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五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比较分析

2020-01-09 01:41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现代化会议改革

张 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金融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教育事业高度重视,自1985 年至今已召开五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回顾历次会议精神,无论是发布或讨论关于教育工作的相关文件,还是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提出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确保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紧跟国际形势变化,持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和输送人才。

一、五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五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方向。在历次会议上,分别颁布或讨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纲领性文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先后提出了科教兴国、优先发展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等重要战略方向。每一次会议上的每一个重要文件和战略的提出,都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结合当时实际情况而做出的重大、科学的决策。

(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85 年5 月15 日—20 日)

1985 年5 月15 日—20 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此次会议是在我国历经“文革” 后,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发展势头迅猛,而科研水平落后、教师队伍短缺、素质低下、基层办学条件不够等困境迫切要求改革传统教育体制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上,邓小平发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的讲话,明确提出抓好教育的责任主体为各级党政领导。会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该文件以提高民族素质,培养人才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对推行九年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高校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提出了相应的改革计划[1]。中共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确定了新形势下教育工作的大政方针,规划了今后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前进道路。

(二)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94 年6 月14 日—17 日)

党的十四大之后,我国加快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1994 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江泽民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各级党政领导要认真学习1993 年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继承和发展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适应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新背景下,提出了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目标和指导方针,针对教育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包括教育投入结构变化的“财、税、费、产、社、基” 等一系列重大决策[2],涵盖了从基础教育到研究生培养的各个层级的全面的改革方案。此次会议重点提出要于20 世纪末在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九”成为当时全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1999 年6 月15 日—20 日)

在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指出:“义务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3]在党的十五大确定面向21 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迫切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1999 年6 月发布,明确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以及保障措施。这是以国家的名义向全国正式推广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阶段。为贯彻《决定》的精神实质,1999 年6 月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江泽民在讲话中指出,现阶段教育工作的矛盾为教育的思想、体制、结构、内容和方法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并提出了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的要求,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迎接21 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使素质教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4]。

(四)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2010 年7 月13 日—14 日)

为适应21 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国务院于2010 年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详细规划了我国未来10年各教育阶段的发展任务,并从人才培养、办学招生、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经费保障以及管理理念等多个方面确立了改革方案[5]。2010 年7 月,中共中央为此专门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动员并部署全党全社会全面贯彻落实上述任务。胡锦涛在讲话中突出强调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性,提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必须重视教育质量[6]。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开启新时代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拉开了帷幕。

(五)第五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2018 年9 月10 日—11 日)

2018 年9 月10 日,在我国第34 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召开了新时代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要内容。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遵循教育规律,立足基本国情,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此次会议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果的基础上,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背景下对教育工作做出的又一重要指示,意义深远,对于指导以后的教育工作起着基础性作用。

二、五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比较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的五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五座里程碑。历次会议所讨论和颁布的文件,以及几代领导人为教育工作所做的重要讲话,在核心要义上一脉相承,在具体方案上与时俱进。这些会议一步步绘制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前进的清晰蓝图,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奋斗的智慧结晶。

(一)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在1985 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提出“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7],明确强调了把各级党政领导作为抓好教育的责任主体。江泽民在讲话中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精心筹划,统一部署,组织贯彻落实。”[4]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关键。”[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最根本的是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有力地贯彻了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8]。

(二)长期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

在1985 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提出:“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7]首次把教育工作提高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江泽民在讲话中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时要保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4]明确将发展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充分发挥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6]进一步强调了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对教育工作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扎实实施教育惠民举措,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还要继续优先部署教育现代化工作,努力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人力资源基础。

(三)教育改革不断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各项事业上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适时调整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对教育改革方案的细化内容也有不同的侧重。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详细的结构性改革方案,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形势下教育发展的需要。第二次会议则强调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点工作,着力解决我国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在世纪之交的第三次会议上重点提出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方案,为世纪之交我国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则系统全面地规划了未来10 年教育工作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实际行动倡导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推进教育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始终依据时代要求,适当超前部署教育现代化,用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正在形成长效机制。

(四)教育保障机制更加完善

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完善各类保障机制,强有力地支撑了教育工作的开展。1985 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设立国家教育委员会,统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动员全党、全社会和全国人民关心和支持教育体制改革,发展教育事业,为保障机制建设提供了初步的顶层设计。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专门针对教育经费的筹措、管理和使用做出详细安排。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第四部分保障措施则针对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依法治教、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工作以及加强组织领导等多个方面做出了更加细致的工作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保障机制建设更加全面和完善,人才队伍、资金支持、技术环境等基本要素不断得到改善、优化和提高,教育保障水平不断提升,这无疑为教育改革向全面、纵深推进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结论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教育投入持续增加,教育改革有序推进,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结构不断优化,教育公平逐步实现,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历史时期,当前的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新矛盾、新需求不断呈现。而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化教育改革永远在路上。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深入调研和探索,富于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案。我们要基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模式,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教育制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使中国的教育真正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匹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各类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和提供强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现代化会议改革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八七会议》
欧洲理事会会议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会议通知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ISO/TC8/SC8 期间会议在沪召开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