。在对苗木移植进行选择时,通常会选择胸径4cm 左右的三叉生长幼苗,根据苗木种类的不同,合理选择相对应的幼苗高度,小型乔木适宜高度在40cm 左右,大型乔木适宜高度在120cm 左右。其次便是规划好造林规格,按照苗木移植规模与造林规模1:20 的比例进行规划,即1 亩大小的苗圃所提供的苗木可以建造20 亩左右的造林面积。
①必须要确保移植过程中苗木土团的完整性,避免移植过程中出现苗木根系受到损伤的情况,使苗木的完全在移植过程中得到足够的保障;②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规范的种植,不可以为了节省时间而不进行规范种植,在种植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苗木根茎枝干的完整性,必须要确保大部分的苗木根茎枝干完好无损,否则,会影响苗木的后续生长情况;③在移植的过程中,要对苗木进行合理灌溉,一般情况下栽植后须浇一次水,过一星期后再次浇水,夏季干旱时应多次浇水,在入冬时再浇一次,以确保苗木安全越冬,要保证苗木能够快速适应生长环境,更加有利于保证工程苗木移植造林工作质量。
病虫害不仅种类繁多,且数量丰富,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原则,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坚持差异性的原则,可以使防治病虫害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且对提高防治病虫害工作实施的效果显著。首先,根据病虫害不同生长时期的特点,喷洒不同的药剂,如在幼虫破茧时期,喷洒一定的乐果乳油400 倍液,可以有效控制食叶类为主的病虫害。其次,根据各类病虫害的不同特点,喷洒不同的药剂。如喷洒一定的911 乳油,可以有效控制能够腐烂休业苗木的病虫害,与此同时,处理好孢子和菌体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防治林业工程苗木病虫害每个季节所采取防治程度都不相同,冬季和春季是林业工程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关键时机,春季大多数的病虫害处于一个正在萌发的阶段,通过改变外部环境,喷洒一定的乐果乳油400 倍液,可以有效控制食叶类为主的病虫害的目的。春季正值苗木病虫的繁殖旺盛期,春季开展防治工作可以有效破坏害虫的繁殖链,达到保护苗木免受病虫害侵害的目的。在冬季,采用低温与实时配制森林工程苗木农药相结合的方式,对苗木进行一个及时的整枝和清除处理,特别情况下,利用光谱杀虫剂对苗木害虫进行处理,达到保护苗木免受病虫害侵害的目的。
对于林业工程的苗木培育和移植来说,其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苗木的质量,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苗木培育,切实提高移植水平,使苗木的成活率得到不断的提高,苗木的生长质量得到保障,才能够提升林业工程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工作人员能够以科学发展的眼光考虑苗木的培育和移植环节,从相关的关键技术入手,不断增加对林业工程中苗木培育和移植的管理强度,为苗木的进一步生长提供更好的保障。综上所述,本文阐述了林业工程中苗木的培育技术和移植造林技术,以及在造林后对病虫害防治工作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