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思远
(江苏省昆山市锦溪中心小学校 江苏昆山 215300)
当今社会,我们对外语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外语教学的漫长历史中,中外的教育学者关注的焦点始终放在外语的认知过程和方法,鲜少有对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因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学习发展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而目前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它所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发展。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我们对情感教育的研究已经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人会对反映各种事物有所体验,也会对主、客体之间的种种关系有所反应,这些反应就是人的情绪和情感。情感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持有的一种态度和体验,是对事物好恶的一种心理倾向性。认知不但能决定我们体验事物的方式,而且对我们的行为方式也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有一些教育工作者以考试标准来看待教育教学,这就让本应充满趣味的英语教学变成了训练知识的工具。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育者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这一主体的积极性。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认知教育,也要重视学生的情感需求。
近年来,人们对情感教育的研究越来越重视,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自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以罗杰斯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人本主义的教育原则,提倡实现学生自我价值,关注学生自主发展。在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也曾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乐学思想。
现代的教育以培养有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这种教育理念下的教师既是学生的“良师”,更是学生的“益友”。教育心理学认为,暗示能极大刺激人类大脑的潜能。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也表明老师对学生的鼓励与赞许会让学生产生情感倾向,让学生下意识地向老师期望的方向提升自己。同时,融洽的师生情感是健康心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教育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享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取得均衡发展,也就是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相互促进。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需求并帮助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取得一定成功后,会更有动力地去学习,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新课程标准与以往大纲的区别之一就是提倡学习方式的改变。合作学习允许学生完成共同的目标,学生在相互平等的关系中共同学习,增进对同学的了解和对同一问题的多角度认识。有了这些认识体会,合作的过程才能逐渐成为一个人人主动参与、相互提高的过程。因此,从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出发,在学生的合作精神中渗透情感教育,更能显示出其深远的意义,也能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有素质有情感的人。
一般来说,教学中带有丰富的情感能对学生学习起到促进作用。教学的实践也多次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引起学生强烈感受的教学内容,才会对其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适当进行情感教育,发挥情感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对英语教学内容的理解。情感因素是对学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研究情感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具有重大的意义。
良好的情感素养代表的不仅是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情,还是能够了解他人的情感并能在不同场合中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感。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欢乐的教学气氛需要师生共同营造,致力于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不因为自身的负面情绪而影响学生的积极情绪。当学生遇到挫折,碰到困难时,教师就需运用良好的素养来安慰学生。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尽量以欣赏和夸奖为主,让学生获得自信。这些方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激发着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情感。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常常会有许多的对话、故事等供学生进行练习或表演,而这些对话故事当中也往往会含有一定的情感因素。以译林新教材小学英语四下第四单元“Drawing in the park”为例,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句型“I can see…”来谈论公园里的事物及学习相关的时间、活动的短语。教师在学完本单元之后,可将学生带入实景中,让学生面对公园里的事物看看说说,增添语言学习的乐趣。
1.进行多元互动教学。英语教学中,需要教师择善而从,要给教材内容合理定位,确定目标。正如我们所强调的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训练,就是多元化教学的体现。再比如英语课堂中常见的小组讨论、多人表演、小游戏、知识竞赛、吟唱诗歌等多种活动,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运用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的效果不言而喻。其中的“情境”能够让普通的英语课堂教学变得具有真实性、趣味性。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的图片、录像、声音等为学生创造出学习英语的环境。情景法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又能感受到语言学习的乐趣。
3.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问题思考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能正确引导,并能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侧重学生情感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这一转变过程也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1-4]。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只有把情感教育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并与之融合,激发学生在课堂当中的活力,英语情感教育才能不断发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