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铜陵铜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2020-01-09 06:18丁玉敏李光辉
铜陵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铜陵文化产业人工智能

周 馨 丁玉敏 李光辉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一、引言

1956 年,人工智能之父——约翰·麦卡锡在达特矛斯会议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这一概念以来,“人工智能”(简称AI)已经成为一个几乎人人皆知的概念,也成为一门独立的严肃的经验科学。进入21 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人工智能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焦点,人工智能实现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工智能也得到高速发展,已上升为国家的重大战略。2017 年3 月,“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人工智能已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2017 年7 月,国务院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 年使中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目标[1]。预计2021 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并预测在2023 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 亿元,达到了2364 亿元左右,2019-2023 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43.73%[2]。在我国,基于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无人系统、知识图谱、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已经在智能家居、智能零售、智能教育、智能交通、智能金融、智能安防和智能医疗等多个垂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所涉及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如深度学习、全息影响、图像语音识别、AI 智能等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加速与各行各业的快速融合,必然会对铜陵铜文化产品的生产、创造、表现方式、周边衍生品等产生持续的积极影响,催生铜文化产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也必将大力推动铜陵铜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质增效。

二、铜陵铜文化产业发展主要问题

铜陵市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的美称。在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大潮推动下,以青铜时代、新九鼎、铜官府等为代表的铜陵铜文化企业,不断提升工艺技术,突破消费者对铜工艺品的传统认识,大力发展铜工艺产品、铜家居装饰、铜情景园、铜雕塑等铜工艺产业,培育一批铜工艺品牌,使铜工艺品更具现代感和艺术感。但是,伴随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铜陵的铜文化产业呈现出跟不上时代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政策乏力:还未能出台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与铜文化产业快速融合发展的系列政策

任何一次产业的转型升级、任何一项先进技术的落地应用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领和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与铜文化产业的快速融合发展也不例外。2016 年起,我国正式将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写入相关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方向。但是,从铜陵实际来看,缺少推动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快速融合的政策措施:一是面对汹涌而来的人工智能大潮,政府在如何为人工智能与铜文化深度融合提供人才队伍、数据资源、技术创新、空间生态、资本力量等政策支持和体制机制保障方面,研究不够,未能为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与发展环境;二是促进“人工智能+文化产业”融合的规范方法与法律保护还有待完善,因此,无论从人工智能+铜文化产业产品提供,抑或服务创新,都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规范与保护,进而影响铜文化产业及其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致使铜文化产业丧失竞争力。

(二)层次偏低:人工智能在铜产业的应用仍处在较低层次

就整体而言,铜陵市的铜产业还处在人工智能化的低层次——智能工厂阶段,距离智能制造阶段还有一段过程。目前,铜陵市既缺乏将人工智能作为战略重点的领军企业,更缺少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的高端人才,较难推动技术创新和突破,也自然难以形成推动人工智能+铜文化产业融合的动力,致使人工智能在铜产业的应用层次偏低。同时,由于铜陵铜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低,创新创意要素分散,资源配置和产品生产效率低,因而也极大地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此外,铜陵虽然有个别企业尝试通过人工智能创造或催生新型文化产品,但也仅限于一些消费者参与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的低层次平台,尚未形成基于人工智能的供需对接、产销交互的高端平台。

(三)元素不足:人工智能在铜文化产业中应用元素不足

作为留有工矿城市烙印的铜陵市,无论是铜制工艺品还是铜制建筑装饰品等,大都还是以原有题材元素为主进行铜文化产品的制作,缺乏高质量的内容和独特的创意性。同时,铜文化产品仍以传统手工制作为主,智能制造工艺尚未普及,人工智能的高新技术与铜文化产品制造衔接性不强,人工智能技术在铜文化传播、铜文化展陈等领域创新不足,“铜文化产业+人工智能”还未成气候。铜陵市仍面临低端化、同质化铜文化产品产能过剩与原创型高端铜文化产品有效供应不足这一结构性矛盾。

(四)形式单一:博物馆及其他铜文化周边衍生品技术表现形式单一

铜陵市在城市建设中充分融入铜文化元素,如建设铜雕、铜主题文化特色的城市广场、铜都大道、“中华铜文化创意第一街”,铜陵市科技馆、博物馆,以及以国际铜雕艺术园所在的翠湖公园为基础打造的铜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等。无论是城市广场、雕塑还是城市景观带,仍然还是传统的平面化的单一表现形式。博物馆及其他铜文化周边衍生品数字化程度不高,人脸识别、语音控制、无人驾驶巴士、3D 技术、智能机器人等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还未得到广泛应用,导致“艺术铜雕+人工智能”“铜文化工艺+人工智能”“铜文化城市景观+人工智能”未能实现深度融合。

(五)链条缺失: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铜文化产业链条缺失

目前铜陵铜文化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而且各个企业之间发展不平衡,铜文化产业开发、营销、管理、服务等环节缺乏资源整合,未能形成整体化、协同化的发展格局。与此同时,铜陵铜文化产业链各要素内部融合度不强,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与铜文化产业衔接度不强,缺乏资源有效整合,尚未形成横向的行业间融合和纵向的产业链融合。人工智能在铜博物馆业、铜工艺业、铜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利用率和融合度都不高,“艺术铜雕+人工智能”、“铜文化工艺+人工智能”资源优势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人工智能在推动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方面未能发挥应有的产业先导作用。

三、促进人工智能与铜陵铜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战略先导性技术,正引领全球兴起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人工智能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初现端倪。如电影《流浪地球》的制作中,大量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给观众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视听效果,令观众惊叹不已。人工智能技术正从根本上改变着文化内容的生产、审核、分发、变现过程,提供了崭新的文化展陈新模式,彰显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文化传播的“无边界想象”[3]。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加速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铜陵铜文化产业也必将借力人工智能而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一)做好顶层设计,制订引领人工智能+铜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规范

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铜陵市应尽快出台“加快推进人工智能+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办法”等制度。同时,加强对“人工智能+铜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对重点培植的智能铜文化企业和从事智能技术研发创新的企业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帮助智能铜文化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完善知识产权的界定与相关法律保护,通过法律保障智能铜文化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总之,政府要通过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为人工智能+铜文化产业提供良好的政策引领和市场环境。

(二)促进产业深度融合,赋能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把“智能制造”作为“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铜陵市应通过在政策、资金、平台等方面的政府引领,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铜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创新升级,积极推广传感智能、技术智能、操作智能、系统性集成化智能等设备、技术、系统的综合智能的广泛应用,推进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建设,引导铜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不断推动产业变革,引领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铜文化传播、文化展陈、产品流通等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将人工智能与铜文化融合成果落地于更多商业场景,带来更多商业价值,刺激文化消费。此外,聚集人工智能数据挖掘、自主决策技术研发,实现用户需求精准反馈、精准服务。

智能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平台,而且需要创新主体。要通过设立人工智能专项资金、成立人工智能发展联盟、举办人工智能大讲堂等形式,积极培育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投资者和中介组织在内的多元创新主体,引导高校布局“人工智能+铜文化”交叉学科专业,鼓励大型文化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形成产学研联盟,定向培养服务文化产业的人工智能技术人才。择优打造政府、高校和业界合作的“人工智能+铜文化”高技术人才培训平台,满足现有文化领域从业人员技能再造需求。总之,通过培养更多的“人工智能+铜文化”的创新主体,为铜文化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

(三)加强技术嵌入,丰富铜文化产业创意元素

针对不同形态、不同区位,将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无人系统、知识图谱、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嵌入铜文化产业,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向铜文化领域深度渗透和应用,以提升铜文化科技附加值,推动铜文化产品向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

一方面,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处理,促进铜文化溯源保真。例如,木鱼山遗址和金牛洞古采矿遗址,由于岁月侵蚀和历史破坏,部分景区已经无法展现当年盛世,从而影响传统文化更好地发展和继承。可以通过数据溯源的数据整理让这些文字信息存入智能信息仓库,同时,运用先进的全系投影、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人工智能技术,再现、活化、转化铜文化,与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终端和受众审美进行对接,促进铜文化和铜非遗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此外,利用互联网等各类平台,加大对已数字化处理的铜文化遗址、铜产品经典工艺、被保护文物的宣传力度,让丰富的铜文化和铜非遗文化走到全世界百姓身边,通过“线上+线下”学习方式,有效破解传统技艺继承困境,让青年群体以更适合的方式继承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继承“大众化”。

另一方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式创意产品。大力推广智能遥感、体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围绕历史文化遗址、民间故事、铜产品传统制作工艺等进行动漫、电影、影视作品制作,使铜文化作品朝着立体、感官共享方向转型,利用VR/AR、全息投影等观赏形式更好的呈现给世人,实现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无缝对接,让参与者从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获得感知,重新体验传统文化的恢弘气势,促进传统文化数字化发展。同时,针对受众群体越来越注重体验感和互动性现象,应积极打造交互式、体验式铜工艺创意产品。如围绕某铜产品传统制作工艺,创作主要流程图,让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平台,对工艺各流程的元素进行任意的位置调整、旋转、组合、缩放等,从而创作出自己理想的个性化铜工艺品。在网上开设下单平台,消费者可通过网上下单购买自己创作的或他人创作的产品,“一站式”完成品牌传播和引流转化。用户在参与创作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查询,熟识某铜工艺品的文化意义和内涵。用户在整个活动中,不仅满足了自身对铜文创产品个性化的需求,而且丰富了互动体验,实现与铜工艺品的“隔空对话”。

(四)整合铜文化产业资源,打造铜陵智慧博物馆及升级版铜文化主题公园

2004 年韩国首尔建造了第一个以机械人做主题的展馆Robot 博物馆。2019 年韩国建筑事务所GBO和Aworks 规划设计在首尔建造一座使用AR、VR、VI、全息图和5G 技术的未来型新技术博物馆。2018年南京市江宁博物馆推出人工智能服务,人们可以借助人工智能APP 对展览品进行详细解说或跟随AI 虚拟导游游览场馆。2019 年湖北省建造全国首家“5G 智慧博物馆”,人们可以通过5G、AR、VR、视频、语音讲解、3D 文物投影等欣赏文物,还可以通过APP 体验文物3D 精品展、5G 线上馆、5G 全景直播等。数字化技术和网络的广泛应用,正推动各个博物馆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变。

铜陵市应该在铜陵博物馆和数字博物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建设智慧博物馆,利用VR 虚拟现实、体感识别、三维成像、智能机器人、全息视频展示等人工智能高新技术,充分展现铜陵的采铜历史、铜文化的发展以及3D 文物影像以及铜工艺品制作等,增加观众参与作品创作的互动和参与铜工艺制作的体验度,以缩短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带给观众全新的数字铜文化交互体验。如借鉴某国的TeamLab 光影互动展案例,增加观众梦幻虚拟与实时互动的体验。TeamLab 的光影互动展,是沉浸式的体验项目,TeamLab“花舞森林”用电脑编程,灯光、传感器、投影、互动动画、音乐效果和玻璃组成一个梦幻般的空间,春夏秋冬的代表花卉在不同区域呈现,观众用手亲触花朵后会自然的凋谢,人群聚集在百花齐放的地方,这一由电脑程序营造出的梦幻虚拟花海,能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实时互动[4]。

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先进技术,打造铜文化人工智能主题公园、城市广场。如引进某系统的智能3D制作技术,将一个普通的平面图片、视频转制成影院级3D 视效的图片、视频,在云端上实现2D 转3D 转换,使主题公园更加变化多端、创意无限。对于随时随地的场景,运用增强现实技术,实现随需而变,将一个主题公园变幻无数个主题,从而让游客获得真正满意的体验。再比如借鉴现在的北京市海淀公园的成功经验实现原有公园、城市广场的改造升级。海淀公园园内配有包括无人驾驶摆渡车阿波龙小巴、可记录锻炼数据的智能灯柱、能回应人类指令的智能扬声器、依托语音控制技术的“未来空间”、依托人工智能集成语言处理、语音、视觉的技术,能够自然流畅地与人交流小度机器人等多种人工智能设备,“智能步道排行榜”字样的电子显示屏,屏幕装有内置摄像头,可以现场刷脸,市民只需要关注“AI 未来公园”微信公众号完成注册,或是在排行榜屏幕处刷脸,就能获取到自己的累计运动时长、累计运动里程排行榜等运动数据。

(五)抓好补链延链强链,促进铜文化产业全产业链智能发展

积极依托5G 技术和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构建智能信息系统,实现信息流通与资源共享,促进铜产业融合与全产业链的智能发展。一方面发挥人工智能产业先导作用,推动智能化铜文化产业与博物馆业、影视业、电商业等的融合发展,从而带动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促进智能化铜文化产业链各要素内部的融合,促进智能化铜文化产业横向的行业间融合和纵向的产业链融合,促进了铜陵铜文化全产业链的发展。最后,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积极构建智慧城市和智慧旅游,促进铜文化与旅游、铜文化与城市的有机融合渗透,提升铜文化元素对旅游业的经济赋值,同时利用旅游产业促进铜文化新业态和新产品的开发与传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工智能和相关技术不断走向成熟,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不断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人工智能赋能铜陵铜文化产业,就必须为产业提供真正的价值,而不能停留在理论框架和单纯的概念展示上。

猜你喜欢
铜陵文化产业人工智能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亲亲的鸟
其实冬天不可怕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