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红艳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文昌实验幼儿园 江苏苏州 215000)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该给幼儿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给每位幼儿提供参与尝试的机会,并且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于幼儿大胆提出的问题和发表的意见教师要及时给予回应,我们要学会引导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的经验和想法。那么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释放天性在培养幼儿兴趣的基础上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低结构材料的使用进行阐述。
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性格以及兴趣为其提供适合的活动材料,教师在大、中、小班投放的材料几乎没有差别,在美术区基本上都是:水彩笔、油画棒、折纸和彩泥。虽然这些是幼儿绘画时的基础材料可是我们可以在投放的数量、方式和投放时间做一些调整,要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投放。
因为很多活动区域的材料不符合幼儿年龄的特点,所以幼儿园对教师进行了关于活动区域零件投放的理论知识培训,但还是会发生例如像在小班给幼儿放不适合幼儿活动的材料,因为小班的幼儿动手能力相对差一些,很容易就产生挫败感从而放弃这项活动,甚至有的材料还会威胁到幼儿的安全,这些都需要教师注意。
很多教师都是被动“作为”,对于上级布置的任务,将班级的活动材料丰富起来,所以教师就会按照规定投放材料完全没有考虑到这些材料是否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盲目地投放材料无法对幼儿因材施教,最终会导致幼儿停止在当前的水平无法进步。
上段我们将区域活动内的材料投放的现状以及解决措施进行了讲述,接下来我们就要针对这些根据幼儿实际情况,摆放的材料如何正确使用进行探索。
教师要科学调整区域材料,使材料可以更适合幼儿。同时教师要练就“耳听八方、眼观六路”的本事,通过全面观察、个别分析的方法并且要对幼儿和特定的材料进行有目的的观察,要引导幼儿正确使用这些材料。举个例子,教师对于大班的幼儿会投放一些难度系数稍高的材料做实验,像:膨胀的气球,并且为这个实验准备了小苏打、醋、杯子一些实验器材,幼儿对于这些材料和实验的步骤不了解,教师就可以将游戏的步骤图先提出来做一个小游戏让幼儿明白实验的操作方式并且在游戏里将小苏打、醋和杯子等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穿插其中,然后让幼儿根据操作提示一步步将试验完成使膨胀的气球这个实验可以顺利开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区域活动的开展也只有引起幼儿的注意才会吸引他们动手操作,幼儿对于“兴趣”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定义和概念。但是幼儿却明白只要是他喜欢的就会花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像是有一次教师组织的活动“我和我的家”,需要幼儿和家长共同完成。在这期间教师引导幼儿要做好相关准备,比如家里的照片还有将自己的家利用一些纸盒、火柴、胶水做一个微型的小家来,教师可以提前将这些东西准备好,并且帮助幼儿操作,幼儿看着平凡无奇的纸盒慢慢地通过自己的裁剪变成小房子、小桌子、小椅子等简单却又形象的小家具时,那种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是非常有意义的。
经过调查了解,很多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材料都是开放性的低结构材料,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生活之中处处皆“惊喜”,到处都是“宝贝”。幼儿园的材料不用止步于学校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是离不开幼儿家长介入的。各位幼儿老师可以将低结构材料的思路拓宽,放眼“世界”,更深层次地理解和回收低结构材料投放在我们区域游戏活动中去[1-3]。
标新立异,设置主题。幼儿教师可以适当地选取此次低结构材料的活动主题,比如环保创意,这是一个相当有特色的文化项目了,我们还可以号召社会上一些工厂或者教育机构,将他们不用无害的材料收集起来,教师在检查过这些材料确定无毒无害并且没有任何安全隐患时就可以改良并投放到我们的游戏区域,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丰富孩子家长动手能力的一次活动,也可以促进家长和幼儿的沟通思考,最重要的是这是在无形之中向大家传递了环保和创意意识。当然这也不是凭空就能想出来的,早在意大利瑞吉欧就有了这个想法,并且还设立了政府支持的非营利性机构环保创意回收中心。这个环保创意回收中心早在1996 年建立,旨在支持瑞吉欧当地各个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