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01-09 01:41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马克思交流理论

王 勇

(安徽建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目前,大部分教师仍在使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学生之间缺少精神交流与沟通,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核心是“人与人的交往”,强调交往主体与客体间的精神交往,以实现交往个体的价值拓展。因而,借鉴马克思交往理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研究热点。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概述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中“交往” 的含义

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 年)》中将“交往” 分为“人与自然的交往” 和“人与人的交往”两个层面,并强调“人与人的交往” 是人与其他一切交往的前提条件,交往贯穿于人与人交流沟通的整个过程[1]。与此同时,马克思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与人的交往” 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及精神交往两方面,其中物质交往是精神交往的基础[2]。此外,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社会是“人与人的交往” 作用的产物,“人与人的交往”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3]。由此可见,“人与人的交往”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核心。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中“交往” 的本质

马克思交往理论认为,“交往” 的本质即“人”的本质,“交往” 的主体是完成交流沟通活动的“人”,“交往” 活动使得人与人之间形成多样化的社会关系。“人” 的社会关系正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产生的,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这正是人与人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交往关系,基于社会关系的“交往” 活动体现的是“人” 的本质属性,并间接反映“交往” 的本质。“人” 在社会活动中必须与周围的人进行“交往”,这是“人” 的存在方式。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中“交往” 的形式

在马克思交往理论中,“交往” 的主要形式包括“人”通过改造自然界获取物质与周围的人进行的“物质交往”,以及在“物质交往” 基础上通过语言传递“人” 的思想、观念和意识所实现的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因而,“交往” 是人与人之间物质交流和精神交流等实践活动的总和,反映自然客观世界的同时,实现人与人之间主观世界的交流。

(四)马克思交往理论中“交往” 的意义

马克思交往理论提出,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人与他人交往关系的发展与延伸,个人发展的广度及深度与“人与人的交往” 息息相关,即“交往” 的复杂程度往往决定着个人发展所能到达的高度。“人”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物质交流和精神交流,尤其是思想、观念和意识的交流,让“人” 不断丰富自身的价值体系、思考和行为方式,从而得到不断的自我发展。以“交往” 为媒介,不仅能推动个人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提升,而且能推动由人所构成的社会经济文化向前迈进。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体现

(一)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

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是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意识方面的问题,这正是马克思交往理论中精神交往的主题;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紧密结合学生在社会中的实践活动,这与马克思交往理论中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活动相一致,因而马克思交往理论可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

(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更加清晰

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马克思交往理论认为,“交往” 的意义在于实现个人发展,通过与他人交往,能实现思想、观念和意识等精神层面的交流,不断升级个人的价值体系、思考和行为方式,这不仅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标相一致,而且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具体化,使其具有更强的教育实践性。

(三)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长久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视作维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工具,只重视个体的社会价值,考虑的是个体的思想道德发展是否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一致,而忽视个体的个人价值,未考虑到个人价值的差异化需求[4],采用灌输式的单向输出理论教育,不注重教师教育者与学生受教者间的精神交流,缺乏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忽视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心理需求,因而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成效。马克思交往理论不仅包括物质交往,而且包括精神交往,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三、借鉴马克思交往理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重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交往关系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需求,难以保证教学成效。为此,首先要结合马克思交往理论中的主客体理论,转变教师的教育方式,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保持教师和学生间的地位平等,在发挥教师的教育主导作用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思想、观念和意识的发展方向,重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者间的交往关系,尤其是精神交往过程中的互动性和认同感,保证在交往过程中的地位平等、相互尊重。其次,教师可与学生进行身份互换,从学生的视角来审视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从而实现由说教灌输式教育转变为互动探讨式教育,就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实现教师与学生在精神交往中的互动与认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变化,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以设计出符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再次,学生也要站在教师的视角,审视自己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维行为方式,改进自身不足,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交往形式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交往形式以灌输式单向输出理论为主,教师与学生间缺少互动交流,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教学内容。在新媒体多元化的新形势下,教师可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和抖音等新媒体工具进行翻转式的思想政治教学,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形式,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实现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比如,教师和学生共同建立并维护思想政治教育公众号,由教师提供每日时政热点讨论主题,由学生分组讨论并以书面形式呈现小组观点。教师将学生的观点上传至微信公众号,并将各小组的主题文章发至朋友圈进行投票评选,在激励学生的同时,广泛传播教育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人群范围。此外,教师还可开设思想政治教学课堂直播,直接就某一社会时政热点与学生进行线上面对面互动交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与时俱进,教学内容更具话题性和互动性。

(三)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交往内容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往往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这就需要教师把控教育内容,确定社会核心价值观在教育内容中的主体地位,削弱不良文化价值观对学生的思想侵蚀。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教育内容不可过于守旧,避免引起学生的逆反情绪。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更多社会时政热点及案例故事,让教育内容更具话题性和互动性。此外,教师也可让学生参与到教育内容的设计中,结合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进行探讨式教学,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更具实践性。

结语

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核心是“人与人的交往”,强调“人” 正是以“交往” 为媒介,不断丰富自身的价值体系、思考和行为方式,从而实现个人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交往理论不仅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使思政教育目标更加清晰,而且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新的思维路径。因此,各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可借鉴马克思交往理论,重构教师与学生间的交往关系,丰富教师与学生间的交往形式,拓展教师与学生间的交往内容,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猜你喜欢
马克思交流理论
马克思像
如此交流,太暖!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