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学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23)
我国变形监测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至20世纪80年代使用自动化遥测,到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步使用自动化监测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新型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目前自动化监测技术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也不断延伸至各个领域。随着工程建设领域安全风险意识不断提高,自动化监测系统已然成为当今工程监测领域的主旋律。能更好地满足对工程监测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工程监测系统的高频次、高精度、高效率、及时性、智能化等严格要求。因此,在各类基坑、大坝、隧道、桥涵、铁路等重要的大型项目上,自动化监测技术不断普及,传统的监测方式将面临淘汰。
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一定的原则,尽量做到可靠、经济、合理。监测系统是提供获取结构变形信息的工具,使决策者可以针对特定目标做出正确的决策,设计原则如下:
(1)保证系统的有效性。
(2)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3)保证系统的先进性。
(4)保证系统的可操作和易于维护性。
(5)系统应该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兼容性。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充分考虑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便系统升级。同时能够实现与交通工程、管理养护等系统对接,实现信息共享。
(6)系统具有远程固件升级功能:根据系统自检以及系统需求可对远程固件进行完善,且系统具备各种类型的通信协议和接口,可为后期设备升级服务。
(7)以最优成本控制:监测系统的一个原则就是利用最优布控方式做到既节省项目成本、后期维护投入的人力及物力,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出实际监测的效果。
系统坚持贯彻“技术可行、实施可能、经济合理”的基本原则,使监测系统充分发挥作用,为工程施工和营业线运营提供数据上和技术上的支持。
全站仪自动化监测技术是由传统全站仪监测方式衍生而来,从自动全站仪基础上开发出的智能化变形监测系统,其测角精度可达到0.5″,测距精度高,测站局部坐标系统的测量精度可达到毫米级[1]。
全站仪自动化监测技术是利用CDMA通信网及因特网远程控制全自动全站仪,实现对项目现场监测棱镜组进行自动循环测量,并将监测数据通过监测终端传输至后台软件,由后台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解析、平差、运算、筛选,并绘制成工程所需的监测图表(图1)。
图1 全站仪监测系统架构
2.2.1 全站仪自动化监测技术优势
(1) 自动全站仪监测系统,利用全站仪对多个测点处布设的棱镜进行自动化扫描,监测测点的沉降及位移变化。该系统测量精度高,测点布设方式快捷,并且全站仪和棱镜在施工期间可实时提供监测服务。施工结束后,在运维阶段也可作为日常运维监测系统继续使用,亦可为其他工程测量需求提供服务,设备用途广泛,可持续性好。
(2) 该系统监测效率高,适应性好,地铁、隧道等弱光环境下也不受影响。可实现实时监测,满足涉铁工程监测中监测频次高于1次/2小时的规定。
(3)系统安装简单、快速,能在1~3 d完成仪器及监测点位埋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可任意增删监测点和控制点,项目实施阶段发生点位破坏、监测预警、不可抗力因素等也可及时恢复、增设监测点及加密监测频次,极大保证了监测数据的连续性。
《纪效新书》是戚大帅写给不通文墨的部下看的,自然浅显易懂。但像“武经七书”这种东西,骆剑峰等人就读得想死。这套自宋朝流传下来的兵家名著,实为七本兵书的合集,故而名为“七书”,这七本里年代最近的一本,就是之前搞得骆剑峰和成俊麒晕头转向的《李卫公问对》,这本书好歹还是唐初的,另外六本大半传自春秋战国时期,每个字单独拆开来还勉强认得,组合在一起和天书无异!
(4)受施工影响较小。由于仪器架设位置选择在施工影响区外的高处(图2),因此受施工环境影响较小,减少了监测误差。
图2 监测项目全站仪现场架设图
2.2.2 全站仪自动化监测技术缺陷
(1) 理论上一台全站仪可以覆盖的监测点位是不受限制的,但实际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现场地形条件和监测频次限制,可能需要多台全自动全站仪对监测点位进行完全覆盖,加大了监测成本投入。例如合肥市轨道交通3号线合肥站-铜陵北路站区间隧道穿越合肥站东咽喉股道群涉铁工程监测中,需对7条铁路股道路基和轨道几何变形约300余棱镜监测点进行监测,且监测频次需高于1次/2小时,监测单位采用了3台全自动全站仪才得以将监测区域监测点交叉覆盖。
(2) 该监测系统对现场通视条件要求高。利用全站仪对棱镜点进行扫描监测,现场受建筑物、电气化立柱、树木草丛等影响,对仪器和棱镜之间的通视条件有较高的要求。
(3)自然环境因素会影响监测数据,恶劣天气会对监测设备造成损坏。由于全站仪监测受大气折射率影响,因此大面积水域或温差较大区域会直接影响监测数据。全天不同时间段内监测数据会受气温和大气气压等影响,因此进行实时监测时必然要搭配环境监测设备,对气温和大气气压等进行同期修正,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4)全站仪架设、监测点、控制点埋设要求较高。必须牢固稳定,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有效性。营业线项目技术标准更高,路基监测点和轨道几何变形监测点(图3)都有特殊要求,测点埋设更为严格。
图3 轨道几何变形监测点示意图
在合肥市轨道交通3号线合-铜区间下穿合肥站东股道群涉铁工程监测项目中,营业线栅栏网内股道路基采用了全站仪自动化监测技术,栅栏往外地表沉降采用传统水准仪人工监测方式进行。在左线盾构下穿过程中,人工水准仪监测显示沉降主要体现在盾构机正上方,最大累计变化值为DB 1-6,累计变化量为-17.40 mm,超出报警值(图4)。
图4 DB 1-6监测数据曲线图
图5 库2线监测数据曲线图
由图4、图5并结合施工工况分析可得:盾构机盾构下穿铁路过程中,盾构机头前方地表、路基产生轻微隆起;盾构机通过时发生轻微沉降;盾构机盾尾脱离时,盾构区间上方发生较大沉降,沉降主要集中在盾构区间隧道正上方,即监测断面中的5、6、7号点,库2线中路基自动化监测数据显示沉降最大点是7号点,最大累计沉降达到了15 mm,与人工监测数据曲线基本重合,可证明该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可靠性。该项目盾构下穿过程中发生了报警,部分报警时段发生在夜间,证明全站仪监测系统在夜间仍不间断监测,及时准确地将监测数据反馈至施工单位,为施工提供了有力、及时的数据支持,为项目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目前全站仪自动化监测技术广泛应用于高铁、地铁、隧道、边坡等各类监测领域,尤其适用于涉铁工程监测领域,其无须监测人员频繁进入营业线内的实时监控方式,极大程度上满足了营业线监测要求,保障了运营列车和监测人员的安全。该类技术适合营业线监测中的盾构下穿、铁路、公路上跨、箱涵下穿顶进施工、管线直埋、顶进下穿营业线路基或桥涵等工程。
但是,由于受大气折射率影响,该类技术并不适用于大面积水域环境。跨河、海、湖泊等大面积水域的桥梁监测中,该类监测手段将难以适用。
目前,选择自动化监测已然成为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人工监测无论从精度、效率、频次都已无法满足施工建设对于安全监测的需求。各类重要工程监测频次基本要求为一天8~12次,传统人工监测要想满足目前的监测要求势必要投入更大的资源力量。而自动化监测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前景广阔,应用范围广泛,安全保障提高,经济增效明显,所以无论从经济性、安全性,还是从数据的精度、效率、频次等各方面都具有强大的优势。
自动化监测系统具有集成化、一体化的特征,具有遥测、遥控、数据远程传输、预警、一体化网络功能。在实际工程运用中更能体现其优势,通过自动化监测系统可以对监测目标实时监控。不同时段监测数据自动传输至监测平台,进行数据存储、查询和比较验证。并且可以借助系统,迅速对不同时段、不同监测区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可以更为直观和全面地把握监测目标的变形状态,对结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及时向施工、设计、运营单位反馈信息,确保了施工过程中形成更为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确保工程顺利进展。
从工程经济效益上,可以极大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节约劳动力成本,为工程效益增值。从社会影响来看,自动化监测技术避免了人为因素影响,系统具有极高的可信度。该系统扰动小,测点和设备的可循环利用性也节约了资源,有利于循环利用和节能环保。整个系统发展前景广阔,不仅在工程建设领域,而且在电力、水利、自然灾害预警等各方面也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具有较高的研究及应用价值。
自动化监测系统在工程变形测量中可以大大缩减人力资源的投入,有效节约人员成本。可以实现全过程远程操控、监测数据实时共享,这为工程安全建设提供了强力的数据支持,有效减少工程建设领域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工程建设增值。与此同时,该类技术也可应用于监测各类自然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存在巨大的社会价值。
自动化监测与传统人工监测方式对比,目前已有大量文献及工程实践证明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可靠性、优越性。未来的监测项目中,自动化监测技术势必会替代传统人工监测技术。通过实践证明:全站仪自动化监测技术应用最为广泛,适用性最强,除特定监测项目外,基本适用于各类监测项目,能直接反映监测目标的空间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监测仪器的推陈出新,自动化监测技术也将不断完善,发展前景广阔,潜在社会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