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丁 陈 晖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江苏·无锡 214000;[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 210044)
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的科研能力是衡量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数,只有不断推进科研项目的创新,才能为社会提供创新动力,为国家建设提供学术支持。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是对科研项目进行审批,监督的重要机制,科研项目管理模式的质量可以反映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质量。高校需要不断结合科研项目的优质内容,改革与创新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形成高效率的管理体制,最大化的保证科研成果的创新和升级。
当前高校科研项目的时间存在不足,部分教师由于教学任务较重,很难将大部分时间放置在科研项目的研究中,研究进度拖后,短时间内无法取得质量高的研究成果。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行,部分设备的更新换代,项目推进困难等因素会拖延项目时间。项目管理急需做好时间的规划,将科研成果的研究控制在一定时间内,降低时间对科研项目的威胁。高校在制定科研项目的管理方案时,需要对科研项目的风险成因进行把控,在分析科研项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调整科研项目的管理方案。其中科研项目的研究时间是影响科研项目进度的重要因素,项目管理需要及时监督研究的推进,对研究遇到的瓶颈,产生的状况,影响的因素进行规划和分析,降低其影响。
高校大多数教师一边开展教学任务,一边开展学术研究,因此,项目成员在一定时间内无法完全聚齐。部分项目在推进过程中,负责人需要根据教师的教学时间,增加或替换项目组成员,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研成果的有效性。
高校的科研项目需要大量的经费,随着科研项目的深入推进,原有的项目经费无法支持研究的开展,科研项目的经费紧张,加些高校的教学经费相对较少,科研项目无法完美收官。加之高校在推进科研管理工作时,对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使用不明确,项目数据,项目信息并未紧跟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部分高校利用人工处理项目数据,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待考量,很可能会造成管理决策的错误,科研成果出现片面性。
当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侧重于成果的研究,管理工作只能被动服务于科研成果,科研项目并未有完善的规划方案。部分高校在计划科研项目时,过分追求项目的层次和难度,与社会问题脱节,而部分高校的科研管理机构相对分散,管理体制落后,责权划分模糊,部分高校甚至没有完善的科研管理部门,科研管理工作仅由项目机构进行自我化管理,管理效率低下,科研工作中容易出现问题,也容易找不到负责人,科研进度严重拖后。目前高校的科研行政部门更加重视项目的前期工作,对项目后期的管理和跟踪方式不明,进度缓慢,监督不合理。由于科研项目过程中相关材料的提交和中期数据管理不当,数据和材料一旦丢失,项目则无法按时完成,整个科研项目的进展受到伤害。
高校传统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服务意识较低,由于高校学术和教学氛围的限制,部分科研项目的条件不完善,在管理时,相关人员没有有效统筹各院校的协作关系,项目计划与任务无法按照任务书的要求合理完成。由于部分研究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与预期目标有所出入,需要项目负责人提出申请报告,但高校为增加学术成果数量,并未改变或终止项目计划,而是将错就错,项目的质量无法保证。管理人员由于缺乏行使监督和管理的权利,主观能动性下降,科研项目被动管理,沟通不畅。
在开展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的管理工作时,高校可以创建科研与教学共举的模式,将科学研究成果,教学方法有机统一,在校内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影响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同时,高校内部可以邀请专家,优秀教师定期做专题学术研究报告,规划科研项目,重视知识产权,监督科研项目的申请,研究,成果的全过程,选择优秀的教师,高素质的人才开展科研项目研究,防止学术剽窃行为。
高校需要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增强科研项目的管理效率,创新科研项目的管理方式,如高校可以实行网络化管理,明确科研管理机构的责任,制定符合高校科研水平的体制,健全机构部门。可以适当集中管理权利,减少组织权力分散,信息不流通的现象,高校的科研管理机构需要及时,准确地发布科研项目的信息,方便教师和学生群体的查询。跟踪各种科研项目的每个阶段的管理和服务,例如项目建立,中期检查和项目完成,努力提高项目管理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目前,各类高等教育院校对社会科学项目的研究正在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并且与财务和行政管理开展有效联系。由于正式研究人员在项目管理领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需要大量数据和信息资料的支持,因此一些负责项目管理的人员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术研究的效率,避免研究人员的能源消耗,学术研究质量差。
高校需要重视人才团队的建设,利用激励机制,资金投入机制,实现人才资源的创新,合理把握人才在科研项目中的参与要素,对具有突出贡献的科研工作人员增加收入,提升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可以利用休息日,节假日等快速开展科研项目,防止占用科研人员的教学时间。通过让科研人员专心致志的研究科研项目,提升项目成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促进高校科研项目的质量,在占用科研人员休息时间时,高校需要从项目开始到项目结束,给予科研人员适当的补贴,运用物质和精神鼓励,让科研人员安心搞科研,牢记自身的任务。
高校需要控制科学研究的成本,将其与高校的办学资金,科研资金有机结合,结合社会发展的方向,适当调整资金投入,重视科研基础研究的投入,增加公益性事业,基础科学的研究。同时,高校需要将人力成本纳入科学研究资金体系中,合理考量科研人员的工资,奖金,报酬等,实现人才从成本向资本的转变。科研人员应遵循科学发展观,本着为学校服务的意识,为科研项目贡献力量,为学校科研增加成就,项目管理人员需要熟悉学校科学研究和发展的方向,以热情,科学的管理方式管理科研管理将进行研究和教育。领导者的主要职责是在保护学校的公平权益,开展科学研究,因此需要使科研经费合法化,将项目控制在时间表内,如期优质完成。
高校科研管理肩负着对科研项目发展任务,发展方向,科研组织成员,项目内容,科研效果的管理责任,因此,高校需要认真研究科研管理工作的方式,遵循科学研究的规律,制定风险预案,时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质量与数量并存,对可能出现的时间影响,人员影响进行准确评估。改变传统,盲目攀比,科研量化的做法,利用专业的眼光,专业的态度提升高校科研工作的水平,与广大师生共同建立公平,宽松的科研氛围,努力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加速知识经济的发展速度,创造协作创新模式,开展教学与学术的深度合作。高校需要在科研核心与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政策下进行,研究科研成果,充分利用高校的智囊团来满足社会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为实现高质量的科研管理,高校需要将知识与生产者形成内部低消耗资源集成,提高各类资源的协作质量,创新工作模型,创造协同作用,并在全社会共同工作。
综上所述,高校科研项目管理需要打破传统科研主题之间的障碍,释放了人才,资金,信息和技术等,运用创新要素,提高科研成果的生命力,创建一个能够促进科研方法改善,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