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丽,熊伯坚
(1.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8;2.江西省图书馆,江西 南昌 330046)
在国家成立文化和旅游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相继成立文化和旅游厅(局),并正在大力开展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新形势下,也就是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如何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以适时与旅游行业(或具体景点)开展深度合作为突破口,向社会大众精准推出既符合旅游特点,又具有公共图书馆文化品味的高品质微展览服务模式,不仅是值得公共图书馆界同仁关注和思考的新课题,也是形成公共图书馆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新业态的落脚点,更是公共图书馆与旅游界共同开启共创、共融、共赢美好未来的新途径。
公共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展览服务实践工作的先锋,1929年北平图书馆的文献展览活动是早期的图书馆展览模型,有关研究国内图书馆展览服务的文章可以追溯到1984年,此后便进入图书馆展览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共同发展阶段[1]。
1.1.1 公共图书馆展览服务现状
回顾我国公共图书馆展览服务,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984-2005年,展览实践和研究的初步探索阶段;2006-2012年,展览实践常态化和研究深入化阶段;2013年以来,展览实践和研究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笔者于2019年8月7日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以主题为“展览”&“公共图书馆”进行搜索,得到217条有关成果。笔者经过阅读分析文献发现,目前公共图书馆的展览服务基本秉承公益性、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等特点,主要是面向读者开展以宣传及教育为主要目的服务[2],很少以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为依托完善展览的表现形式,特别是跨界知识付费性的展览合作极少展开。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展览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知识化、休闲化,甚至是交流互动化。因此,市场需求和飞速发展的多媒体技术是展览多元化发展的催化剂。有学者指出,图书馆展览活动如果通过多媒体技术结合运用使得观众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无疑给观众带来一种新的展览体验[3]。
总之,公共图书馆展览实践工作从个体探索阶段逐渐走向了跨地域的联盟阶段,初步实现了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随着理论研究和现代科技的进步呈现研究不断深入、展览形式多样化、视觉传导从平面向多维立体的融合与转变,这是时代发展和大众追求的必然发展路径。
1.1.2 公共图书馆展览服务存在的问题
随着展览服务逐渐成为公共图书馆的常规服务内容,品牌辐射效应越来越大,观展者稳中有增,是各公共图书馆行业间的竞争杀手锏。然而,展览服务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由于公共图书馆行业职能相同,读者类型类似,相互交流模范等等,容易导致其展览的主题同质化;二是我国公共图书馆属于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经费渠道主要是政府,极少有像西方国家图书馆的社会性捐款支持,导致展览的经费渠道单一、运行较为困难等问题;三是我国公共图书馆正处于转型期,是一个从传统物力空间、单一资源和实体馆藏、馆员决定服务、以物为中心的要素管理向第三空间、数字资源和多媒体资源建设的融合、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供给侧服务、法制化标准化的法人治理转变的时期。因此,很多公共图书馆并没有做好转型准备,在其展览服务方面存在着跨界思维僵固、人才资源缺少、空间建设功能欠缺等问题。
在了解旅游行业展览的现状与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厘清会展旅游的概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剥离旅游行业展览的概念。会展旅游即MICE(Meeting,Incentives,Conventions,Exhibitions)包括各类专业会议、展览会与博览会、奖励旅游、大型文化体育盛事等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活动[4],具有组团规模大、消费档次高、停留时间长、季节影响小、利润丰厚等优点而日益引起世人的关注[5]。从狭义的角度看,会展旅游是指为会议和展览活动的举办提供展会场之外的、且与旅游业相关的服务,并从中获取一定收益的经济活动[6]。笔者将旅游业展览拧出来分析,其概念应该是旅游业参与展览活动,针对参展者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旅游企业所擅长的服务以达到开拓旅游市场空间并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的目的,其服务对象是现场的参展者,并将其参加的活动类型分类、细化,为展览旅游直接输送和间接输送旅游者。
1.2.1 旅游行业展览的现状
展览的分为综合性展览和专业性展览。专业性展览一般由专业化的旅游企业来承担,要求熟悉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参展者展览之外的需求,能安排与本地同行业的交流与参观访问活动。综合性展览的规模庞大,人数众多,持续时间长,单一的旅游企业无力提供所有服务,因此,需要建立战略伙伴或由大型旅游集团来承揽[7]。展览的运作模式大致有三种:一是政府和相关协会主导;二是协会和企业相互合作;三是专业公司与旅游企业合作。以上三种运作模式的展览地点均由决策者定夺,覆盖到的旅游者完全不参与展览地点的选择,对展览决策者来说,展览地点的确定会影响观展的出席率,这也是组织展览成败的关键因素。就展览目的地而言,决策者了解和掌控展览地点的选择过程有助于展览的市场定位,从而提供定制化服务,吸引更多的观展者。
1.2.2 旅游行业展览存在的问题
笔者于2019年7月10日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以“旅游+展览”进行检索,获得2 343条数据。经研究分析发现:许兴臣[8]最早(1996年)发表旅游展览方面的研究文章,他介绍了“1995年10月16日至18日在新加坡召开的亚洲会展前景研讨会,这是该行业的首次学术研讨会,详尽而全面地介绍了亚洲会议、奖励旅游、展览产业之背景及发展情况,证明旅游会展服务将会为该地区每个国家的旅游业带来丰厚的收益。郑建瑜[9]通过对上海会展业现状的深入调研,发现上海会展业在软件和硬件方面具备了一系列有利的条件,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与缺陷,如在管理体制、市场运作、长远规划、会展立法、专业化队伍建设以及行业协会支持等方面。蒋倩[10]以三亚会展旅游作为研究对象,对三亚会展旅游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当前会展旅游存在的问题,如会展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严重、会展旅游市场化程度低、会展外部环境有待改善、重硬件轻软件、开发管理人才缺乏、技术配套服务欠缺的问题。田巧莉[11]对桂林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企业与会展企业开展分工协作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品牌意识等发展桂林会展旅游的对策和建议。总之,旅游行业展览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展览种类繁多,专业人才缺乏;二是新兴技术更迭加快,技术配套服务欠缺;三是行业相互渗透,共建共享的合作意识淡薄;四是宣传渠道狭窄,品牌意识有待加强。
“微”一方面指小而精,灵活全面;另一方面指运用成熟的多媒体技术打造AR、VR、3D多媒体观影室、幻影成像、多媒体故事墙等[3],精准融合微信公众号、微博、官网等平台。所谓公共图书馆的微展览,就是展板数量在10-20块之间的展览,利用公共图书馆丰富的纸质和数字馆藏、最先进的融合体技术,以及固定的且专业化的馆员队伍,为旅游企业或景点提供定制化服务,与线下的展览活动有机结合,将展览内容通过线上线下整合模式完美的呈现给观众,从而吸引更多的观展者。
所谓公共图书馆微展览精准服务模式,就是将公共图书馆针对相关景点的特点精心设计、具体制作并展陈的小型展览,推送到相关景点进行常年展出的服务方式。也就是针对不同景点,精准推出符合相应景点特色的微主题展览,开展一对一的文化展览服务。
公共图书馆微展览根据对方提出的具体要求提供量身定制专业化服务,其具体流程和方法就是公共图书馆与旅游景点在双赢互补的理念下,双方遵循基本服务约束,共建机制、厘清职责、分工合作、策划构思、共选主题、精选内容、精心设计、布局展陈。
公共图书馆微展览精准服务模式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有利于拓展公共图书馆服务方式;二是有利于提升公共图书馆的影响力;三是有利于提高旅游景点的文化品质;四是有利于增加旅游景点的人气指数。
公共图书馆展览服务从边缘化变成了现在的常规化,而公共图书馆微展览服务不仅是原有常态化展览的补充,更是在原基础上的服务创新。这种服务创新蹦出传统的公共图书馆范围转而走向市场,体现在新时代跨界融合、利用新技术、针对需求等方面,是拓展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吸引更多读者走进图书馆的重大举措。
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服务机构,为大众提供舒适高雅的读书休闲、娱乐学习和互动交流的环境。展览作为公共图书馆的常规服务之一,以其图文并茂的形式、贴近百姓生活的内容和灵活的布展形式被广泛接受和赞誉。公共图书馆的微展览能够根据读者需求设计和输送展览内容,从守着公共图书馆等观展者变成了公共图书馆主动与旅游景点合作,围绕大众需求,把展览送到观展者的面前,这种积极的服务形式对于树立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和提升其社会影响力有着很好的辅助效果。
人们到达旅游景点并不是为了确认现场的物质结构,而是对旅游景点的文化象征内涵、历史沿革与眼前旅游场景结构对应关系的体验。旅游者对旅游景点的文化品质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从而产生不同的意蕴审美和价值取向。文化品质对于旅游景点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甚至是景点的灵魂。通过公共图书馆的微展览服务,可以把读者直接转变成潜在的旅游者,特别是能在微展览过程中塑造已经深入了解旅游景点人文精髓的潜在旅游者,这无疑对旅游企业已经旅游景点来说,不仅提高了旅游者输送过程的沟通效率,也宣传了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提高旅游景点的文化品质。
公共图书馆的微展览是针对旅游景点的内在文化内涵和外在旅游形象设计的服务,是读者、潜在游客与旅游企业和旅游景点之间的桥梁。公共图书馆具有空间设计感强、环境安静舒适、人流量大、读者类型多样、交通可达性强等等优势,为旅游景点的宣传提供极大便利,必定有利于增加旅游景点的人气指数。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F.Marta实证了如果游客是目的地的结构特征的一部分,临时的艺术展览有助于增加游客量,这可能是因为通过这种方式为游客提供了目的地特定的特性,此举可以对游客流量产生积极影响,决策者需要持续投资临时的艺术展览[12]。
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有关负责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中指出:“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为增强和彰显文化自信,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方案提出,将文化部、国家旅游局的职责整合,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不再保留文化部、国家旅游局”[13]。2018年,IFLA大会发布《国际图联趋势报告2018年更新版》[14],再次强调图书馆转型的必要性,提出必须对图书馆的自身定位、了解社区需求、策划新的服务、持续的技术变革、现有的结构和工作模式等做出应对的要求。这种行业环境给公共图书馆微展览的跨界融合服务,特别是与旅游方的合作提供了支持和可行性。
如今,科技的发展与普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社会大众对文化的需求日益迫切。公共图书馆顺应时代发展,为大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小规模、个性化、智能型、订单式的文化产品,以满足社会大众多元的消费需求。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有打发闲暇时光、提升个人素质、汲取先进文化的需求,而微展览具有丰富、精准的内容投放,图文并茂,能够吸引和满足大量读者观展需求,使其免费、轻松地观赏和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精髓。源源不断的需求为公共图书馆微展览提供了社会基础。
国家旅游局公布的《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数据显示,近年我国旅游收入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旅游群体不断扩大,旅游产值不断上升,又因具有绿色、生态、环保的特点而日益成为衡量现代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15],如何在旅游目的地相对稳定的现实条件下,发现和转化更多的旅游者是各大旅游公司和景点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公共图书馆微展览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及珍贵馆藏,如:文人墨客的传记、家族史、游记、名家手稿、舆图、字画,等等,根据深入发掘与旅游景点相关的文化元素来设计微展览,甚至可以将其嵌入旅游线路和景点,达到提升读者(潜在游客)的文化内涵,完成虚拟和现实场景的融合过度,打造受欢迎的深度旅游项目。此举既是历史人文知识与旅游景点的结合、补充与碰撞,又能让观展者身心愉悦地穿梭在虚实体验之间去了解景点的相关历史及城市的发展烙印,从而进一步到达景点体验旅游,转变成为旅游者。
现代公共图书馆与传统公共图书馆功能上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要充分开展信息服务,变被动为主动。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项目的经营都需要大量的信息,公共图书馆服务旅游经济将大有作为[16]。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窗口,应当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参与旅游经济建设,为旅游经济提供信息咨询、项目策划、展览等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助力国家经济发展,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浪潮中发挥公共图书馆应有的文化主人翁作用。
旅游业展览与公共图书馆微展览有坚实的融合基础和强大的内外驱动力,从资源整合、市场共享、技术嵌入、人才互动、企业合作等方面促进两者科学健康地融合发展是构建共创互惠互利新业态的必经思路。在实践中,公共图书馆、政府、相关协会和旅游企业应以社会大众需求为切入点,扩大合作领域,深入推进旅游行业与公共图书馆微展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满足旅游业多元化、多层次、复合型的转型升级需求,形成健康、可持续、双赢的新行业生态圈。
旅游业与公共图书馆的融合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和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途径[17]。公共图书馆微展览建立融入旅游行业的特色品牌。从公共图书馆来说,是同步信息社会迅速发展,抓住发展机遇和延伸服务的重要举措;从旅游行业来说,能促进为旅游线路大力宣传,吸引更多游客,占领更多旅游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能促成旅游业与公共图书馆业界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存共赢的良性发展局面,创立具有共融特色资源的新品牌,达到优化公共图书馆服务能力和旅游产业结构的目的。
旅游产业与多产业之间具有高度的融合属性,其发展只有在与多产业相互融合才能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潜能。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元渗透性,体现出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并赋予了重要的教育功能。公共图书馆微展览将旅游景点的虚与实之镜有机融合,重构其文化力量,能有效地调动读者(潜在游客)体验文化的主动性,实现潜在游客对景点文化品质的心理建构过程和自我文化素养的提高。这种不断增强的文化品质构建的过程也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及各种移动终端渗透到旅游产业的方方面面,让景区管理、游客管理和资源管理日益精准高效成为一种可能。公共图书馆微展览服务模式必将迎来与旅游行业共赢未来发展的良好局面。
公共图书馆微展览精准服务模式既具有促进旅游业和公共图书馆资源的融合、助推旅游业态创新、实现旅游产业的创新升级的现实意义,又具有增强旅游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意义。实践中,各方需要注意研究新时期下新游客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引导旅游者的消费观念,为旅游者提供更多文化旅游体验,实现文化和旅游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相关部门和企业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各种营销手段,提高微展览的品牌价值,加强宣传推广,更好地促进旅游业与公共图书馆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