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皇帝做朋友,我首选他

2020-01-08 14:14华伟552
青年文摘(彩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宋太祖赵匡胤

华伟552

1

说到古代杰出皇帝,人们马上会提到前四把交椅——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四人里,“宋祖”的流量远不及其他三人。洛阳人赵匡胤,在历史上的地位被大大地低估了。

很多深爱历史的人,心目中的最爱是宋朝。因为老赵御宇之初,定下很多基本国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为什么历史选择了赵匡胤?10年间,他何以从流浪汉变成一国之君?可能因为他是一个能与所有人做朋友的人。后人是这么评价赵匡胤的: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清正,疾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几乎能用的好词都用上了。

2

就像历来开国的君主以武力起家一样,赵匡胤也是职业军人出身。他生在军队大院,身材魁伟,膂力惊人。他曾骑着一匹烈马,从斜道登上城楼,中途额头不慎撞上门楣,从马上跌落,看到那一幕的人,都以为他必死无疑,可赵匡胤站起来拍拍衣服上的灰尘,再次跃上马背。

这个人的运气,也不是一般地好——一次在朋友家玩,看到屋外有麻雀斗殴,他就带朋友们去捉麻雀,刚出门,屋子就塌了。

他又是一个武艺高强的江湖好手,最擅长使拳法和棍法,《水浒传》开篇就称赞他“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这并非是施耐庵没来由的瞎吹捧,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就记载了“宋太祖有三十二式长拳”。金庸更是在《天龙八部》里把这个武功写到乔峰大战聚贤庄的精彩片段里,说乔峰打败少林高僧用的是由宋太祖赵匡胤开创的“太祖长拳”,而且说当时天下学武之人,人人熟习。

3

赵匡胤义气也是出了名的。著名的京剧曲目《千里送京娘》,讲述的就是赵匡胤义务护送遭难的年轻女子赵京娘回乡的故事。旅途之中,京娘对老赵心生爱慕,想要托付终身,但赵匡胤认为这么做是乘人之危,毅然拒绝了京娘的感情,与她结为兄妹。虽然小说家言,不足凭信,但就义气而言,赵匡胤现实中也做得很好。

晚唐五代,军中盛行义亲关系,军士纷纷寻找意气相投者结拜。赵匡胤因为人缘极好,当时与他以意气相结者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义社十兄弟”,他们多数是手握兵权的中上层军官,与赵匡胤交情莫逆,纷纷团结在他的周围,后来成为赵匡胤陈桥兵变、登上皇位时的主要军事后盾。

4

黄袍加身之后,赵匡胤并没有残酷地清洗前朝的皇族,而是对后周皇族礼遇有加。他封周世宗柴荣的儿子柴宗训为郑王、其母符太后为周太后,并赐予丹书铁券,保柴氏一族永享富贵。

他还留下政治遗嘱:“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也就是说后周皇室后裔犯了一般的小罪,就不要加以处罚了;即使是犯了谋反这样的大罪,非死不可,那也就在监狱里让他们自尽就完了,不必拉到“菜市口”砍头,也不必让他们的家人连坐受罚。这可说是尽最大努力给他们保留体面。

甚至,宋太祖将这一规矩刻入“三誓碑”,要求后世继任的皇帝都务必遵守这一誓约。这也是《水浒传》里身为后周皇族子孙的柴进敢于收留那么多反抗官府的草莽英雄,却不受法律制裁的护身符。

赵匡胤为人非常豪气,说话做事都喜欢放在明面上,直来直去。开宝八年(975),大宋准备征讨南唐,当时的南唐国主李煜派出以辞令见长的使臣徐铉,百般争辩,说江南臣事中原朝廷向来执礼甚恭,进贡也未曾短缺,讨伐要讲究名正言顺,朝廷没有理由攻打南唐,请求撤兵。

当时宋廷群臣也是苦于没有战争借口,但赵匡胤直接对使臣说:“不须多言,江南亦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意思很明确,没有理由,就是开打。

5

作为直脾气的皇帝,他又能做到信守承诺,言出必行。当时吴越国王钱俶虽然割据东南,但名义上还是臣服中原朝廷,在宋灭南唐的时候出兵帮助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对此十分感激,他很想亲自见一见这位雄踞东南的吴越国王,因此他要求钱俶来开封朝见,并以皇帝的名义答应保证钱俶的人身安全,允諾事后放他回去。

于是,在开宝九年(976)的二月,钱俶携王妃孙氏、世子钱惟濬自杭州出发,前往汴京觐见太祖。老赵命人在礼贤宅为钱俶营建府第,并给予很多赏赐。

当时宋朝群臣觉得这是扣留钱俶、要求吴越国纳土归降的绝佳时机,纷纷上书要求扣留钱俶。但赵匡胤拒绝了这个提议,还当面做出承诺——“尽我一世,尽你一世”。

不仅如此,在钱俶返回杭州之时,赵匡胤赐给钱俶一个黄皮包袱,叮嘱他“到国开视”。钱俶打开包袱,发现里面全都是大臣们劝说扣留钱俶的奏折。赵匡胤如此仗义,钱俶由此对赵匡胤和宋朝更加忠心。

6

唐末以来,武夫专权,天下黑暗。老赵走上最高领导岗位后,果断实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用拳头说话的不正之风。

他的子孙几乎都很文艺,这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没有赵匡胤,就没有“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遗训。没有这个遗训护身,也许后来就没有柳永、苏东坡、李清照、王安石、范仲淹、欧阳修、辛弃疾……

史学家赵翼评价说:“宋太祖以忠厚开国,未尝戮一大将。”与很多开国之君的穷凶极恶相比,赵匡胤简直就是大善人。

//摘自历史的荷尔蒙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佟毅/图

猜你喜欢
宋太祖赵匡胤
照葫芦画瓢
宋太祖的开门哲学
宋太祖“开门办公”
宋太祖的开门哲学
宋太祖的开门哲学
不当皇帝就听话
宋太祖与羊肉泡馍
赵匡胤赠箱
一赏一罚的用意
一壶酒品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