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课题组
“十四五”至中长期,努力向城市更加美好、更具活力、更高效率、更加共享的更高发展目标迈进,是浙江新型城市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推进新型城市化,是浙江经济走在全国前列的创新举措和重要支撑。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首创“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十余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城市化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全省城市化水平牢牢居于全国第一方阵。2018年,全省常住人口5737 万人,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68.9%,仅次于广东省(70.7%)、江苏(69.6%),居全国各省(区)第三位。
当前,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与浙江长期形成的多层面问题交织,对新型城市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国际国内及浙江发展趋势,推动浙江新型城市化在新时代努力谋好新篇、持续走在前列,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和提早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十四五”时期,浙江新型城市化呈“增速放缓,结构优化,内涵提升”的阶段性特征。
迈入城市化增长放慢、结构优化新阶段。近年来,浙江城市化水平呈高位放缓态势,2010-2018年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比2001-2010年收窄0.2个百分点。这一状况符合城市化水平增长的“S”型曲线规律,亦与日韩及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化水平在达到60%-70%之后增速放缓大体一致。预测“十四五”时期,浙江城市化进入“S”型曲线第二拐点70%以后增长相对趋缓阶段,大概率降至年均1个百分点以内。同时,人口集聚和城市化重心持续向大都市区、大湾区转移,杭宁城市化水平有望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迈入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阶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2019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兰州、上海调研时强调,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十四五”时期,浙江人均GDP 超过15000美元,领先全国迈入高收入国家地区门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对城市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迈入经济社会加快转型新阶段。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孕育成长,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正在积累,城市发展转型、动力转换的势头明显。“互联网+”等新业态全面渗透,深刻改变了城市生活方式及浙江传统产业形态。新一轮创业运动兴起,带来城市生产力巨大解放和新一轮创新发展热潮。“两山”理论深入践行,美丽浙江和生态文明示范省建设推向深入,绿色发展方式及生活方式已成共识。
迈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新阶段。城市区域化、区域城市化加速,浙江城市化从长期上海单核极化为主,开始向省内及省际边界交往增强、都市区同城、区域协调转型。随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深入推进,三省一市加快共建市场体系统一开放、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和政策体系。同时,浙江提出四大都市区建设,在全省对接融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构建大都市区为主体的网络化空间等方面,做出了明确部署。
迈入城乡结构优化提升发展新阶段。2019年5月,中央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破解城乡二元体制机制障碍,消除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重塑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从顶层设计为城乡融合指明了方向。
浙江应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国际国内发展趋势,积极应对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要求,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背景下,实施人文主导、创新引领、集约转型、融合一体、生态为基的新型城市化路径,开创新型城市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继续走在全国新一轮新型城市化最前列,为全省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早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人文主导,即推进人的素质全面提升发展。着力提升优化城市物质生产基础之上的人文社会发展水平。一是构建更加公平完善、弹性包容的城市教科文卫等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人口质量。二是传承和发展城市人文精神,提升城市人文环境。三是构建更加优质的生活、工作、游憩和出行环境,营造包容多元文化、富有亲和力和归属感的城市生活氛围,提升城市人居品质。
创新引领,即推进城市产业创新转型发展。着力发挥城市科技、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一是完善创业创新和终生教育长效机制,夯实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二是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金融环境和文化氛围,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三是突出大都市区在数字经济等高技术新产业方面的引领作用,共建大都市区创新引擎和中小城镇现代制造支撑的合作共赢模式。
集约转型,即推进城市空间一体化集约发展。着力推进城市高密度集聚、网络化布局、多层级协同发展。一是共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金南翼,提升浙江城市化腹地范围和增长潜力。二是优化以都市区为主体形态的省域空间结构。三是分类引导和全面提高土地城市化效率。推动城市建设用地精明增长,有序减少乡村建设用地总量,集约开发产业园区建设用地。
融合一体,即推进城乡融合联动发展。推动城乡人口要素集聚、风貌特色发展、产业互补共赢、设施高效共享,实现城乡物质景观高度异质化及发展水平高度同质化。一是引导乡村散居人口向城镇集聚,减轻乡村土地、生态、环境压力。二是推动乡村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与常住人口相匹配。三是优化城乡之间服务与生产的新型产业分工。
生态为基,即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发展。坚持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一是形成城市生态承载力下的适宜人口规模。二是形成高端经济结构下的资源高效利用。三是形成城乡合理分工下的复合生态系统。
图/任延
围绕继续走在全国新一轮新型城市化最前列这一要求,突出新型城市化高质量发展,着力在推进城市空间一体化集约发展、城市产业创新转型发展、城乡融合联动发展、人的素质全面提升发展四个方面突破。至2025年,全省户籍人口城市化率接近60%,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75%左右。
空间形态及布局优化是城市化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时期,浙江应巩固和优化“一群、四区、多级”城镇体系,提升空间秩序。
一是构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金南翼。深度参与上海大都市圈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加强与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功能互补、要素共享,积极开展与江西、安徽省际多层面合作。
二是增强都市区核心区首位度和竞争力。明确杭宁温和金义四大都市区特色定位,引导四大都市区结合自身条件推进实施一批大都市区标志性工程,强化在全省城市化的主引擎作用。
三是促进省域中心城市、县(市)域中心城市、各类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的城市化新增长点。
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十四五”时期,浙江城市化应积极应对数字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崛起机遇,以四大都市区为重点,增强城市创新能力,提升城市产业体系,加强城市开放合作,持续提升城市经济内生动力。
一是提升城市创新引领力。加快建设四大新区,科学组织和整体构建科创走廊,建设杭州、宁波、温州自主创新示范区,强化高新企业、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
二是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都市经济、知识经济,扩大城市服务供给和提升城市服务质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工业互联网、企业上云、智能化改造,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三是提升城市信息支撑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基础设施智能化保障水平、治理现代化水平。
乡村与城市,两者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十四五”时期,深刻把握浙江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和现代化建设规律,把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通盘考虑,描绘好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蓝图。
一是因势利导促进城乡人口集聚。推动全域人口向大都市区、城市群有序集聚,引导山区海岛乡村人口集聚与下山脱贫、土地整治、易地搬迁工作相结合,集中集聚至城区、工业园区、旅游景区、中心镇、特色小镇、交通节点,以及存量建设用地。
二是统筹推进城乡产业转型。加快构建城市以高水平引领式发展为主、乡村以高品质生态支撑为主的新型分工关系。
三是高效布局城乡公共资源。引导设施及服务结合人口分布重点布局在城镇,创新城镇设施及服务对乡村覆盖延伸的途径和形式。
四是重塑城乡特色风貌。以城市高效率建设用地开发,推动乡村大面积农田水域等生态空间保护,重塑乡村大山大水大田园风貌。
人的全面发展是城市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四五”时期,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发展经验,着眼于人的高质量全面发展,落脚于加强幸福人文城市、包容开放城市、韧性生态城市建设,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一是构建更具吸引力的农民市民化制度。健全“人地钱挂钩”的要素保障机制,完善常住与户籍人口接轨的公共服务体系,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是构建更加高品质的幸福人文城市。加强城市人居环境、历史文脉、特色品牌建设,规划建设未来社区,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构建更加可持续的韧性生态城市。加强城市生命线工程、美丽美化工程建设,倡导低碳生活,努力应对城市土地、生态、环境、能源等问题。
四是构建更加国际化的包容开放城市。发挥都市区在数字经济、港航物流、国际经贸、新金融服务、人文交流等综合优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国际经贸合作,加强国际化公共服务,拓展国际文化交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核心功能。
进入新时代,新型城市化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十四五”至中长期,围绕浙江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明确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新型城市化发展方向,努力向城市更加美好、更具活力、更高效率、更加共享的更高发展目标迈进,是浙江新型城市化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