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歌翻译中格式塔意象再现

2020-01-08 02:17郭羽轩高玉芳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翻译

郭羽轩 高玉芳

摘 要: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瑰宝,高度凝练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声韵、沉淀悠远的情感,使诗歌不仅限于语言意义,而更具美学特征。让世界文明接触到这一瑰宝,将诗歌的意与美恰当传达就成就了翻译的功能。而派生于心理学的格式塔理论与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十分契合,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鉴于格式塔理论下边塞诗歌研究甚少,以其图形与背景原则、“异质同构”原则及闭合原则出发,探究《出塞二首·其一》一诗中翻译意象的传达,可为弘扬中国文化助力添彩。

关键词:格式塔理论 边塞诗歌 翻译

引言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主要由生活在边塞或是拥有切身军旅生活体验的诗人根据所见所闻而创作。对于边塞诗歌的翻译则需要译者透过作者对客观景物的描述表达出其主观的情感与寄托。优秀的译作恰好可以映射格式塔意象,反之格式塔意象也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对于边塞诗歌英译作品中的意境与美学价值。之前对于格式塔意象理论的研究,大多数学者将重点放在山水诗或是田园诗上,而对于边塞诗歌的翻译分析较少。边塞诗作为唐诗文库中浓郁的一笔,包含深刻的思想,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丰富的艺术性及审美价值,与格式塔理论贴合度也不逊于山水田园诗,因此边塞诗歌的翻译可以为中华文化的弘扬助力添彩,具有深刻的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格式塔心理学作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流学派,发源于20世纪初,由德国心理学家卡夫卡和韦特海默等人率先提出并发展。“格式塔”音译于德语“GESTALT”,意为““完形”或是“整体”,所以格式塔心理学也称之为完形心理学。它反对行为构造主义心理学只注重研究心理外显行为现象本身而忽视背后所映射的认知机制,主张将研究深入到产生并支配经验现象的主体间性心理机制和认知领域中,如知觉模型、图式建构、心物场论等(苏冲,2018)。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论,即以整体全局的观点看待事物,该整体功能的发挥要远超过单个个体成分单纯相加而产生的功能;同时,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同型论,即一切经验现象中共同存在的“完形”特性,将物理、生理与心理现象之间紧密相连。而随着该观点慢慢衍生发展,格式塔意象的概念巧妙地与翻译理论相联系,将作品看作和谐完整的部分,在翻译过程中不拘泥于单个字句的选择而是注重译作整体信息的表达与传递。

二、格式塔理论之于《出塞二首·其一》

《出塞二首·其一》(以下简称《出塞》)一诗是由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将写景、抒情、叙事及议论融为一体,在边塞诗歌中享有很高的地位。整首诗描绘一幅孤寂苍凉却不失大氣的场面,以“明月”和“关”作为背景,发挥超时空的想象以表达对战争胜利的希冀。作者虽赞赏正义功绩,却又拥有呼吁和平之心,以“人未还”增添了读者的探究意味。究竟是人在距离家乡万里之遥的边关戍守而马革裹尸未能归还故里,还是骁勇善战的战士们奔赴距离边关万里的战场抛头颅洒热血都值得读者根据史实深深地斟酌与考究。因此,全诗的翻译要结合诗歌背景、作者心境与情怀以及诗歌象征意义来诠释,这也从侧面可看出格式塔意象理论用于指导该诗翻译的贴合度。

三、《出塞》译文中格式塔意象分析

(一)译本选择

笔者从可参考的英译版本中甄选出了中外极具代表性译者的译本进行分析比较,其一是中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译作。许渊冲先生提倡“三美”原则,即在翻译时要注重意美、音美和形美。以意美为重,注重内容的传递和深层含义的表达,最后才是要考虑押韵和对仗。其二是由美国学者Witter Bynner所译。Bynner先生曾游历到中国,研习了中国文学受到中国文化的强烈熏陶。因此,两位先生的译文极有参考价值与分析价值。

(二)图形与背景原则

格式塔图形与背景原则指出“在具有一定配置的场内,有些对象突显出来形成图形,有些对象退居到衬托地位而成为背景”(库尔特·考夫卡,1999)。该原则强调大背景下突出的画面感,人们感知到的图形与背景区分度越大,图形所呈现的画面就越明显。首联提到两个具有意象的事物“明月”和“关”。“月”这个事物在中国古诗中能表达许多意象,传递丰富情感。“月”在古诗中是有情绪意象的,一般常与悲欢离合相联系,借“月”抒情。但是这首诗的特殊之处是为“明月”这个具象事物添加了时间限定“秦时明月”。同时“关”的意象代表“疆域” “戍守” “战争”这一事物,再加之“汉时关”就形成一条无限延伸的时间轴,从空间和时间上设定出了月临关塞的宏伟三维背景图:一轮明月,从古至今照映着离中原万里的边关,一股苍茫悠远的壮观跃然纸上。因此对于首联的翻译,应注重整体背景气氛烘托渲染的翻译,而非拘泥于一字一词固定的对照。Bynner将这句译为:“The moon goes back to the time of Qin.The Wall to the time of Han.” 首先在形式上做出了巧妙的对应,甚至还将“月”和 “关”拟人化,将追溯至秦和汉的两个具体事物娓娓道来。但是这句的译文缺少了整体性的意象和美感,过于重视翻译的细节。对于这句的翻译,许先生的译文更胜一筹,译为:“The aged-old moon still shines over the ancient great wall.”在这句译文中,“月”和“关”不再是两个不相关的事物,而是构成了一幅图画。“秦时”也不再是单只秦朝时期的月亮而是翻译成古时的月亮挂在高空之中,给人以强烈的时空感。许先生的译文并非将对应语相堆砌而是综合考虑意象与意境的营造,从而产生了新的画面感,也诞生了新质即格式塔质。根据格式塔图形与背景原则,这句诗描绘出的意象是在荒凉的边塞这一宏大的背景下,“月”和“关”的突出关系。比起Bynner的译文,许先生的译文正是将看似无关的“月”和“关”紧密结合起来,使读者一读译文便在脑海中形成了皓月当空,一束月光洒向静谧苍茫边关城墙上的画面。

(三)“异质同构“原则

诗人在创作时常以寄情于景或是借物抒情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诉求。而在格式塔理论中有一则用以解释审美经验形成的观点即“异质同构”,其与诗歌创作中抒情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异质同构”的产生受到物理学中“力场”的影响,认为外部事物与人内心心理活动之间有力的作用影响,存在异质同构的关系,所以诗人才可以凭借对于客观世界的描写达到表达主观情感的目的,进而激起艺术美感。而翻译的异质同构是翻译行为者的感知力结构、接受力结构与文本的召唤力结构之间产生的“共振”(杨正军、李发根,2018)。所以在古诗翻译中如何将客观叙述中的主观情感翻译出来就是考验译者功力的地方。颔联这一句是诗人触景生情的一句表达。在明月和边关的景色中,诗人的联想一下子飞跃到万里外的战场,不禁感慨战士的命运变化。针对这一句的翻译,Bynner的翻译版本为:“And the road our troops are travelling goes back three hundred miles.”将万里长征具象翻译成了“three hundred miles”,同时也把行军之路作为主语,并没有强调征战的主体,战士们。结合前一句,Bynner的译作对仗工整但基本上都是铺陈,即“the moon goes back to”“the wall goes back to”“the road goes back to” 两句话之间用“and”连接表示并列关系,除了没有突出主体外,还没有营造出月照边塞,征人未还的凄怆感。但是许先生将这句译为:“But our frontier guardsman have not come back at all.”用“but”表示转折意味,即月亮还是古时的那一轮明月,边关也还是巍峨矗立在眼前,但是征战的人儿却还未归来,一下子将两句话巧妙结合起来,让读者可以进行猜想:战士们或许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抑或是正在凯旋的路上,再或是马革裹尸无法归还。既表达作者渴望战争获胜,又希望战士们可以安全归来的心情。

(四)闭合原则

汉语是意合型语言,常以寥寥数笔就将思想感情升华凝练,而诗歌也最能代表汉语这一特点。基于詩歌的高度凝练,诗中表达的内容常常予以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根据格式塔闭合原则,人们在看到不完整的形状或是图形时,会产生内在的紧张总是倾向于将图形补充完整,即“完形压强”。所以译者在阅读原诗过程中产生的“完形压强”已经将诗歌中存在的“留白”补充了完整。正因为诗歌的翻译不同于日常对话,不能单纯堆砌词语的理解,所以翻译过程中如何经过理性思考加之美学意义适当地补充完整信息就成为翻译的一大难点。颈联和尾联两句诗是作者借战争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的感慨不禁让读者联想到朝廷是不是用人不当,诗人才呼吁李广将军在世一定可保家卫国。读者有了可填补的空间,才可把不完整的信息在脑海中补充完整,因此这两句的翻译涉及“留白”。Bynner的版本为:“Oh, for the winged General at the Dragon City——That never a Tartar horseman might cross the Ying Mountain.”Bynner用for引导了原因状语从句,增加了肯定的意味,凸显了李广将军神通广大,赞扬其带领战士们大获全胜的能力,但正是这份肯定缺少了让读者遐想的空间,全诗成了赞扬李广将军战绩的佳作,把原诗中留白的部分抹杀掉,减少了美学意味,让读者失去了利用自身认知去填补空白的机会。许先生翻译的版本为:“Were the winged general of Dragon city here The tartar steeds would not dare to cross the frontier.”首先使用了虚拟语气,这就妥善处理好了留白的部分,假使李广将军在世的话,可能就是另一番光景。那么这样的翻译就足以让读者自己品尝话中的隐含意味,自己将缺掉的空白填补完整。所以,采用一定程度上的保留和恰到好处的补充造就了意美的特点。

四、结语

边塞诗歌宛如一面镜子,反射出当时的民风民俗、社会生活,以史为镜更可供后人学习。因此边塞诗的翻译更需结合史实、作者心境以及诗歌隐含意象来进行。而格式塔理论的指导可以使译者在既符合原诗内容又追求美学诉求的基础上进行翻译,更好地诠释诗歌内容,构建诗歌意象,帮助译者在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上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 库尔特·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黎炜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2] 辛红娟,覃远洲.声气相求:古典诗歌翻译的“格式塔”解读[J].山东外语教学,2014(3).

[3] 苏冲.格式塔意象的传译:认知翻译策略研究[J].中国翻译,2018(4).

[4] 杨正军,李发根.基于格式塔理论的典籍翻译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8(12).

猜你喜欢
翻译
从意识形态角度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两译本的研究
计算机辅助翻译与教学设计探讨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望文生义现象
从句子层面浅析英汉语言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浅谈汉语颜色词的解析及英译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