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祥(惠州学院 广东 惠州 516007)
2002 年8 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体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游泳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技能,是保证生命安全的一种手段。因此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应当掌握游泳这项基本的生存技能,来防范溺水,在灾难来临时候才有可能镇定自救或互救,并且能够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本研究以广东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研, 针对广东高校大学生掌握游泳技术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游泳技能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 提出改善广东高校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游泳技能对策和建议, 为今后推动游泳运动在广东高校更广泛开展和普及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在中国知网上查阅有关国内游泳项目普及现状、 学生游泳学习现状、 游泳教学及普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等等,全面了解本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
制定和发放本研究问卷共500 份,分别对五所高校(东莞理工学院、惠州学院、广州医科大学、韶关学院、五邑大学)的学生各发一百份,共回收了495 份,回收率99%,有效回收490,有效回收率98%。
走访广东部分高校, 就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游泳技能相关问题对游泳任课教师及教练员、 学习游泳的学生和部分其他学生对其游泳技能的掌握情况、游泳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考察和访谈。
运用归纳、综合、分析的方法对收集的资料和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分析, 理清影响广东高校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游泳技能的影响因素。
(1)大学生学习游泳技能的目的。
42.3 %的学生表明喜欢游泳运动, 对游泳课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成为了学生参与游泳的动力。分别有65.2%和49.3%学生参与游泳选修课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选择了游泳运动作为一项健身的运动。63.2%的学生想通过游泳选修课的学习获得一项救生的技能。分别还有33.3%和42.3%认为参加游泳课程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基础和实现自我的需要;这部分的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意识。显然他们意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对自我的身心锻炼更有了超越性的认识。这一部分的学生将会是大众体育发展的主力军。
(2)大学生学习游泳技能的途经。
被调查人员当中有91.8%的学生表明获得游泳技能的主要来源是参加游泳选修课,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而获得的游泳技能,所以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能单纯的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备一些游泳相关的资料是非常有必要的。
(3)大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情况。
有42.5%的学生表示对游泳非常感兴趣,48%的学生表示一般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学生为9.5%。说明游泳运动在高校中还是比较受大众喜欢的项目, 对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可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们表现出对游泳运动的热情,特别是部分未能掌握游泳的学生更想通过学校学习游泳技术。浓厚的兴趣是掌握技能的前提条件, 同时共同的兴趣爱好让活动在不同范围的人群聚集在一起,更有利于交流。有效地利用学生对游泳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是帮助其掌握游泳技能和开展群众化路线的关键所在。
(1)教学因素。
调查了解,高校中对游泳运动感兴趣的学生很多,学生们很推崇游泳这项运动,参与人数比例大,与此同时折射出高校的一种教学矛盾: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与教育资源的矛盾。调查显示,课时少、组织教法不当、上课人数多、师资水平等,是直接影响广东高校大学生掌握游泳技能的主要因素。大多数游泳体育教师多是非专业游泳教师,甚至出现有些教师不会游泳的现象,使部分学生对游泳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
(2)设施资源与学生需求。
掌握游泳技术除了学习理论基础之外,还需要亲自体会,调查发现,不少学生觉得游泳是一项很好的运动,但是每一次运动都需要投入费用,因此对游泳项目的追求还是有选择性的,他们更多的参与到球类、田径等运动中去,在课外活动时游泳场馆的客观因素限制了学生的需求。如果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合理的环境,满足学生学习欲望,可大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其参与运动的兴趣。场地资源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参与人数和技能掌握。
(3)课外参加游泳练习。
通过对大学生课外参加游泳练习的调查结果可知: 经常性的参与游泳运动的学生仅有11.5%,兴趣性参与的学生较多。这也就是调查中大部分学生不会游泳或者游泳技术较差的原因。少了课外练习的体育技能的学习是很难得到发展的, 这也是学生基本功差,已经掌握一种游泳技术的学生掌握多种技能困难的一大因素,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迫在眉睫。
图1 学生课外参加游泳练习状况
(1)加强高校对游泳运动的宣传力度。
为了进一步推广和普及高校游泳运动,提高游泳运动水平,应该借助2010 年广州亚运会运动热潮的东风,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和推广游泳运动。各高校领导应重视游泳运动的开展,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技术;加大经费投入,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投入与使用,让在校的学生学习、掌握游泳技术并影响周围的学生,让走出社会的学生去影响社会,将游泳运动带入生活中去,普及到各行业中,以点带面,把广东省的游泳运动推向新的高峰,让更多的人群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进而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
(2)壮大专业师资队伍、合理组织教学、 增加游泳课程开设。
加强游泳教师的爱岗敬业教育,对师资的基本技能、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加强培训, 及时给游泳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对于游泳教学的研究较多,但大多数研究的新意和缺乏深度,特别是娱乐化教学的思想和理念的研究较少, 应加强教学研究队伍的建设, 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游泳教学理念运用与实际的课堂教学经验。同时高校游泳课程较少,在特定的时间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人数多的课堂教学在教学和学习上容易造成不便,并存在安全隐患。针对现转引起学校领导重视,充分的利用游泳池的使用率,增加游泳课程,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只有学会游泳才是预防溺水的最好手段。
(3)加强游泳骨干培养。
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虽然可以将知识授予学生,但由于教师的水平和认知的层次已经超越学生, 往往无法体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部分心理变化。培养学生体育骨干,让学生骨干帮助学生学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教学生”可以减少部分学生面对教师时的紧张感,提升交流,找出学习中遗漏问题的所在,进而教师可以根据种种情况对学生个体进行教学。体育骨干具有相对的号召力,在班级的管理中有着活跃学习气氛,传播相关信息的作用。在参与游泳课程中因人数多, 教师一时间无法全部顾及时,体育骨干可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培养体育骨干有利于提升个别学生的技术水平,增强学生的关注力。
(4)定期开展游泳竞赛活动。
高校内部定期开展游泳竞技比赛或将游泳运动加入校运会项目,增加学生锻炼的乐趣与“为班级争光”的集体责任感。坚持每年都举行高校的游泳比赛 并做到全校上下齐动员, 师生员工同参加。在形式上,分成师生两个大组,教工设立相应的年龄组,并实行团体和个人计分办法。内容上,既有竟技项目,又安排一些娱乐趣味项目,力争做到参赛者和观赏者都能积极参与进来。通过比赛可以直接的将游泳运动展现在众人面前,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诱发观众们参与游泳的兴趣,同时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自我锻炼,有利于增强游泳技术。同时,增加高校间的游泳比赛,拓宽学生交流的平台,通过友谊赛或者邀请赛等游泳竞技活动有效地促进大学生游泳锻炼,同时促进大学生游泳运动能力的提高。
(5)激发学生的游泳兴趣。
寓教于乐,寓教于趣,以趣促思,以思促想,以想促练,逐渐深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促使学生进行思维的前提,对掌握技术动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游泳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运动心理学来提高学习的兴趣。有计划、有目的的课后练习可以更好的提升游泳水平。对于个人,可以通过简单的技术动作到整体动作的练习,增加成功体验。对于群体的活动,如俱乐部活动,可以通过多种娱乐性活动进行练习,防止练习过程中的枯燥。
(1)广东高校大学生对游泳运动的兴趣非常浓厚,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态度认真,但是游泳运动的参与度却不高,而且表现出的游泳知识单一;
(2)制约广东高校大学生游泳技能掌握的重要因素是课时少、组织教法不当、上课人数多、师资水平、游泳场馆不足等。虽然高校很重视游泳课的教学,但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使学生所学的游泳技能巩固性较差;
(3)只有通过增加游泳课程,合理组织教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对游泳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游泳的主动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广东高校大学生对游泳技能的掌握。
(1) 充分调动学生游泳参与的积极性, 多渠道的传播游泳知识。通过开展游泳课程、定期举行游泳竞赛、游泳协会活动,提供大学生学习和展现游泳技术平台,营造良好的游泳学习氛围;
(2)高校针对学生需求,更合理的开设游泳课程;充分挖掘高校游泳教师的潜力,加强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多开展教师交流会,提供游泳教师深造机会,是保证广东高校大学生掌握游泳技术的坚实基础;
(3)加强高校游泳场馆的建设与管理,错开教学与经营时间,争取教学、营业两不误。对应办理一些学生优惠卡或年卡,这样便于学生的游泳参与,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