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思洁
摊位秩序井然环境持续改善
江北孙家菜市场从2017年开业以来就是明星菜市场,记者探访发现,该菜市场开放一个出入口,有“请出示健康码”的防控提示,守门人员认真值守,亮码方可入内。菜市场内部宽敞明亮,布局合理,摆放整齐,地面非常干净且干燥,连水产摊位前的通道地面也是如此,摊前不锈钢制排水沟没有一丁点儿脏东西。整个菜市场为何会如此干净?该菜市场負责人周子君告诉记者,从开业以来,菜市场就保持着良好的卫生环境,摊位有统一的经营范围和标准,市场也有统一的垃圾清运流程,保洁员则一直在巡视,随时清理,保持地面干净无垃圾。干净舒适的环境也得到了群众的点赞,一位刚买好蔬菜的陈女士说:“我感觉这个菜市场比超市还干净,经常带着孩子来买菜。”
在江北日湖菜场,每个摊位前整齐地摆着商品,从时令蔬果到生活用品,整齐地归置在各自区域内。在市场外围,原先路边的流动摊贩没有出现。“一方面是部门查得紧、查得严,另一方面是我们也有内部规定。”该菜场负责人朱峰说,“菜场依照上级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制定了内部奖罚办法,奖惩分明,推动工作落实。这次文明测评我们的排名就上来了。”
朱峰所说的文明测评是今年6月起,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引入第三方对全市城区农贸市场开展的测评及排名公示。据了解,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宁波市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体系农贸(集贸)市场测评检查表》,测评标准以市文明办编印的《宁波市文明城市创建应知应做农贸(集贸)市场篇》为基础,结合对农贸市场及周边专项整顿要求制定。测评借鉴复评暗访模式,即事先不通知属地政府和相关市场,随机抽取市场进行现场测评检查,对测评发现的问题拍照记录,并汇总打分,最后换算成市场得分。目前已开展了两轮测评,今后还将不定期开展。
文明成为共识自觉成为习惯
走进鄞州联心菜市场,进门就看到一个大大的显示屏,上面显示着交易额、销售量、订单量、检测数等信息,“24小时交易分析”显示出菜市场交易的峰值变化,实时交易数据将菜市场内每一笔买卖都记录下来。每个摊位前,都有一个联网双面屏大秤,待机状态下,一体机外屏幕向顾客呈现着每个摊位对应的经营执照信息、商品种类、单价和产地等。称重的时候,屏幕上就会出现购买菜品的名称、重量、价格。顾客不仅可以扫码支付,还可以刷脸支付,拉出小票后,扫小票上的二维码,能清楚获悉所购产品的产地、摊主、购买点等溯源信息,便民的同时让人买得放心。
智慧菜场建设运营方CityDO集团负责人许峰介绍,联心智慧菜市场运用了智能硬件、食品溯源、链上菜场、电子商务等系统平台,既可实现食品质量安全可控,也可提升主管部门科学监管和风险管控效率,实现全流程管控。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一名经营蔬菜生意的摊主在将蔬菜递到顾客手中时,细心地提醒了一句:“菜叶不要乱扔,有垃圾可以放到垃圾桶内。”该摊主告诉记者,有的顾客买完菜后,会习惯性地把蔫掉的叶子掐掉扔了,很不文明。提醒一句后,顾客就会意识到这样做不对,慢慢形成习惯。从这样的文明提醒不难看出,文明正逐渐成为一种共识。
在高新区清水桥菜市场的一家水产摊位前,大大小小的海鲜盆整齐地摆放着,地上却没有明显的污水痕迹。“给海鲜换水、加水时,我们都很注意,尽量避免腥水外溅、外流。”摊主说。以前要是摊位摆不开,他们会把大盆放到地面上,供客人挑选,如此一来,很容易出现腥水外溅的情况。后来,他们把大盆换成统一规格的小盆,集中摆放在摊位上,要是有“大货”,他们就集中放在摊位里侧,不占用摊位以外空间。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城区农贸市场的整体环境越来越好,摊主也越来越文明,买菜体验越来越好。如今,宁波市各农贸市场可谓“内外兼修”,内部诚信经营,环境优良,外部整洁干净,交通顺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文明和谐,共同树立了文明有序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