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滨海学校 董瑞庚
愿意写与有内容可写,这是写好文章的前提。展示可以解决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对写作价值的认识问题,也即解决了学生作文的内在动力愿意写的问题。但仅有动力是不够的,还必须解决写作的内容问题。
解决写作内容问题,随笔化写作为我们提供了两种有效途径。一种途径是随时、随地、随性、随意自由书写,另一种途径是有所限制的写作。情景随笔课、读悟评改课、读书随笔课等,就属于有所限制的写作,因为它与实际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它可以部分解决学生无话可写的尴尬,但时间久了学生会觉得这样人为设置的场景不够真实,教师也会为情境设置绞尽脑汁,学生也感觉依然无“米”下炊。但是这种情景设置或读悟评改与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式有些相似,有些场景的设置也是为了引出一个写作话题,比如脚踏一粒石子、演绎一段小品、模仿一段情节、开展一次活动、收集一些树叶、体验一次劳动、感受一下冰雪等,学生用当场生成的内容写作文,这与高考写作题目给材料作文的设置并无两样,所区别的只是文字与场景而已。
在随笔化写作实践中,我们也尝试探索一些新的途径解决写作的内容问题,毕竟内容是高考作文评分的重要依据,一篇文章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容是否充实。我们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获取素材,具体包括三种方法,或者说是三种路径。
外观。“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既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也是学生发现和获取素材的重要方法。长时间、多角度观察(关注)同一事物、同一人物或同一现象,让此人物、现象的特征、形象、性格和风格烂熟于心,并养成随时用文字将这些内容记录下来的习惯。
比如,校园中某株站立的树,就可以让我们的写作内容丰富。四季不同,树的形态不同;心情不同,树的形象也会不同;天气环境改变,树的姿态也会改变。你可以远观,也可以近看;你可以俯瞰,也可以仰视。你可以写清晨与落日中的树,你还可以写劲风与飘雪中的树。单就那树叶,就有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变化,有从嫩绿到枯黄、从满树到飘零的变化,这变化满含期待与张望,满含惆怅与忧伤,满含生命与坚强。树还与风、与人、与鸟、与周边的树、与树下的草、与天上的云、与周围的房等生成万千丝缕的联系,树点缀着我们的生活,也丰富了我们的文字,更让我们的写作有了不竭的源泉。
当然,你也可以在上学的路上关注公交车上每天发生的故事,你是一位旁观者,也是一位参与者。你的双眼没有变,变化的是车上的人、车上的故事、车窗外的风景。旁观让你更加冷静理智,参与会让你变得更加真情真实。生活在重复中前行,文字在外观中美丽。对日常生活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就会持久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
内视。所谓内视,就是安静地坐下来回忆,那些在内心深处沉淀下来的东西就是我们的写作素材。它依傍的不是眼睛,而是心灵;它关注的不只是外在的事物,更是丰富的内心。事情有没有意思,有没有意义,值不值得回味与记录,起决定因素的可能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心灵感受。这正是写作要求真实的体现,因为真实的心灵是生命的核。一旦面对,你就会感到这是一片易感的、深厚的、深情的、灵性而幽阔的世界。人一安静,思想就会活跃起来,你越是想静下心来,一天的事情就越是蜂拥而至。这些跳出来的事,往往就是心灵深处牵挂着的事,有想法的事,值得记录的事。
生活表面看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用心去思考,却又那么新鲜而富于变化,能记下的、要记下的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关键在于能不能、会不会将外在的客观事件转化为内心的主观感受以及主观感受是否丰富。
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从早晨开始往后回忆,或者从此刻向前回忆,一段一段地想,一节课一节课地想,一件事一件事地想,为自己设想一个又一个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指向四个方面:自己、他人、社会、自然。不要求境界有多高,不强求感悟有多深,真实、自然、流畅,随时将内视后的回忆变成文字,就是内视的基本要求。内视活动最好坚持每天一次。
心想。心想就是想象,是个性表达、有创意表达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体现。我们可夸张,把自己想象成强大或渺小的物,从物的角度观照世界;我们可穿越,让自己成为历史上的某个人物,以他的口吻述说历史;我们可遨游,在九万里的高空俯瞰地球,用外星人的眼光关注人类。就像屈原,可以佩花戴草;就像李白,可以梦游天姥;就像李贺,可以石破天惊。正如蒲松龄笔下的狐,卡夫卡笔下的甲虫,莫言笔下的红高粱,想象让我们的情感有了更多表达通道,文字有了更加深厚的生命意义。
外观指向观察,内视指向思维,心想指向创新,这样的三种方法,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写作内容,既延伸了随笔作文的基本思想,又拓宽了学生的写作空间。与随笔作文的基本课型穿插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