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四部曲

2020-01-08 02:23杨贤
下一代 2020年5期
关键词:意识课文小学生

杨贤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从阅读兴趣、反思意识、阅读积累、阅读运用四个角度思考,如何可以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并且,语文教师还需要注重让小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语文阅读中,从而可以逐渐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

从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来看,不仅需要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而且需要让小学生学会抓住语文阅读的情感主旨,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能动作用,从而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从以往的语文于都教学来看,诸多语文教师均使用较为固化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要求小学生进行阅读,虽然有时会通过口述方式引导小学生拓展课外阅读,但是没有足够的引导措施,小学生又缺乏自我约束意识,导致常常会在疲倦或其他新鲜事物的干扰下,使得小学生很容易转移阅读注意力,从而降低小学生的阅读效率。那么,这就说明当前小学生缺乏足够的阅读兴趣支撑阅读学习行为。不过,在新课改的要求中,兴趣是推动小学生展开语文学习的核心动力,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阅读教学思路,通过拓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措施,使得可以促进小学生提升阅读兴趣,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比如,当教师在教学《延安,我把你追寻》时,从这篇课文来看,主要表达热烈的爱国之情。那么,为了可以贴合教材课文的情感主旨,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内找寻相同情感的课外读物,如《雷锋日记》、《红岩》等,然后让小学生将阅读过程中发现的精美段落摘抄下来,记录在单独的笔记本中,以此作为语文阅读随笔摘抄本。然后,教师可以在每周特别用一节语文课作为阅读分享课,让小学生依次将自己摘抄的精美段落有感情地进行朗诵,如《红岩》中的“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射出万道光芒”等段落,久而久之,既可以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而且可以让小学生在阅读分享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小学生的語文阅读兴趣。

二、拓展阅读思维,形成阅读反思意识

在众多的语文阅读读物中,每篇阅读读物不仅包含有作者深切的情感,而且包含有作者缜密的写作思路,旨在通过文字染读者感受到文章的魅力。但是,从当前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准来看,大多数小学生依然停留在“只看不读”的水平,尤其在阅读课文的时候,通常都是一扫而过,静静地等待语文教师慢慢地引导和讲述文章,并且在自行阅读课外读物的时候,小学生总是抓不住读物的核心思想,这就说明小学生缺乏完整合理的语文阅读思维。那么,语文教师如果想要帮助小学生形成语文阅读思维,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训练小学生的阅读反思意识,当小学生阅读时会自然地对文章中的语句产生疑问,使得可以产生探究阅读的兴趣,渐渐地就会形成较为完整的语文阅读思维。不过,为了可以提升培养反思意识效率,语文教师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培养措施。

其一,语文教师需要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学习习惯,促使小学生形成反思意识。比如,当教师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语文教师可以边朗读边提问,当读到“……泼水节又到了”的时候,向小学生提问道“请问同学们,泼水节在什么时候呢?”,当读到“……周总理来了!””的时候,询问小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周总理是谁吗?”,当读到“……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时,可以向小学生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还感到高兴呢?”。由此可见,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课堂提问,使得小学生会不断地进行反思,使得小学生会通过反思得出的结论理解本篇课文的核心情感,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其二,语文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边阅读边在不理解的语句或段落底部划线,然后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上自己的疑问,接着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内,向语文教师咨询自己标出的阅读疑惑,当教师解惑后小学生就会茅塞顿悟,使得可以促使小学生形成反思意识。比如,当小学生在阅读《京剧趣谈》这篇课文时,小学生可以在“《拾玉镯》中小姑娘绱鞋底……”的下方划线,然后在空白处标注“《拾玉镯》是什么文章?”,还有在“这,哪里还是戏剧?……”的下方划线,可以标注“京剧和杂技有什么关联吗?”,所以,通过这样的方式,长此以往就可以促使小学生形成反思意识。

三、引导小学生学生阅读积累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不仅包含有语文书面阅读能力,而且还包含有语文阅读积累能力。所以,为了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积累能力,语文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养成随笔记录的习惯,既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词句积累量,而且可以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感悟能力

俗语讲“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主要说明在某些情况下,当某人向其他人传达自己的情感的时候,如果仅通过普通的语言是难以表达出来的,所以需要倾听者拥有较高的语文感悟能力,使得可以理解原文意思,而该种原理同样适用于语文阅读中。但是,由于当下大多数小学生缺乏语文阅读感悟能力,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该问题,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其一,语文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内,多多接触和阅读语文课文读物,使得可以通过不断地积累提升自己的阅读感悟能力。其二,语文教师在讲解教材课文的时候,每当讲到表达课文主旨的语句时,需要重点朗读和提示小学生进行标注,使得可以引起小学生的重视,要求小学生在今后的阅读过程中,养成“划重点”的阅读习惯,这样就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可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有效性,语文教师可以将整个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步骤,使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汪文娟.“六部曲”培养小学语文阅读能力[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45):73-73.

[2]徐秀兰.语文阅读教学“三部曲”[J].《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15(2):47-47.

[3]黎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四共"[J].四川教育,2017(12):14-15.

猜你喜欢
意识课文小学生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我是小学生
消防意识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