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华 江荣
近年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大力实施教育质量振兴工程,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围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核心工作,不断强化精细化管理、开放式办学、教师队伍建设、办学条件改善、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等重点工作任务,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持续向好,正在朝着规范化、高质量方向发展。
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形成了党建引领促发展的教育工作态势。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了意识形态联席会议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扎实开展了校外培训机构、校园欺凌专项整治,教育政风、行风持续向好。及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工作,满意率为100%。加强信访稳控和网络舆情工作,矛盾纠纷化解率为100%,教师诉求、家长上访明显减少。工会、关工委、妇儿、团队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坚持“教育质量振兴”的核心意识,教学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疫情防控期间,全县教育系统严格按照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建立疫情防控组织机构,制订并落实疫情防控制度、定期研究制度,深入学校督查指导,保障了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两不误。早部署、快行动推进疫情背景下的网络教学,通过“宅在家”“有温度”的网络教学,实现“教师线上教学不停教、学生线上学习不停学”的目标,有力保障了全县师生及学生家长“零感染”,一万余名学生“上好学”。全县“云上学习、线下实践”经验先后在多家媒体推介。“案板下的网课女孩”渔洋关镇小学生柯恩雅当选6月宜昌市“新时代好少年”。2020年高考、中考平安顺利,考试成绩取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坚持“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营造了教师安心从教的育人环境。一是全面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强了学校领导班子,进一步激发工作积极性,推动各项工作扎实有序进行。二是从严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坚持把师德师风放在首位,涉及教师待遇事项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顺利实施“县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促进教师合理流动。三是教师待遇得到充分保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工作,建立健全部门联动、长效保障和动态调整工作机制,积极调整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实现了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的目标。
坚持“合作办学”“开放办学”思想,实现了资源共享、共建共赢的生动局面。对接武汉市城区19所优质中小学,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采用跟岗学、现场引、网络研结对帮扶“三方式”,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在全县初中学校引进推广黄石八中“教、学、练、评四合一文稿”,以教学模式的变革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大幅提高;抓住湖北师范大学结对帮扶五峰补短板、强弱项契机,推进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深度合作,积极探索乡村教师队伍管理和专业发展路径,创新乡村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引进优质民办教育资源天问教育集团,聚合其管理、人才、智力、师资优势,按集团管理机制对长乐坪镇教育、枝江民族工业园幼儿园实施托管,加快现代学校制度与乡村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乡村教育振兴,尽最大可能让人民群众不出县就能真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与武汉体育学院合作,开工建设牛庄高山体育训练基地项目,助力牛庄打造宜居、乐业、康养、人文的高山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坚持改善办学条件、均衡发展教育,建立了惠及师生、服务民生的教育保障体系。利用国家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设计划,聚焦乡镇所在地学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确保薄弱学校校舍、运动场、配套设施、生活设施、教育装备等达到国家标准,全县校点布局加快推进,师生学习、工作环境明显改善。新县城渔洋关镇形成“一所高中、一所职中、一所初中、两所小学、两所幼儿园”的校点新布局。同时,老县城和西部乡镇校点建设保持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全县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城乡生均教育资源进一步增加,学校面目焕然一新,花园式校舍成为武陵山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多所学校共846名寄宿生实现“一人一铺”目标,全县寄宿制学校“两人一铺”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全县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校园”建设迅速,学校录播教室覆盖每一个乡镇,多媒体一体机覆盖每一所学校,信息化教学覆盖每一个学生,区域现代化创建水平显著提升。
聚焦教育扶贫“一个也不能少”,为助力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了新动能。一是围绕“能上学”的目标,实施困难学生全程资助。在保障县内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全覆盖的基础上,跟踪兜底解决五峰籍在外地就读义务教育阶段未享受资助政策的贫困学生。2019年度,对在外地就读未享受资助政策的贫困学生春季学期260人、秋季学期226人,分别安排专项资金13万元、10.7万元补发到位。二是圍绕“富脑袋”的目标,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以职教中心为主阵地,结合五峰产业发展实际,开设茶叶制作、乡村旅游、农村电商、中蜂、烹饪等五大特色培训班,常年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培训不断提升贫困家庭的生产生活技能,激发他们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有效增强贫困人口发家致富的本领,基本实现了“职教一人,致富一家”的目标。《中国教育报》以“湖北五峰:教育扶贫打开‘致富之门”为题,对五峰县贫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2019年全国中职学生职业技能大赛(手工制茶赛项)在五峰举办,赛项执委会评价五峰举办了一届“站位有高度、执行有力度、接待有温度、文化有厚度”的高水平精品赛事。三是围绕“共同成长”的目标,倾情关爱特殊群体。目前,五峰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少儿93人,特校就读32人,随班就读33人,送教上门26人,康复就医2人,残疾少儿安置实现全覆盖。依托各校(园)现有场所及资源,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中心”,做到留守儿童在校活动有场所、生活有着落、学习有人帮、心理有人导、健康有人护,努力让全县932名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关爱。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与北京三宽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宽家长教育”平台线上培训在五峰启动后,五峰与“三宽”教育团队、全国家校社共育实践区合作学校结成教育扶贫共同体,聚焦精准扶贫,采用“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找到从家长教育为切入点改变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新路径,中国教育新闻网以“教育精准扶贫‘一个都不能少”为题,对五峰“家校社共育”实践区建设工作进行了报道。2019年11月28日至29日,“2019中国家长节”落地五峰举办,“五峰教育精准扶贫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样本”受到肯定和好评,央视新闻直播间以及光明网等媒体对“2019中国家长节”盛会进行了报道。
天池河畔,绿意盎然;渔洋关头,暖风浩荡。五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土家山寨注入了强劲活力。
责任编辑/杨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