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域下“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与应对

2020-01-09 01:56孙妍妍冉昆玉许雨欣
铜陵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媒介思政政治

张 旭 孙妍妍 冉昆玉 许雨欣

(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241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在信息爆炸,媒介裂化的融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个个都有麦克风”,媒介使用门槛不断矮化,各种良莠不齐的冗杂信息充斥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00后”作为“数字土著”,一方面,几乎无边界的数字媒体环境强化了其明确清晰、有目的的运用媒介捕捉信息的能力,充分满足个人认知、情感等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虚拟的陌生人环境也为其充分舒展个性,建构其线上网络“人设”提供了有效支撑。

一、融媒体视域下“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中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全媒体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加快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2]。

(一)受教主体语言表达“人设”化

“人设”是人物设定的缩写,设定元素包括外貌、年龄、兴趣、性格等因素,最初来源于动漫游戏中的游戏角色属性,后引申定义为某个人个性标签化的外在延伸,也正是由各色各样的“人设”共同建构起线上线下社交圈。在数字媒体时代,“00后”大学生习惯于用标签化人设让别人了解自己,从“二次元极客”、“云游僧”、“资深吃货”、“学酥”到“游戏狗”、“高冷老干部”、“氦金少年”等,线上线下,生活内外没有“原形毕露”的是人设立的稳,立不稳的叫“人设崩塌”。

就其具体特征而言,以“二次元文化”立足的学生在人格属性上偏向“佛系青年”,内心拟态世界的言语逻辑输出并不完全对接现实世界中的语言符号,准确地说,是对外化世界改写后建构出的身份语言。而以“吃货”“云游僧”、“学酥”等标签化词汇定义的学生在言语表达上更加生活化,将性格特质杂糅入言语逻辑中。类似的情况不一而足,置于融媒体时代背景下考量,面对“00后”这样一群受教主体,传统思政内容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转换成“接地气”的亚文化词汇,通过语言搭建辅导员人设,书写院系画风,树立群体价值。立人设就是放下“大叙事”身段,描绘“小叙事”图层。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应从自我身份探索为起点,到获得圈群内的群体身份为中介,再到与主流文化并轨,最终获得文化身份认同的过程[3]。

如果不懂“梗”,接不住“梗”,就难以参与到与学生之间的深度互动中。且融媒体视域下各媒介中的信息要素流动加快,多元碎片化的“人设定位”成为追求时尚潮流的风向标,强化青年大学生对于泛娱乐化信息的追捧,弱化对意义世界的探索[4]。

(二)施、受教双方“微空间”建设常态化

青年大学生特别是00后,相较于“80”、“90”后的“数字移民”,他们将数字媒介从一种工具转化成了生活体系和思维方式,个性化、圈群性娱乐消费倾向更加显著。2019年德勤咨询出版《00后媒体消费观》显示,“00后”使用社交网络沟通更具“原生性”,网络社交基本替代了面对面交流的需求,且对网络交流的价值认同感更高[5]。融媒体的媒介环境强化了“拟态环境”的封闭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信息蚕房”效应,使得信息密度不断增加,信息壁垒不断升高。

单向“滴灌”的微思政内容往往会与虚拟环境中“裁剪式、碎片化”的浅表化信息产生博弈关系。需要深度思考的内容本身会比不需要思考,甚至能够产生短暂愉悦感的信息更难人接受。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泛娱乐化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指出,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6]。当下,被各种戏谑、调侃性的泛娱乐化场域包裹的网络环境正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置环境,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加了阻力。

在泛娱乐化的融媒体环境中,青年大学生面对冗杂繁复的信息,需要具备较好的媒介素养和辨别能力,信息本身不能直接转化为知识要素,断裂化、不连续的片段信息无益于树立正确的三观,却能加速对主流文化反刍形成的亚文化产品产出,并其在一次次“政治收编”反抗中缓解内心焦虑。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在“故事化”、“活泼性”等符合“00后”大学生语言表达习惯的形式与学理化内容中取得平衡[7]。读懂学生心态,了解圈群信息不代表一味妥协迎合,矮化学理深度,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引领价值反而会助推青年大学生追求娱乐化教育环境的惯性心态,从“道德感虚妄”到“信仰缺失”,从主流意识形态受冲击到庸俗化改编,这正是泛娱乐语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新特征和挑战。

二、融媒体视域下“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

融媒体叠化了部分群体价值偏好,涓流入海般的个体化表达以群体极化的形式表现出来,教育主体要成为“多面手”、“万能板”,在建构主体中创设多维形象,在教育内容中传情达意,在教育平台上融合汇并。矮化媒介裂变带来的教育门槛,提升教育路径的对接实效,建构圈群内的媒介环境,形成“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平台”三方联动的多层次格局。最终实现教育实效。成为学生心中可信、可学、可议、可教的新时代施教主体形象。不再视思想政治教育为现象教学,而视为“流动的媒介”。施教者以思政教育为桥梁,创设单一或多元的媒介情境,立言为行,真正提高教育路径与教育内容的贴合度。

(一)教育主体“人设单一”,缺少多元性

传统的施教者形象,思想政治教育者往往以“道德标杆”、“价值引领”的角色定位自居,并结合数字媒体的时代背景,不断变革教育内容力求匹配学生心理。但“00后”作为深谙互联网规则,能够快速筛选信息并获得满足的价值实体,其语言表达习惯相较于“80后”、“90后”、甚至是“95后”不同的背后原因,是其关注点进一步细分带来的自然分化结果,这是商业社会蓬勃发展的必然趋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仅靠精炼提升教育内容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换句话说,思政教育者仅靠占领道德高地,单纯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并不一定能获得长效化的教育实效。在师生双向互动的“微空间”中,教师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同时,也是“人生导师”、“良师益友”,需要扮演更丰富的角色,满足从情感、工具、社交、求知等不同的精神需求,才能赢得与学生深度沟通的机会,学生的关注点不同对于教师的“人设”要求也自然不同。例如,“二次元宅男”的沟通偏好可能离不开动漫,一味照本宣科或泛娱乐化改变教学内容中的元素并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感,甚至会适得其反。而“动漫达人”形象的教育主体形象会更容易切入受教主体的内心世界,逐步解读动漫元素,徐徐图之,为建立长效化的教育成效打下坚实基础。即,在高质量的互动中,受教者释疑解惑并从他人的价值判断中定位“自我”,完成身份建构,认同乃至文化观念的塑形[8]。

(二)教育内容“声画不一”,缺少针对性

麦克卢汉指出:“没有一种媒介具有孤立的意义和存在,任何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和存在”。[9]“微空间”中各类话题互相交织,呈现出多元化与瞬时性的特征。同时,教育内容难以全覆盖所有议题,这为施教者提出了新的考验。如果缺乏区分度、不加辩驳的“漫灌”,我们难以取得思想政治实效,且网络空间中的各类场域要素不仅只包含文字内容场域,本身更是“文字、声音、图像、情绪”等多要素共同构建出的立体化的信息输出机制,青年的大学生在平台上充分伸展话语权和自主权,在转发、评论和围观中抒发意志,成为刷“存在感”的绝佳场地。

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者在应对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时,往往会出现“声画不一”的境况,完整严谨的教学内容设计与“随时、随机、随性”的微互动空间产生冲突。面对学生表现出的多样化“人设”没有心理准备,只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指尖交流”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理性充分或娱乐性十足,能够有机结合、不偏不倚的内容较少。实际上,是施教主体没有完成线下线上联动转型。虚拟不代表真实,去中心化的网络环境与聚中心化的课堂教学本质上是相互疏离的教学机制,严肃规范的教学场景与泛娱乐化的线上场域也是格格不入的两种环境形态。需要教育者在“微媒介”中建构“微身份”,打造“微课题”,提升教学内容的有机活力。

(三)教育载体“唯平台化”,缺少原创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议题包罗万象,包含并超越传统思想政治课的部分教学范围。解决线上思想问题应与线下实际问题相结合。一方面,部分思政工作者存在唯平台化倾向,涉及网络思政模块,纯靠转载校内外各大平台上的优质内容并不能实现针对性教学,大概率被学生定义为“心灵鸡汤”,好喝不好用。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于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不强,媒介素养仍停留在“你发我听,我说你记”的阶段,认为深度思考的原创内容是“他人”的事,与自己无关,一边让学生提升媒介素养,边自己停滞不前,长此以往容易僵化师生互动模式,形成“一个愿发,一个不愿听”的尴尬格局。

此外,媒介融合的本质是对社会赋权,促进信息的高效融合融通[10]。多屏互动是基于能够激发共鸣,可参与性高的媒介产品,用以辅助并改进传统思想教育方法和技能的技术平台。但无法替换思政课教学内容设计环节,公众号、微博、抖音中内容虽然“文字优美、图文并茂”,但不一定有营养,重点突出,解决实际问题。需要使用者将小叙事语调掰碎糅合进大思政课题中去,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青年学生,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赛道。

(四)教育效果“参差不齐”,缺少全效性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放大问题,对症下药;一方面,也可以隐藏问题,直到事发。线下思政课堂的面授环境通过观察受教者状态,有利于获得即时反馈,并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方式。但“指尖互动”也同时延长了反馈审视链条,施教者随时面对着海量的信息源,且作为00后的青年大学生对于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信息更敏感,更善于捕捉和筛选。短期学理性的理论输出会与其他场域的内容进行博弈,在不断对比、反复中争夺话语权。

而对受教者来说,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观点表达没有预审性。点赞、转发、评论、互动,这些日常行为背后的逻辑是建构以“自我”而非“他我”为核心的个性舒展,传者与受者得到位置随时调换,很多人既是传者又是受者。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者需要深度思考怎样延长线上教育教学效果的实效感,不满足于短暂的“屏内愉悦”,真正实现“1+1>2”的育人格局。

三、全媒体视域下“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策略

通过打造“人设”属性破除圈群叠加中铸造的“信息蚕房”,在媒介环境建构中夯实核心价值观的自然吸引力,整合语境要素,将亚文化碎片转化为主流态的思政新语。通过深入分析学生心理,直击学生的内心痛点,将传情达意与兼容叙事相结合,学理诉求与实践路径相结合,共性分析与个性疏导相结合。提升施教与受教的互动效率,在双向循环交流中不断打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真正完成情景交融的媒介景观建设,互帮互助的媒介氛围营造,领学互学网络思政环境。

(一)内外兼修,建构教育主体多维“人设”

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提升学理化功底,将思学与思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与实效相结合。自觉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和讲授能力,与时俱进,充分解析“人设”化语境表达背后对于新事物、细分化、专业化知识的诉求。将对主流文化反刍杂糅后产生的亚文化重新解剖,纳入大思政格局下的叙事逻辑中,用核心价值引领多元价值观[11],用大叙事兼容小叙事;用阳春白雪包容下里巴人。将融媒体视域下不间断的信息包作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辅助药剂,真正将扎实的学理性思考置于网络媒介背景下二次提炼。

另一方面,应主动汇聚优势资源,创设多场域下的外化人物形象。立“人设”的本质在于充分对接学生心中的“拟态人格”,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精神对等”从而搭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思想政治形象,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影响力。即,将青年大学生在“微互动”中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计的着力点,并在微互动中以“接地气”、“入人心”的方式开展,搭建个体需求与文化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桥梁,创设话语感染力,情景把控力,并最终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方抓药”的初心与使命。

(二)知己知彼,精准定位受教主体关键痛点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12]一方面,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思想政治问题呈现出“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特征。针对例如,“政治冷漠化”、“意识形态传播力”、“泛娱乐庸俗化”等典型性问题,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态度,每位学生的表现形式不同,价值判断能力不同,媒介素养不同,典型性问题是个体化问题堆积的产物,一味否定不能切断繁杂信息的流动,核心目标应着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关注点以及深剖问题的能力,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牵引。

另一方面,要敢于直面多元化的媒介环境,将“难点”转化为“知识点”,作为施教者不能保证了解“00后”青年大学生的人物群像。应秉持学习的态度逐步深入到青年学生的各种场域中,在关切中寻求共鸣,在娱乐中寻求严谨,在虚无中寻求意义。这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靠一线施教者发挥主导作用,在消解核心、拒绝高尚。在崇尚虚妄的圈群中当好“把关人”,提高点对点交流的频次,进而精准地定位受教主体的关键痛点,把脉抓药。

(三)去粗取精,打造优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13]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搭建,首先,应保持定力,以理论要素为支撑,着力于顶层设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质培育课,专业知识教育课相结合,立足于线上网络平台互联共通性,实现从试错到凝练的阶段性探索,再到立足网络思政理论体系框架的“案例剖析”,强化内容建设的针对性[14]。同时,一方面需要避免生搬硬套,将线下模块化的教学内容“平移过渡”到线上,另一方面,更新教育观念,放下传统师生关系中施教者居高临下的身段,正视时代变革中给予“00后”开阔视野,互相学习,共建师生互动交流的良性循环生态圈。

其次,应更新教育内容制作理念,避免矫枉过正。数字媒体网络环境相较于线下教学环境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评价标准,优质原创内容容易带来高点击量,转载率,评论量等“隔屏认同”的“视觉冲击”感。吸引力的核心应赋能于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观、价值品味、价值层次,为了营造共鸣感而过多使用时新词汇,迎合学生心理,本身即有本末倒置之嫌,教育内容的“时、效、度”应以主流文化为参考坐标,通过“老话新说”提升主流话语体系亲和力,并不是新的就是好的,网络用语中的“有钱人终成眷属”、“祖安少年”等词汇格调较低,词汇意义狭隘,甚至带有片甲,运用到思政内容制作中只会助长“歪风邪气”的弥散,成为人格失调,情绪发泄的又一渠道。

最后,应兼顾“投喂式学习”与“外扩性学习”之间的关系,避免全封闭性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是以施教者为主导的学习互动模式,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自学自教”、“求知求真”的方法。纯粹将学理性知识打包投喂给青年大学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不断循环[15],从某种意义上说剥夺了其探索发现的能力培养。

(四)提质扩效,多维互融合力夯实引导成效

媒介技术发展构建多屏互动、为多维互融的渠道优势,为夯实引导成效提供了更多路径可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通过有机整合各类媒介平台优势特点,完善微空间建设、互动、传播效率。一方面,各类媒介平台受力点各不相同。例如,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与QQ、微信、微博、短视频+软件在内容成熟度、制作形式、开放性、偏好人群上存在差异。定位于00后青年大学生的人物群像,应推动各媒介“深度融合”,聚合化传播,关注具体化表象化思维[16]。例如,校园媒体通过开设QQ公众号、微信订阅号、抖音号、官方微博账号等实现多矩阵建设的前提下,针对QQ公众号全公开即评性,调整内容设计中的互动性占比;针对微信订阅号的高频次推送性,以及半封闭性,组建专门网文写作团队,制作优质网文以思维深度带动思考密度;而针对官方微博的严肃性以及抖音短视频的泛娱乐化属性,分类制作符合平台特征的内容产品,扫除内容建设盲区。

另一方面,应强化校内网络平台建设。作为青年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协调联动各部门形成完善的发声、引导机制,共同开发各种网络课程内容。形成一线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对接学生需求,党政管理部门审视运行机制的多层次育人新格局。同时,从教师层面出发,设立专门性研究课题,网络思政育人工作室,激励教师深入研究学生学习心理,开发旗帜鲜明的特色课程。从学生层面出发,提升网络思想政治课程的考评比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黏性”。充分提炼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推动教育方式创新,教育场域更新,教育实效提升,通过线上、线下深度整合的育人格局,确保教师与学生双方都能提升满足感,精耕细作于内容生产与消费[17],服务于“三全育人”的培养总目标。

总的来说,面对融媒体视域下新的教育环境,“00后”青年大学生这一群体新的教育对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现状特征,并倒逼施教主体转型创新,综合运用技术要素辅助育人实效性的提升成为必然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建构多维“人设”,精准定位受教主体关键痛点,打造优质教育内容以及夯实教育成效等方式优化教育方式,充分引导青年大学生自觉认同和践行主流价值观。

猜你喜欢
媒介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