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对农作物的危害及其防治

2020-01-08 13:47:43
湖北农机化 2020年18期
关键词:心叶生物防治夜蛾

柳 萍

(河北省磁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河北 邯郸 056500)

1 什么是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又称秋黏虫,是跨国界迁飞性强的农业重大害虫,能吃、能飞、能生、隐蔽性强。草地贪夜蛾有明显特点,首先草地贪夜蛾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且繁衍速度快,一个雌蛾可以产1500粒卵,据调查显示,最高时的产卵量能够达到2000粒。而且它的适生范围广,可以在十几到三十几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生存。另外它的寄生范围广,除了玉米外,也会寄生于高粱、谷子上,甚至在一些杂草上也能生存,常见的寄主植物有玉米、大麦、水稻等70多科植物。此外,它具有远距离迁飞的能力,能够很快从一个区域扩散到另外一个更大的范围。

从生物学特性上看,草地贪夜蛾的繁殖能力强,一只雌性虫在7~21d里可以多次交配,产卵可达到1500粒。除此之外,草地贪夜蛾的飞行迁徙能力强,可以借助风速每晚迁移100km,甚至更长。由此,专家认为其危害性非常大,且适应性非常强,故而对我国的玉米生产有着极大的威胁,如果有过半的植株有草地贪夜蛾问题,则会导致玉米减产超过25%,高的话可能达到70%。

2 危害症状

该虫适宜发育温度范围广,为11~30℃,在 28℃条件下,30d左右即可完成1个世代。在玉米上,一至三龄幼虫通常隐藏在心叶、叶鞘等部位取食,形成半透明薄膜“窗孔”;低龄幼虫还会吐丝,借助风扩散转移到周边的植株上继续为害;四至六龄幼虫对玉米的为害更为严重,取食叶片后形成不规则的长形孔洞,可将整株玉米的叶片取食光,也会钻蛀心叶、未抽出的雄穗及幼嫩雌穗,影响叶片和果穗的正常发育。苗期严重被害时生长点被破坏,形成枯心苗。

3 防治技术

各乡镇农技站要加强普查,发现虫情及时上报,虫口密度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指导农户进行防治;科学开展防治工作,推广使用物理、生物防控技术,优先选择使用生物农药,应急开展化学防治。

(1)诱杀成虫:诱杀成虫是检测技术的主要方式之一。而在诱杀时需要通过雷达监测以及相关的地面或高空测报灯等进行监测,其中被目前验证为监测草地贪夜蛾最有效的方式则是信息素诱捕法,并且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通过监测调查能够有效了解草地贪夜蛾的卵数、幼虫等数量在田间的分布情况以及危害率,为后续的诱杀等防治工作提供重要基础。进而利用灯光诱杀或性诱的方式,诱杀其成虫,减少产卵、降低为害。在草地贪夜蛾成虫时期,将黑光灯集中连片展开诱杀工作,为了提高诱杀的有效性,可同时应用性诱剂和食诱剂等方式将成虫数量以及成虫产卵数量有效控制。

(2)生物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生物防治主要是通过保护并利用其相应的天敌,或者是通过人工释放天敌或通过生物农药等方式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而利用天敌防治草地贪夜蛾时需要有效吸引和利用当地已有的天敌,或者是从其它地区引进一些天敌,并在田间进行投放。此外在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还需要确定虫源种群,重视控制工作,对作物的播种期进行调整,同时利用草地贪夜蛾的天敌以实施生物防治,如在卵孵化初期选择喷施白僵菌、绿僵菌、苏云金杆菌制剂以及多杀菌素、苦参碱、印楝素等生物农药。

(3)化学防治:进行化学防治其一需要明确相应的防治指标,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对于虫口密度达到10头/百株的玉米田块要及时防治。由于该虫主要在玉米心叶及周边嫩叶为害,因此,防治方法应以点喷为主,直接对准玉米心叶位置或雄穗、雌穗等部位精准喷施农药,同时力求在低龄幼虫期喷药防治,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另外在利用药物防治草地贪夜蛾时应重视化学农药的影响,选择尽量能够避免给人类健康或者是环境安全等带来不利影响的药物种类。防治药剂可选用防控夜蛾科害虫的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喷雾防治,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氟氯氰菊酯、溴氰虫酰胺等。

(4)农业防治:对草地贪夜蛾进行农业防治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预防,强化预防工作。在生产过程中根据草地贪夜蛾的特点尽量选择种植具有抗性的植物品种,而降低草地贪夜蛾的危害性则需要及时加强对田间的管理工作,如能够保持田间土壤的肥沃性以及充足的水分等,促进作物植物的正常健康生长,同时提高对草地贪夜蛾的抗性。或者是对作物植物的播种时间合理调整,适当科学地提早播种,尽量使草地贪夜蛾的幼虫期与作物的生长错开。在此基础上则可以利用植物的多样性,为草地贪夜蛾的天敌创造有利的生存环境,以此减少草地贪夜蛾的为害。此外,农业防治多数从栽培管理、作物布局上着手,尽可能地创造不利于草地贪夜蛾发展的生态环境,以提前预防为主。对于种植面积小的农户,可以通过加强田间管理、调整播种期来防预草地贪夜蛾的问题。

4 优化防治工作机制

对于草地贪夜蛾的防治要能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和方针,加强对防治工作机制的优化。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根据当地草地贪夜蛾的特性确定防控要求,并在防治过程中能够对信息共享、加强防治工作配合,确定防治责任。另一方面则是充分利用专业化的防治措施,并积极探索有效科学的防治措施,以此提高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最后,还有学者提出可以推广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技术,以其扩散的规律、迁飞的路径,提高预测能力为防控提供准确的支持。而不同气候环境下,其为害不同,由此,需要建立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和化学农药辅助的防治体系,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5 结语

草地贪夜蛾是我国的农业害虫之一,其具有繁殖能力强、扩散速度快,且危害程度高的一种疾病,在整个防控过程中难度较大,由此,我们必须提出有效的改善方案,控制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传播。故而,本文阐述了草地贪夜蛾的形态特征,介绍了其发生症状和发生特点,并提出了防治技术,以期为草地贪夜蛾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心叶生物防治夜蛾
“一带一路”上的国花文化——捷克·心叶椴
天天爱科学(2022年9期)2022-09-15 01:12:00
侯马市 采取果断措施开展对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12-15 09:08:51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16
草地贪夜蛾的识别与防控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8-12 07:59:08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12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读《竹太空心叶自愁:近体诗词习作习得录》有感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现代农业(2016年6期)2016-02-28 18:42:49
HPLC法测定心叶紫金牛中岩白菜素的含量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生物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