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峰
摘 要:对于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这一活动形式,是指遵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所进行的具有社会性,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而该项活动将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专业素养及动手能力,并能有效促进养成学生的社会意识及社会责任感,所以本文将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对高校学生进行系统深入的思政教育及其社会实践教育,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应用实践能力有效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社会实践;大学生教育
在高校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时,必须要对其进行方向指引和及时的沟通交流,并应从旁对其进行监督协助,使其能够面临生活的实际,不卑不亢,从容应对。从而大幅提高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而且,因为社会实践与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紧要关系。所以作为高校必须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并应积极致力于思政教育在实践活动方面的探索分析,不断的去拓宽实践教育门路,真正为国家培养有担当,有信仰,有激情,有能力的大学生。
一、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况分析
(一)思政教育缺乏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认知
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对于思政课对实践活动的深远意义,理解不足,体会不深。并且高校思政课一般流于形式,单纯拘泥于课堂,缺乏实践依据支撑,只能照本宣科的按照专业特色进行粗浅层面的思政教育,但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校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尤其是在一般形式政治科目的影响下,高校学生对于思政教育的学习,就仅限于课本基础内容的掌握理解,对于真正的动手操作却十分不屑,这就导致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普遍低下,并且由于缺乏社会实践内容,思政教育对于高校学生的吸引力,便显得十分低下,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随之降低。
学生家长對社会实践内容认识不足,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家长都对社会实践内容抱有可有可无的态度,他们普遍认为学生学习的关键是要能够消化专业课内容,并能够顺利取得学位,继续深造。正是在这种观念的促使下,家长们都觉得社会实践的意义不大。
(二)社会实践方向不明
有一些高校对于社会实践教学的动员宣传往往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就比如通过文艺汇演,调查问卷,政策分析等方式进行宣传,并且大多高校的社会实践内容缺乏方向性引领,多数实践内容都未完全成熟,致使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成果收效甚微,其表现形式是宣传大于实践,社会实践只停留在口头宣传,而未真正落到实处。
二、社会实践对于思政教育的深远意义
通过社会实践可快速提升学生对社会及专业的认知水平,并能帮助学生快速建立社会责任感。由于高校学生一直停留在象牙塔,对社会发展水平及政治架构认识严重不足,并且对自我价值定位过于现实,他们普遍认为升入高校学习,只是为了保证自己毕业后的三餐温饱,安定未来!而对于国家的发展则置之不理,这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毒瘤,更是目前高校学生的共性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之处还是在于高校对其的价值培养,习总书记曾不止一次的强调,高校的思政教育决定着人才的层次,一般而言,高校教师在思政课讲授过程中,必须得明白,为谁而教,为谁而上,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引导,并将其落实到常规教学活动中去,充分体现思政教育的关键作用,从而有效达成多方位多层次的育人格局。而社会实践的有效进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很快了解社会,适应社会,还能让学生进行对所学内容的验证,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并实现个人价值[2]。而从其他角度来看,社会实践活动确实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去掌握专业技能,更有效的提升专业技能,从而帮助学生建立了就业自信。
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的建设及发展,虽然我国各高校都开设有思政教育,但其内容大多停留在理论层次,停留在照本宣科的现状,尤其是实际教学当中,思政教育大多是通过大量举例的方式深化学生认知,但收效甚微缺乏现实依据,所以我国高校当前应该将思政教育与实践教学进行紧密结合,真正提升思政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强化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的方法
在针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时,社会实践活动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也是意义重大的一个部分,我国政府部门已经已经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与之有关的的政策,并进行了相应的落实,但是这些政策仅仅是起到一个指导方针的作用,高校在具体实施。其实,现阶段有一些高校在社会实践方面的设置和安排还是存有一些弊端。从中国高校在社会实践活动的牵涉层面来讲,确乎不是那么完美,多多少少都存在一些不足;从其落实的程度来讲,还是太过于浅显,不够深入,形式太过单一。所以,作为高校自身理当自发地、主动地针对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再予以精心设计,尤其要注重我国的一些矛盾地区社会实践的深化,要有目的地对社会发展当中存有地弊端予以纠正,并安排具体的社会实践任务,除此之外,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欠缺情况分派到不同的实践区域,设计不同的实践方式。
四、结语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发现我国社会实践教学仍处有大幅上升的空间,而为保证思政教学的教育质量,必须对其进行深入改革并落实,必须让学生准确进行自我定位,而后根据社会需求对其进行不断修善,而社会实践活动也是表现国家发展趋势及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媒介。并且社会实践将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精神层面的升华和实践技能的提升,正确建立自身专业学习目的,为国家发展出力献策。
参考文献
[1]李彦杰.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7,(23):142-143.
[2]谢秀秀.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效性研究———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例[J].青年作家,2015,(1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