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湖北省农业发展中心主任 黄国雄
今天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的农机化工作,研判当前农机化发展形势,提出2021年乃至整个“十四五”时期农机化发展目标、思路举措。大家都谈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都赞同。下面,根据活动安排,我讲3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即将过去的2020年,对全省农机化工作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农机部门积极应对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以及洪涝灾害、持续阴雨天气等外部风险挑战累积叠加等多重挑战,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推动农机化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抗灾夺丰收,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巩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好形势作出了积极贡献,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坚持精准施策,规范执行农机化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一大批高性能、高效率、节能环保的农机装备得到推广运用,联合收获机、水稻插秧机、油菜直播机等重点机具增长迅速,各类农业机械保有量突破1200万台(套)大关,达到1282万台(套),农业机械服务于农业生产各领域全过程,各类农机保有量均创历史新高,现代农业装备位居全国前列,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装备支撑。
“十三五”以来,全省承担完成部省下达农机化重大科研课题和技术推广项目达80多项,研发生产适合本省乃至南方地区的农机产品达600多种。依托我省北斗产业政策和各级农机部门的努力,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为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安装农机北斗终端达1.9万台套,北斗农机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统初步建成,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迈出坚实步伐。全省农机装备生产企业达180多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农机工业总产值接近100亿元。一大批农机企业积极引进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和生产设备,推动农机装备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
全省农机部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大力推广增产增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农机装备与技术,农机深松、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高效植保、化肥深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机械化秸秆还田离田等绿色生态农机化技术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先进适用、安全可靠、智能高效、集成配套的农机装备不断推向市场,全力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成功创建国家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27个,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将超过71%,超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持续加大对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新型农机服务主体的扶持力度,全省累计投入资金3800多万元,着力打造一大批“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水平与质量不断提升。截至目前,我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达8000多个、从业人员超过14万人。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接近3000家、社员达10万余人,拥有高端农业机械14万台(套),承担了全省近一半农机作业量。仅2020年全省由农机服务主体承担完成的稻油轮作、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机深松整地等项目资金超3亿元。
“变拖”清零稳步推进,全省累计注销变型拖拉机44611台,剩余变型拖拉机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全省已成功创建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市1个,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31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市1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36个。农机事故发生率、死亡率和经济损失率持续下降,全省连续多年没有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5年来,湖北省农机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发生了深刻变革。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是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有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厅党组靠前指挥,有全省农机系统同志们的共同努力。5年来,我们在工作中积累了新的宝贵经验,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农民群众发展农机化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的选择与创造;必须始终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着力调动“有为的政府”和“有效的市场”两个积极性;必须始终坚持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深化农机化技术创新;必须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梯度推进的方针发展农机化。
过去的5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在此,我代表省农业农村厅,向关心支持全省农机化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向全省农机战线的干部职工致以亲切慰问和崇高敬意!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新时期农机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也提供了新的发展舞台。同时也要看到,农机化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
从机遇看,有5个有利条件:一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机化发展确定了新目标。湖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农机化提升工程,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中,农机化的推动作用将越来越明显,需求越来越迫切,发展环境越来越有利。二是转型升级对农机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农机化正面临着发展速度放缓、新旧动能转换等多重问题。国务院〔2018〕42号文件和省政府办公厅〔2019〕40号文件,部署了一系列思路和举措,推动农机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三是全面全程的深入推进为农机化发展拓宽了新领域。“十四五”期间将推动农机化由耕、种、收环节向植保、烘干、秸秆处理全过程发展,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延伸,由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扩展,农机化发展的领域将大大拓展,为农业各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四是农业从业人员的变化对农机化发展带来了新需求。“十四五”时期,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我国人口结构将进一步深刻调整。在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和兼业化的多重挑战下,未来农业发展将从依靠人口数量向人口素质提升转变,以农机化为代表的新的生产方式,将有效缓冲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冲击。五是疫后重振和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推动国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大背景,我省依托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等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在非常时期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推动湖北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农机化为巩固“三农”战略后院和“压舱石”地位发挥支撑作用。
从挑战看,有3个不利因素:一是支撑农机化转型升级的力度不够。我省农机化发展环境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各级财政投入短期内难以满足农机化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满足农机作业要求、农机人才队伍难以满足农业发展需求。二是激发农机化科技创新的动能不足。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难以满足特色产业发展要求,农机工业难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三是推动农机化持续发展的局面更加复杂。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恶化,国内外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对我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造成较大冲击,不断传导到农产品种植养殖和加工等各环节,必然会对农机装备的需求产生较大影响。
综合研判,“十四五”时期,湖北省农机化发展仍处于发展机遇难得、挑战前所未有、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处于快速发展与转型升级的窗口期,处于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跨越突破的关键期。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顺应规律,主动作为,在注重数量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改善、质的提高和效益提升。
“十四五”湖北省农机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以加快推进农机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推动农机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目标,以“两融两适”为路径,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科技水平、安全水平和制造流通水平,为湖北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以上,建成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45个,丘陵山区县(市、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以上,经济作物、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50%以上,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2021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地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奋力谱写新时代农机化发展新篇章。重点要抓好7个方面的工作。
按照中央和省委机构改革部署,省农业农村厅成立农机化管理处,承担行政管理工作职能,公益事业性职能由省农业发展中心承担。地方各级农机部门机构改革也在稳步推进。从目前情况来看,以前相对独立设置的农机局有的并入各级农业农村局,有的转为事业单位,有的维持不变,形成了农机化管理与服务的新架构。当前,行政处(科、股)室和事业单位都要提高政治站位,找准角色定位。一般来讲,行政业务处(科)室主要负责牵头抓总,抓好政策法规、规划编制、行政审批、执法监督等行政性工作。事业单位主要是抓好公共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当好参谋助手,做好具体业务工作。行政处(科)室要有大胸怀、大格局、大视野,重程序、重沟通、重协调,加强统筹谋划,建立健全与事业单位的沟通协调机制、会商决策机制,信任和支持事业单位充分发挥作用,建立良好的工作运行体系。事业单位要充分理解和尊重行政处(科)室业务归口的职责,主动谋划、主动沟通、主动联系,积极出主意提建议、积极参与决策、主动承担工作任务,共同推动农机化事业加快发展。
适应转型发展和大型化、智能化、多元化机具需求,大力推广新型、高效、节能、环保农机新产品。加大新产品补贴试点力度,强化违规行为查处,提高政策执行质量。加快推进农机报废更新,加快淘汰老旧农机,调整优化装备结构和布局。
凝聚各方资源和要素,持续深化全面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以县域机械化水平提升推动全省机械化稳步提高。
加大绿色高效农机装备和技术的示范推广。积极开展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发展研究,提升农机工作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以培育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为抓手,建设一批“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农业生产提供全程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积极探索订单作业、一条龙服务、土地托管、“互联网+供需对接”等新模式,提高农机服务效能。
充分利用现有各类培训资源,强化农机实践和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加强农机管理、农机技术、实用人才等三支队伍建设,为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以“平安农机”创建为主线,压实安全责任,提升监管能力,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营造安全发展环境。
同志们,“十四五”和2021年农机化发展目标已经明确,任务十分繁重。希望各地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加快农机化转型升级步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