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破裂1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020-01-08 19:43钦晓英项小燕陈立姣
护理与康复 2020年4期
关键词:置管导管下肢

钦晓英,朱 薇,项小燕,陈立姣,张 烨

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0014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通常由上肢置入,但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不宜选择上肢静脉置管[1],大隐静脉是其最佳静脉通路部位[2]。PICC置管是一项高风险的护理操作,由于导管材质柔软,在导管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导管破裂。导管破裂虽较为少见,但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存在导管断裂发生肺动脉栓塞的潜在危险而危及患者生命[3],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加重患者精神和经济负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本文就1例下肢PICC穿刺点处破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71岁,右肺小细胞癌化疗后3个月余,拟“肺恶性肿瘤”于2018年10月7日收治入浙江省人民医院。医嘱予EP方案(顺铂+依托泊苷)化疗。入院肺部增强CT示:右肺癌累及纵隔,右肺不张,右侧胸腔积液,邻近血管受侵及上腔静脉癌栓可能。血常规:白细胞计数6.39×109/L,血小板324×109/L;凝血功能:D-二聚体定量700 μg/L。PICC专科护士全面评估后,认为患者不宜从上肢置入PICC,与主管医生讨论后制定开通静脉通路方案,于10月8日在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右下肢大隐静脉置管,导管选择单腔耐高压导管,置管过程顺利,置管深度54 cm,置管后导管回血通畅,按压穿刺点至无出血为止,腹部平片检查提示导管尖端位于L1椎体水平。患者首次化疗结束后带管出院,治疗间歇期均至当地医疗机构行导管维护。10月23日第2次至当地医疗机构维护时发现导管回血不畅,推注有阻力,考虑导管完全性堵管,予尿激酶负压方式进行处理后导管仍无回血。当地医疗机构建议患者至浙江省人民医院PICC护理专科门诊就诊。该院专科护士接诊后,维护前予评估患者导管外部固定,发现导管反向固定,立即撕除敷贴,将导管归于正常固定位置,检查导管,肉眼未见明显破损,回抽导管无回血,推注等渗盐水穿刺点见少量液体渗出,予外拉导管0.5 cm,液体沿导管壁流出,停止推注后液体渗出即停止,轻拉导管1 cm,发现穿刺点处导管有折痕,折痕近乎垂直于导管纵轴,确定导管破裂。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决定拔除导管。拔管过程顺利,拔除的导管尖端完整,穿刺点按常规处理。患者后续2次治疗均予股静脉置管静脉化疗,过程顺利,之后治疗方案调整为口服化疗药物继续治疗,定期门诊随访。

2 原因分析及护理

2.1 导管破裂的原因分析

化疗后PICC置管患者身体虚弱,往往选择就近维护点进行导管维护。当地医疗机构下肢PICC置管未普及,维护护士对下肢置管的维护和各种并发症的识别、处理经验不足,对导管走向不了解,将导管逆向固定,维护间歇期导管一直反向受压。当发现导管回血不通畅时首先考虑堵管,予尿激酶负压方式处理,操作越多,越容易损伤导管。另外,患者日常生活自理,活动自如,加之置管前超声探查血管较深,约3.5 cm,置管后患者日常走路时肌腱频繁收缩,增加导管磨损,长期在同一部位施压致导管产生折痕,出现破裂。

2.2 导管拔除

患者使用的导管为单腔耐高压导管,导管尾端延长管与导管为一体式设计,导管破裂无法进行修剪补救[4],只能拔管。患者因上腔静脉压迫无法进行上肢PICC置管,对下肢置管后能顺利进行治疗的期望很高。导管发生破裂致非计划拔管后,患者易出现紧张、无助等不良情绪。PICC专科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导管拔除后静脉通路的再建方案,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拔管前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风险和注意事项后,备齐抢救用物,按拔管流程进行拔管。患者取仰卧位,大腿屈曲外展45°。超声探查穿刺点向上至股静脉,从股静脉向下探查至穿刺点,导管与血管无粘连。将止血带备于置管侧大腿下方,以防拔管时导管断裂。穿刺点常规消毒,拔管者右手先将导管缓慢拔出2~3 cm,左手抓住导管近穿刺点处轻轻拔出2~3 cm,如此反复,小心缓慢地将导管全部拔出,并按压穿刺点至不出血。用凡士林纱布覆盖穿刺点,透明敷料固定,告知患者换药时间及相关注意事项。整个拔管过程无阻力,拔出的导管尖端完整。仔细检查导管破裂位置,用等渗盐水冲洗导管,在穿刺点处发现有液体渗出,其他部分未见明显破损。

3 体会

3.1 及时分析原因并做相应处理

导管破裂是PICC置管后的严重并发症,需及时确定破裂位置,减少进一步损害发生。若处理不及时,导管可能断裂,发生肺动脉栓塞而危及生命[5]。本案例发生导管破裂可能与维护护士对下肢置管的维护、并发症的识别和处理经验不足,以及患者活动因素有关。因此,对在治疗间歇期需院外维护的置管患者,首先确定就近医院有无PICC维护点,如无则建议患者返院维护,以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导管相关并发症。

3.2 导管破裂的预防

3.2.1建立维护网络站点实现资源共享

以三级甲等医院为中心,与当地医院建立PICC维护网络站点[6],通过网络资源共享,了解当地医院护士对下肢PICC维护的操作能力,必要时给予视频或电话指导,确保维护步骤正确。置管后1周内对患者电话回访1~2次,在PICC置管间歇期对导管进行跟踪管理[7]。

3.2.2导管维护期间注意事项

细化每一项操作流程和容易被忽视的细节,维护前评估导管外部固定情况及患者皮肤,若导管回血不畅或冲管遇阻力需查明原因。其次,妥善固定导管,体外导管保持自然弯曲,避免出现锐角,尽量呈“U”或“S”形固定,贴膜、导管及皮肤三层间处于完全无张力的自然状态,以缓冲肢体活动时导管的张力,便于患者活动[8]。此外,注射器越小,冲管或封管时液体对导管壁产生的压力就越大,久而久之导管壁变薄而容易破裂,故冲管或封管时需使用10 ml以上注射器。

3.2.3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对延长PICC使用时间、减少导管破裂极为重要。置管后护士为患者做正确示范或仿真模拟示教,如指导正确穿脱衣物、洗浴,指导适当活动下肢,以踝关节的背屈与伸展为主,避免下肢整体活动过多而牵拉导管,使导管破裂。

猜你喜欢
置管导管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中线导管应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科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作用效果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
不同深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