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雨昊
(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景德镇,333403)
2020年突然袭来的新冠肺炎(COVID-19)席卷全球,为了阻止疫情在校园扩散,教育部要求推迟春季开学时间,实现“停课不停学”的教学目标。在这样以网络和数字化为基础的时代,我们该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以推动陶瓷工艺美术教育?陶瓷工艺美术教育应该用什么样的形式,新时代陶瓷工艺美术又有什么新命题?
我国现代陶瓷工艺美术教育已经走过漫长的70年,但并没有突破性的发展。在过去陶瓷工艺美术教育更注重某一具体实践与技巧的学习,通过横向比较六种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①,一直强调“由技入道”的特点,例如师徒教育、学校教育都追求学生对陶瓷技法有庖丁解牛般的能力。宁钢认为在重视陶瓷工艺基本技能培养上,教学一方面应重视学生陶瓷工艺美术理论和艺术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还应强化艺术实验、艺术实践创作的训练②。正如“由我及物-由物及我”是一种物我同一的移情,审美在创作过程中只是一个环节,创作不仅是实践还是更高级的审美活动③。而传统陶瓷工艺美术教学过分重视“由技入道”、“言传身教”。其中“由技入道”中的“道”是指事物的规律,意思是指学习者通过形而下的艺术技法掌握艺术的规律。“言传”即通过言语归纳与总结陶瓷工艺知识性观念,“身教”即师者以示范的形式进行陶瓷工艺美术教学。虽然“由技入道”、“言传身教”符合人们在陶瓷工艺美术教学中的基本规律,但囿于模式枯燥陈旧,教师还应主观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因此,新时代陶瓷工艺美术教学应该注重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素养,而非单一的陶瓷工艺技术。
新媒体技术与理念的问世加速了传统陶瓷教学模式的改变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同时衍化出陶瓷工艺美术教学新媒体传播的逻辑,致使陶瓷教育教学空间出现“屏幕化”、教学手段“碎片化”的特点。新媒体使陶瓷工艺美术教学突破了时空的桎梏,拓宽了教学场景,解构了陶瓷工艺美术教学模式。教师能够借助新媒体工具辅助教学活动,为学生打造一个随身、便捷、无限重放的学习陶瓷工艺美术的动态空间。在新媒体语境中,加速融合的陶瓷工艺美术教学实践活动与传统“由技入道”、“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相比有了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因新媒体工具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录制后教学内容具有可控性。在新媒体语境下陶瓷工艺美术中陶艺拉坯的教与学将具有更高的可控空间。这种可控性表现在学习者能够在任意场所无限次重复播放拉坯教学内容。传统的陶艺拉坯教学活动需要在拉坯教室进行现场拉坯示范,高度依赖教学场地与教师资源。新媒体则解构原有的教学途径,相比在教室学生被动的吸收知识与技能,十分依赖教师的教学进度与现场指导,学生在新媒体授课中则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接收主动权与自主权,在某段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可以重复播放、随时暂停、随意调整播放速度与进度,在陶瓷工艺制作中,还可以借助一些三维结构图进行触摸式互动,充分理解重点与难点。以新媒体陶瓷拉坯为例,学生能够随时拉近、拉远镜头,深入认识与学习拉坯环节中的动作要领。
第二,工艺美术作品数字资源化。现在包括故宫博物院在内的国内博物馆、美术馆大多都有3D数字资源,新媒体不仅能够打破原有教学场景,还能数字再现工艺美术作品。数字化使得艺术品的物理对象由实物转变为非实物。 将非实物数字模拟后的艺术品展现在学习者面前,能够让工艺美术作品超脱时空的桎梏,推动教育资源的平等发展。这些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成为学习者有效的学习资源,同时也能成为教师的教辅资源,让教学资源更加鲜活与生动。例如在陶瓷工艺材料原理上常见的是枯燥的化学公式与化学符号表达,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素材库将该学科的知识与晦涩的理论展示出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与乐趣。
第三,课下学习的新法宝。新媒体技术还能通过网络连接不同主体,这当然包括教师与众多传播者。网络能让教师与学习者在线上进一步的沟通与交流,学习者能够在课下获得更为针对性的指导,教师也能在课下随时共享最新的学习资料与工艺美术作品以提升教学效果。新媒体最大限度的扩大了工艺美术教学的边界,打破了原有陶瓷工艺美术教育的“学校围墙”,整合多元化优势教学资源,让学生的学习过程饱满鲜活,实现线下、线上双管齐下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陶瓷工艺美术教育有着自身独特的教学规律,新媒体的运用为陶瓷工艺美术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与视角,这也预示着陶瓷工艺美术教育将面临新问题、新现象。
当今的陶瓷工艺美术教育早已不是单纯的技艺、技术的学习,除了培养人的创新能力,还要进行美育教育。这里必须澄清 “美育≠审美教育”,美育教学应由“审美教育”与“立美教育”组成。在艺术性表达的过程中,陶瓷工艺美术也需要注重审美教育。
最早“美育”概念的提出者是席勒,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在他的代表作《审美教育书简》中第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席勒认为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人性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只有找到更高的艺术与审美教育才能将人恢复完整。美育以陶冶情操,审美能够帮助人从感性向理性训练,把审美的内延拓展,将观赏、反思纳入美的产物中,相较于黑格尔认为的“美学就是美的艺术的哲学”,席勒与车尔尼雪夫斯基更加关注美的对象性问题,后者发展了“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前者则提出了“美育”。新媒体下陶瓷工艺美术美育需要对学习者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习者对陶瓷工艺美的感知、认知、表现、创新创造的能力。与传统的陶瓷工艺美术教育相比,新媒体教育在信息获取渠道、信息输入渠道有大不同。如何高效利用新媒体进行陶瓷工艺的美育教育,激发人追求创造力,追求艺术,提高自身审美能力成为新时代的一大命题。
随着大量、多样、具有高价值以及高真实性的新媒体资源引发了教育手段、模式的改革,如何借助丰富的资源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另一大命题。在传统陶瓷工艺美术教学中,一所陶瓷院校,一名陶瓷工艺教师,一间教室以及一块黑板就能构成最基本的陶瓷工艺美术教学情境。但现在学习者无需以上条件,只需一部可以上网的手机,便可以观看国内外,如清华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等教授讲授陶瓷课程。随着“互联网+教育”持续深入的融合,未来的陶瓷教育模式将基于线下、线上的教学模式构成。近年来,已经出现了如《景德镇陶瓷大学公开课:走进陶瓷艺术殿堂——陶瓷艺术系列课程》,《中国科技大学公开课: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沈阳理工大学公开课:陶瓷艺术一讲一做》等网络在线陶瓷工艺美术教育。
丰富的新媒体资源能够提升学习者的艺术人文素质以及综合素养,不仅能够提升学习者在陶瓷工艺美术上的造诣,还能打破学习者在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障碍,拓宽视野,创造活力。但从弊端来看,丰富的新媒体资源也会给学习者带来不容忽视的弊端。陶瓷工艺美术毕竟是需要动手实践的艺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若纯粹鉴赏与欣赏是无法提升艺术创作能力的。尽管“互联网+”资源能给学习者带来极为逼真的教学场景效果,但以现在数字模拟技术是难以代替现场教学的。这也意味着在目前现阶段,陶瓷工艺美术教学必须是以线上、线下多维度展开教学活动。如何通过线上、线下多维度将陶瓷工艺美术教育最适宜的结合起来,展开更具有针对性、高效果的教育模式成为当今时代陶瓷工艺美术教育的一大命题。
从新媒体语境下陶瓷工艺美术教育的新特征,以及新媒体向陶瓷工艺美术提出的两个时代命题,都预示着陶瓷工艺美术教育应自觉向线上、线下多维度模式过渡,向实现工艺美术教育现代化、信息化转变。
目前线上“互联网+”有关陶瓷的课程已有不少,例如景德镇陶瓷大学陈宁、龙州等教师开设的《从china到China:中国陶瓷文化三十讲》、无锡工艺职业学院杨晓兰教师开设的《陶瓷装饰•彩绘》课程,一类是借助互联网与新媒体信息技术讲授中国陶瓷与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音乐文化、体育文化、诗词文化、佛道文化、丧葬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另一类则是专注陶瓷装饰的彩绘,线上教师透过屏幕传授实践性与艺术性的陶瓷装饰彩绘课程,这些课程都已经宣告基于互联网在线远程教育的学习模式已经对传统陶瓷工艺美术教学带来新的冲击。
因此,针对面对新时代中新媒体对陶瓷工艺美术教育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探索陶瓷工艺美术教学模式,形成线上、线下多维度的陶瓷教育模式,加强专业性网络教学力量的建设。例如在线上发挥中国传统陶瓷工艺美学美育的引导作用,引导陶瓷工艺美术学习者挖掘中华优秀文化的匠人精神与文化创造,这不仅给学习者带来精彩丰富的陶瓷工艺技术,同时还能提高学习者的审美、综合素养。
正如前文所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一种限定式的教学模式为主——即长时间、连续、特定地点的进行教学,这种模式很难支撑起未来陶瓷工艺美术的教学,它的教学门槛过高导致学习者只能在指定的地点、指定的时间进行学习。新媒体环境下,陶瓷工艺美术的教学应该是充分调和线上与线下,打破传统陶瓷工艺美术教学模式中的场地、时间限制,在有限的课程中提供学习者无限的“学习时间与认知空间”,综合线下的陶瓷工艺美术教学资源,充分运用新媒体长视频、短视频、社交平台等工具制作教学素材,营造线上、线下多元化的教学环境,能吸引更多的人认识工艺美术、学习陶瓷工艺美术。
新媒体的介入能打破原有的学习模式与教学模式,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与自由,同时也拓展了陶瓷工艺美术课堂的原有尺度,开辟了学生与教师新沟通渠道,丰富了教学内容,让沟通交流更为贴近彼此,紧密联系起教学效果与课后反馈,完善了整个教学环节。在新媒体的介入下,生动的、鲜活的音频、视频、虚拟现实能快速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调和线下教学的场地限制、时间紧张等问题,提供学习者鸟瞰式的视野,供学习者自由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传统陶瓷工艺美术教学的效率受制于学习者的学习模式与教学模式。新媒体的教学模式能给予学习者最大的自由度。在新媒体教学模式中,学习者能基于互联网在线观看或下载保存陶瓷工艺美术相关的音频、视频等资料,进而专注于自身薄弱的工艺环节,保持自身的学习状态并延长学习时间,通过不断涌现的音频、视频、虚拟现实资源,不断刺激学习者的感官,进而养成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习惯。
对于陶瓷工艺美术教师与各大高校来说,新时代提出的要求是如何高效利用新媒体进行陶瓷工艺的美育教育;如何借助丰富的资源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对学习者做到课外实践的指导,包括引导学习者对中国传统陶瓷工艺的学习,不断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高审美能力,进行美育教育。另外,还可以增加师生课外的学习与互动,加深彼此的信任与交流,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身不足,调整学习状态,还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自身教学不足,调整授课重难点。
新时代陶瓷工艺美术面临着新的命题,新媒体工具的广泛运用势必会给工艺美术带来新的变化,对陶瓷工艺美术的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基于新媒体语境的陶瓷工艺美术教育创新,能给学习者带来专业性的工艺指导、美学思想、正确的学习方向。2020年新冠疫情下全面展开的陶瓷工艺美术网络课程正是一次尝试与努力,线上与线下多维度教学的结合能促进工艺美术教育模式的发展与革新。
注释
①李砚祖.大陆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之传承方式、困境与创新[J].浙江工艺美术,2001(01)P:4-8.
②程佳.宁钢:加强美育工作应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J].艺术教育,2019(04):P18-19.
③蔡雨昊,王谣.莹缜如玉——论“集体无意识”视域下的宋代青白瓷[J].陶瓷研究,2019,34(03):88-92.
④张小夫,张朝霞,刘言韬.中国新媒体艺术研究中的三个重要范畴[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27(01):P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