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性明
(安徽省岳西县黄尾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安徽 岳西 246641)
生态林业是一种以生态经济原则为基础,内容丰富,涉及广泛领域的现代林业发展形式。生态林业是利用生态经济的原则,结合自然资源和当地条件开发森林产品的条件,为人类提供更加优质的林业资源。生态林业的中心是自然与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的相互协调发展,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最终的目的,而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要求是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断加强生态林业的建设。
我国拥有着丰富多样的资源,同时拥有众多的人口,受人口基数的影响,我国人均占有资源距离全球平均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其中,我国人均占有森林的面积仅有0.145m2,大约占全球平均水平的1/5,而人均森林蓄积是世界人口平均蓄积的1/7,生态功能尤其脆弱。
不少人以为木材生产是林业建设的主要目的,对生态林业没有足够的理解,缺乏足够的认识,而关于林业生态治理和建设方面我国也陆续颁布了一些基本法律,如《水土保持法》《森林法》等,它们对于帮助有关部门依法治理森林生态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这方面的发展较晚,虽然制定了相关法律,但是它们都不是很完善,比如对于生态林业建设中的违反规则的处罚不够大,一些规章制度也不够完备。
生态林业是一种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林业发展方式,其紧扣生态经济及规律,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快速发展。森林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功能多、层次多、结构系统合理的系统,是一个巨大的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林业能充分发挥森林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全局作用;最大限度利用森林的影响以及补充作用。
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水源、土壤、防风固沙、气候调节等,是多元主义和生态平衡的生态基础,是生态文明的主要传播者,在人类和自然和谐中起着不可或缺的决定性作用,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力条件、开发森林和自然资源、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并且加快生态系统的发展,森业不仅能给第三产业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在物质和环境上能加快生态环境的发展。
人类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前提是进行生态的发展,促进建立森林生态系统是实现生态基础、经济和生态多元主义的重要工具,它使社会发展更加协调。林业不仅可以提供可再生资源,还能给其他产业提供好的环境,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和一定的铺垫。环境发展是技术进步的前提,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从根本上提高资源的基本生产力,“补偿”和“超越”投资收益的边际增长率,超越增长的极限,防止生物圈的退化;②利用生物方法开发工业系统和材料,发展生物模拟,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促进可持续的发展;③加快经济结构微调,发展提供服务的经济和提供循环经济,使生态系统的保护有更好的保障;④投资自然资本的将在生物圈创造更多的自然资源,使生态系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集中起来,避免大规模破坏。当下,我们一般以直接减排为主,即进行工业减排,从长远发展目标来看,通过植树造林实现间接减排,即碳封存。森林碳封存因为它的成本低和效益高在全国各地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6%的碳排放量是日本减排的标准,其中3.9%是通过森林碳封存实现的[4]。人们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可以得到重要安全的保障。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意味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追求质量到追求数量的转变,保持着无污染和自然特征。粮食和人类生活环境的生态化趋势逐渐显露出来,随之物质生产、商业流通和人们的消费方式的也跟着开始变化。
生态经济建设不仅仅是对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总结,也是对各国国情的准确理解。其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生态与经济相协调,并强调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结合起来。生物资源的丰富和多样性以及森林提供的良好环境为促进和谐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前提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潜力由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产品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创新生物资源开发、生态、社会和经济利益,成为生态经济建设的主要内容。
制定基本的生态林业战略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能力的发展。通过科学和技术,找到解决办法和确保以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和环境发展的能力,有效优化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最大限度促进经济发展。所以加强生态林业建设的必然要求就是把科学技术应用于林业的发展,注意以下几点:①建立科学、技术和创新促进林业系统和建立一个科学、技术和创新促进林业产业重点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科学技术和注重效益,促进森林生产力的提高;提出“数字林业”的概念,利用现代技术加速森林管理和林业现代化向准确和科学的方向发展;②深化林业科学技术体系改革,强调科学研究产生的结果,把它转移到实践中,发展林业和脱离接触行动主要是解决科学研究与生产建设的问题。鼓励科学技术人员以技术为主要方法,把科学技术投入林业建设中,为其提供技术服务、为加速科学和技术成果的转变一起发展和建立经济实体;③加强基础和应用技术两者的统一研究。a.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监控;b.大力调整抗病幼苗和改良树种的结构,优先利用先进技术促进改良幼苗的栽培;c.必须研究高科技技术转换传统制造和使用木材,采用高科技技术,以尽快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木材和森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和市场提高竞争力。
优化整森林经济结构,优化林业产业的持续发展,是改善生态林业产业发展的首要基础和前提。在第一产业,需要大力推动建设森林短周期工业原材料、森林和其他林地的高性能快速增长和高性能森林经济和新森林,在第二产业,将加强新产品开发工作,促进从低水平原材料加工向高水平综合深加工的转变;在第三产业,必须加强林业和花卉产业的发展。调整设计生产率,重组各种森林产品工业产品,用大量的精力来发展深入处理高级产品,努力开拓新用途非木材林产品,通过增加工业链,增加额外的价值和解决森林产品结构缺乏的问题和市场竞争力较低的产品的问题。改善设计企业和其资产结构、资产运用大群体和企业共同制定发展战略新产品和市场,提升企业专业化产品和设施建设的技术水平,提高其市场综合竞争力。
在整个社会的协助下,积极努力从天然林转向人工造林,推行人工造林为主,天然造林为辅的方式,由森林生态效益无偿使用向森林生态效益有偿使用的转变,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的转变。这是发展森林生态化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合理选择。以木材生产为主的绿色建筑发生根本改变,可持续发展生态林业的建设,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逐步认识到林业在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在场合中的作用,形成一套新的管理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以适应新时期森林生产力从伐木发展到将伐木转变为人工林,其前提是森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满足社会对木材的需求。天然林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巨大的作用是人造林没有办法取代的,我们不能因为发展了人造林就对自然林进行破坏。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林业应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一样,遵循科学发展的愿景,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设森林三个系统,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深入探讨和执行党的第十八届大会精神,抓住机会、开拓创新,实现建设国家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