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修玺
(荆门技师学院 湖北荆门 448000)
实践教学概念是相对于传统的理论教学概念而提出的。在当前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许多专业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这是因为随着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越来越多的中职生在毕业以后呈现出“所学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脱节”的现象,学生难以适应岗位需求。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有赖于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建设。因此,中职院校机械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具备动态性特点,即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岗位需求及时作出调整与完善,机械专业教师要牢牢把握住这一特点,开展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推动中职学生机械操作能力的发展。
中职机械专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因此,如果教师的教学内容想要跟随时代步伐、满足行业动态需求,就要转变原有的实践教学理念,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找准教学目标,从根本上提高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机械专业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要结合在原有实践教学模式基础上,提高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实践技术水平的重视程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在某一模块的教学内容解读完成后,对学生的机械专业技能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拥有自己面对实际问题的机会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电子电工基础知识教学活动时,我指导学生开展了相应的实践学习活动,带领学生到工厂中进行参观,要求学生对岗位工作人员的具体操作进行详细记录,然后回到课堂上做整理。再结合我在课堂上为学生所讲述的机械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到我校的实训场地内作实际操作。此外,我结合学校的寒暑假时间,利用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带领学生到合作工厂内进行专业实训。使学生在长时间的工作实践中慢慢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机械操作水平。在这种实践模式下,学生乐在其中,对那些只在书上见过的机械充满了好奇,在这种好奇心理的引导下学生的实践热情十分高涨。在工厂师傅的带领下你追我赶,争相操作机械,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根据这些年的行业发展现状来看,相关企业在招聘机械类操作人员时,有许多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达不到上岗要求,原因在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足。而机械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方式是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坚持“演示为主,操作为辅”的实践教学方式,势必导致学生只看不做,降低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因此,中职机械专业教师要及时转变实践教学方式,将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本身的操作过程中,以“课堂理论讲述+实地机械操作”的教学方式,推动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以机械专业中“简易连杆体的造型”相关教学活动为例,在进行这一模块的实践教学时,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时,我把这一模块的知识进行了整体分解,分为连杆应用空间、连杆结构分类、连杆分体组合、连杆工艺结构以及连杆视图识读五个方面,在每个方面中又细化出若干个小的知识类别。学生进行实践设计的过程,就是从不同的知识模块中抽取相应知识进行操作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分解式实践教学活动,使得多元工程元素与专业知识学习有机结合,将整体的实践任务分解为不同层次的小型实践任务,使学生逐一贯彻落实操作,从而提高了机械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中职机械专业教师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硬件设施的作用,同时还要重视教学软件的提高与完善。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调整的方式,构建一个完备的动态教学体系。从机械理论基础到实际操作训练进行全程指导,设置富有趣味性的实践操作项目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
比如在机械专业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整体的机械理论知识教学过程进行阶段性划分,分为理论教学阶段、实践教学阶段、校外实训阶段和综合教学阶段四大阶段。并在每一个教学阶段中穿插趣味性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理论指导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趣味性知识竞赛活动;以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为依据,为学生举办实践操作竞赛;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基础,举行班级之间的实训知识操作竞赛。最后通过综合训练的方式,将各个阶段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培养出专业知识过关、机械技术水平高的综合能力的社会职场人才[1-2]。
综上所述,由于中职机械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较为复杂,涉及数学知识、动力学知识和绘图知识等多种知识,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实践操作也会产生一些问题。这就要求中职机械专业教师合理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从整体上把控,参照中职生的学习能力、技能掌握程度、专业思维方式等要素,设置具有层次性、科学性的实践训练体系;同时做好校内外实践资源的整合,实现学生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协调发展的教学目标,推动中职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