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层小体与相关皮肤病研究进展

2020-01-08 16:21丁雨薇乔建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溶酶体角质层层状

丁雨薇 乔建军 方 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浙江杭州,310003

板层小体(lamellar bodies,LB),又名角质小体、Odland小体、被膜颗粒或板层颗粒,是一种椭圆形,内部为层状结构的分泌性细胞器。1957年,Selby在电子显微镜下首次发现LB。LB存在于表皮、肺、羊水、口腔等部位。表皮内LB形成于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分化过程中,位于棘层上部和颗粒层之间,参与形成皮肤屏障。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不断发展,LB的研究逐步加深。本文综述LB的来源、合成与分泌调控、屏障功能以及其异常与相关皮肤病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1 LB

1.1 LB的来源 目前关于LB的来源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LB从反面高尔基体网状结构(trans-Golgi network,TGN)膜泡中释放而来。证据如下:(1)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LB是由TGN衍生而成的管状囊泡结构,TGN、LB和最上层颗粒层细胞的细胞膜是相同的连续膜结构[1];(2)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并重建LB的3D结构显示,LB在第二层颗粒层细胞内由囊泡状转变为网状,而且TGN在该层细胞的胞浆内呈分支状或管状结构和LB相连[2];(3)LB和TGN上存在很多相同的生物标记物,如ABAC12、葡萄糖基神经酰胺转移酶等。

也有学者提出LB是一种溶酶体相关细胞器(lysosome-related organelle, LRO)。通过蛋白质组学比较LB和其他LRO,发现LB上60%的蛋白质存在于其他LRO中[3]。此外研究发现LB可能通过细胞自噬形成。LRRK2(leucine-rich repeat kinase 2)是一种参与细胞自噬和溶酶体途径的蛋白激酶,LRRK2基因敲除小鼠中LB体积显著增大,脂类分泌减少[4]。LRRK2基因敲除后细胞自噬过程受损,导致LB成熟受限,与细胞膜融合减少。更有学者直接观察到LB在自噬泡中聚集[5]。自噬是溶酶体依赖的物质降解过程,因此LB可能与溶酶体存在相关。

1.2 LB合成与分泌的调控 LB合成、装载和分泌的调控机制十分复杂,尚未完全阐明。高尔基pH调节器(Golgi pH regulator,GPHR)是高尔基体正常酸化所必需的阴离子通道,是调控LB合成的主要因素。 GPHR基因敲除小鼠表现为皮肤色素减退、脱毛和鳞屑增多,经皮水分丢失(transepidermal waterloss, TEWL)增加;电镜观察显示KC产生异常的LB[6]。此外,LB标记物抗体TGN46和激肽释放酶7以及组织杀菌素相关抗菌肽,在GPHR基因敲除小鼠皮肤中的表达均较野生型小鼠减少[6]。这些结果均表明,GPHR对表皮的稳态包括LB的形成和屏障功能至关重要。

与鱼鳞病相关的基因也会影响LB的合成、装载和分泌,具体机制不明。ABCA12是一种通过LB转运脂质的跨膜脂质转运蛋白,因ABCA12基因突变导致的丑角样鱼鳞病(harlequin ichthyosis)表现为角质层脂质转运障碍,影响LB内葡萄糖基神经酰胺聚集[7]。关节痉挛-肾功能损害-胆汁淤积综合征(ARC综合征)皮肤呈鱼鳞病样改变,引起该病的相关基因VPS33B和 VIPARV会影响LB装载和分泌,在这两个基因敲除小鼠表皮中,LB的装载物密度降低,脂质存储减少,LB呈气球样形态,在表皮上分泌也更分散[8]。

参与囊泡转运的蛋白质基因Rab11a沉默会导致角质层外脂质减少,颗粒层内LB密度降低,LB分泌区域减少,且LB内装载物异常使得LB通过溶酶体途径被降解[9]。敲除参与微管束生成和连接固定的Ninein蛋白小鼠表皮中发现LB合成正常,但仅分泌少量且形态较小的LB[10]。

LB的分泌还受角质层细胞外环境的影响。用-0.5 V电位处理离体的人皮肤标本2小时后,发现与未处理皮肤对照相比,LB分泌加快,细胞外脂质域更广泛[11],表明皮肤外负电位可以刺激皮肤LB分泌。皮肤局部应用果糖或木糖醇后,最上层颗粒层LB分泌增加,促进脂质释放,加快表皮渗透性屏障恢复[12]。

2 LB的功能

LB中装载多种内容物,主要包括蛋白质如酶类、蛋白酶抑制剂、抗菌肽等,以及多种脂质如葡萄糖基神经酰胺、胆固醇、脂肪酸、磷脂等。这些丰富的内容物使得LB在形成皮肤多种屏障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皮肤角质层是由老化的角质细胞和角化包膜(cornified envelopes)构成“砖墙”结构,LB通过分泌脂质前体和脂质加工酶到KC间隙,参与了角化包膜形成过程,提供了表皮渗透性屏障的物质基础[13]。LB分泌的酸性磷酸酯酶A2,可以将磷脂分解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维持皮肤pH值在4.0~6.0,构成正常皮肤酸性环境[14]。LB通过分泌激肽释放酶5和激肽释放酶7等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参与调控脱屑过程[15]。此外,LB含有重要的抗菌肽,如人类β防御素-2和Cathelicidins(LL-37),后者能趋化免疫细胞,使皮肤成为固有免疫的第一道防线[16]。

LB具有多态性。LB的形态随外界环境刺激发生变化,其形态特征反映了LB的功能状态。鸟类表皮上存在LB的同源物-多颗粒小体(multigranular bodies, MGBs)具有双重调节屏障功能,形态可以根据外界环境刺激发生变化,达到保护机体的目的。研究发现在干旱缺水环境中,鸟类通过增加MGBs数量减少TEWL,当环境湿度增加后,MGBs开始在原位退化成脂滴[17]。类似现象在实验小鼠中也观察到,将屏障修复功能受损的小鼠直接暴露于寒冷环境,其表皮在新生成的非层状结构的LB中穿插着层状结构的LB,一旦停止寒冷暴露,这种变化就会消失[18]。

3 LB异常与相关皮肤病

3.1 Refsum病 Refsum病,又称遗传性运动失调性多发性神经炎,为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患者体内因缺乏植烷酸α羟化酶导致植烷酸氧化障碍,体内植烷酸大量积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皮肤呈鱼鳞病表现,屏障功能受损。体内积累的植烷酸主要聚集在LB和脂肪细胞内。患者表皮内LB密度正常,但呈扭曲状,或为非层状结构。部分甚至完全缺乏层状物质,而呈现出均匀的电子致密物质[19]。Refsum病患者表皮内LB形态会随着血液中植烷酸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患者诊断为该病后均采用无植烷酸饮食疗法,其血液中植烷酸水平较低,表皮内LB呈现为“典型”的层状结构。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出现体重减轻,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植烷酸被释放到血液循环中,表皮内LB显示出溶酶体样形态,角质层细胞间脂质内出现非层状物质。据此,研究者推测Refsum病患者体内累积的植烷酸很可能先贮存在表皮内LB中,再以一种溶酶体样的方式排泄到皮肤表面,从而排出体外。

3.2 Chanarin-Dorfman综合征 Chanarin-Dorfman综合征是一种中性脂质贮存异常疾病,以鱼鳞病、白细胞脂质空泡、多脏器受累为特征,皮肤渗透屏障受损和角质层完整性异常,其发病与脂质水解酶CGI-58/ABHD5突变有关。患者表皮有大量的异常LB、细胞间层状结构紊乱和脂质空泡。在Chanarin-Dorfman综合征患者的表皮LB中存在一种脂质微包裹体(lipid microinclusions),这种脂质微包裹体被LB分泌到角质层细胞间隙形成一种非层状结构,据此推测该病患者可以通过LB将中性脂质等有毒物质排泄到表皮外[20]。

3.3 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存在脂质缺乏,特别是表皮内LB分泌的神经酰胺和游离脂肪酸。有研究者在特应性皮炎的动物模型上使用LB模仿系统(lamellar body mimetic system),发现可以有效降低TEWL、表皮厚度以及淋巴细胞浸润,减轻皮肤炎症,修复皮肤屏障[21]。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特应性皮炎是由角质层结构蛋白基因突变所致,最常见的是丝聚蛋白(filaggrin, FLG),其余还有FATP4、TMEM79、SPINK5等[22]。这些突变会影响LB的装载和分泌。FLG单个等位基因缺失会导致KC内细胞骨架异常,进而导致LB装载异常,出现空泡状LB,分泌功能受损,部分LB被潴留在细胞内,在颗粒层细胞间出现非层状物质堆积。此外,FLG突变会导致多元羧酸减少,表皮pH上升,引起LB分泌后处理过程延迟。最终引起AD患者皮肤脂质分泌受损,KC外双层脂质结构紊乱,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3.4 其他疾病 银屑病患者皮损处LB数量和神经酰胺酶分泌较正常人显著减少,且LB更多地呈现空泡或部分片状形态,而非皮损处则以正常的层状结构为主[17]。其他如多形性日光疹[23]、激素依赖性皮炎[24]等伴皮肤屏障受损的皮肤病中均存在LB数量明显减少,密度降低,排列紊乱,板层脂质分泌减少。白癜风皮损KC间隙增大,KC内出现空泡和无形电子致密物,推测也可能与LB异常分泌有关[25]。

4 总结

综上所述,LB是一种在皮肤多种屏障中起重要作用的分泌性细胞器,其合成和分泌的调控机制复杂,受基因及细胞外环境等因素影响。表皮内LB异常使得皮肤屏障受损,是特应性皮炎、鱼鳞病综合征等多种皮肤病的可能发病机制之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为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相关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猜你喜欢
溶酶体角质层层状
华北春季降水性层状云中冰相粒子形状分布
大连化物所发展出时空超分辨四维荧光成像 解析全细胞溶酶体
溶酶体膜蛋白Sidt2缺失导致肝脏细胞自噬受损
旺苍地区灯影组层状硅质岩类孔洞充填特征
红蜻蜓点痣
火星上的漩涡层状砂岩
面膜的真正作用
什么样的皮肤才需要去角质
新型铋系超导体有望加速层状功能材料开发
浅谈溶酶体具有高度稳定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