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丽
摘 要:《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桃花源诗》的序文,这篇序文通过记叙渔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可见,《桃花源记》是一篇记事之作,更准确地说,这是一篇内涵丰富的小故事。从叙事手法来看,这是一个看似真实、实则虚幻的故事。
关键词:陶渊明 叙事手法 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桃花源诗》的序文,这篇文章是他晚年根据其家乡江州一代的老百姓,为生活所迫而“逃亡去就,不避幽深”的事实,并结合前人有关追求美好境界方面的思想材料,结合自己多年隐居生活的经验,加以想象、虚构而成。从标题来看,这是一篇“记”,从内容来看,这篇序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的不满。《桃花源记》是一篇记事之作,更准确地说,这是一篇内涵丰富的小故事。
一、看似真实的故事
先看故事的开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这句话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人物所从事的职业。这样的开头形式,很像我们中国神话传说的开头句式:“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只不过陶渊明交代得更具体,似真有其人。晋太元间的一位武陵渔人,这样的人物一出场,便让读者觉得这个故事是有据可考的。于是,全文便以这位武陵渔人的游踪为线索,把他作为叙事视角,呈现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了其缘溪捕鱼、误入桃源仙境,最后重寻迷路的三段故事,让读者的心随着这位渔人神游桃花源。
再看故事的结尾: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刘子骥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并且是陶渊明的一个远房亲戚,两人志趣相投,经常结伴游山玩水。结尾特意提到刘子骥,这样写来更显得桃花源是一个真实的存在。
文中描写的文字也力求生动中见真实。“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数百步,说明这片桃林分布在小溪两侧地域之广,再连用三个“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四字词组,写出了这片桃花林的繁华绚丽。但芳草也好、落英也好,这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欣赏到的景,虽觉惊异,却不觉荒诞。进入桃源之后,渔人见到这样的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第一句写景,平坦开阔的土地、整整齐齐的房屋,有肥沃的良田、美丽的池塘、青翠的桑树竹子。这就是一幅乡村风光图,我们现在走到农村去,这样的景物也是随处可见。第二句写动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相互间都能听到,以声衬静,人间的烟火味似乎更浓了。第三句写人,桃源人来来往往在田间劳作。男女穿着打扮,也都与外人无异。老人和小孩,都很快乐而满足。耕者有其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仿佛是大同社会的真实再现。在这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淳善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这些人和事都是凡人凡事,并没有法力或仙术,给人感觉很真实。
此外,陶渊明很会讲故事,在穿插叙述中交代清楚了来龙去脉,像连环故事套一样,借村人之口又讲了避秦时乱的故事:“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一句巧妙地交代了桃花源的来历。虽然只有短短几句,但也经得起事实的推敲。先世为了“避秦时乱”才离开家园,现在晋朝的老百姓,不正遭受着战乱,正渴望能有一片和平之境吗?这样的动机是完全符合读者的心理的。“率妻子邑人”,正是有了这一群男男女女,生命才得以繁衍。“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外面的人无法找到这里, 桃源人不愿意出去,而且没有君王的统治,所以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正是这样的绝境之下,也才会有如此安宁美丽的桃花源。
二、实则虚幻的故事
在这篇文章中有四个字很值得深究:“忘路之远近”的忘、“忽逢桃花林”的忽、“尋向所志”的“志”、“遂迷,不复得路”的迷。“忘路之远近”的“忘”字,表明了渔人是无心之时误打误撞到了这里。而“忘”又是陶渊时常有的一种状态,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到“欣然忘食”“忘怀得失”,再结合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可见陶渊明认为读书、喝酒、写文章三件之外的事,那皆是浮云,“忘路”是适性而自然的事。再看“忽逢桃花林”的“忽”,很好地写出了武陵渔人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惊”叹如此美丽的桃林以前居然未曾见过。这就神奇了,熟悉的地方却出现了不熟悉的景,一个“忽”字也为下文发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寻向所志”的“志”,渔人有心做了标记,既与上文写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相呼应,可见这位渔人并没有遵守与桃源人的口头契约,又与下文“迷”形成照应,明明是“处处志之”,却“遂迷”,这桃花源竟再也难寻了,更添神秘之感。我们从中有所领悟:因为“忘路之远近”,才能“忽逢桃花林”,这是无意为之偏可为,而 “处处志之”却“遂迷”,这是有意求之事难成啊!世间之事,在这有意与无意之间,冥冥中似乎自有世人无法理解的神秘之处,正如“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文章的结尾更是层层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先写渔人带着太守“寻向所志”,结果迷路。再写南阳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且是在“欣然规往”后不久就“神秘”病终。无论是平民百姓或是达官贵人又或是贤人志士都没有办法寻到桃花源,可见桃花源原本就是虚构的。最后再以一句“后遂无问津者”结尾,暗示桃花源终究无法再寻,余味悠长。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是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之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让人心驰神往,显示出陶渊明高超的叙事和写景的艺术才能。它暗示着桃花源“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
那陶渊明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个看似真实,实则虚幻的故事呢?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 义熙元年(405),他坚定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归隐之后,陶渊明长期与底层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他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社会中的尖锐矛盾、繁重的赋税徭役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频繁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面对这些惨痛的现实,他越来越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社会,不断构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图景。《桃花源记》就是他亲笔绘出的理想社会图:“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那里环境优美,男女老少怡然自乐。没有君主,没有战乱,没有赋税。人人有田可耕,家家有房可住,人们和睦相处,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既是陶渊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隐藏着他对现实社会的失望与憎恨。
陶渊明虽生活潦倒,病困交加,却有着儒者的政治关怀。《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养也,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陶渊明深受儒家“大同”思想的影响,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大同社会,千百年来,令无数人为之向往,为之奋斗。现在,桃花源已经成为中国人的文化标识、精神的图腾。
参考文献:
[1] 顾农. 《桃花源记》可当小说读[N]. 中华读书报,2017—08—30(015).
[2] 王旭彤.语文课堂提升学生思维的关键提问——以《桃花源记》教学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2019(11):19-22.
[3] 丁卫军.《桃花源记》课堂实录[J].语文教学通讯,2017(35):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