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博物馆发展路径探究
——以学科联动支持为切入点

2020-01-08 12:25:31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公众博物馆建设

(华中师范大学博物馆 湖北·武汉 430079)

1 我国高校博物馆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第一座高校博物馆的建立是在1905年,由张謇建设的南通博物苑,坐落于南通大学。而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高校博物馆则应该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震旦博物馆。随后改革开发,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也随着发展起来,对此我国越来越重视文化教育的发展,颁布了科教兴国的政策,促进我国文化的全面发展。而这不仅仅是促进了我国文化艺术的快速发展,而且为了满足我国国民的文化精神的需求,高校博物馆也随着快速全面地发展起来。虽然高校博物馆顺应着时代的发展,快速迅猛地发展了起来,但是高校博物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基于我国高校博物馆的管理体制,高校博物馆的管理并不像国营单位一样,例如图书馆受国家统一管理。高校博物馆的经营管理是受到高校的管理制度而制约,而我国高校博物馆的数量众多,各个博物馆的管理制度取决于高校的管理制度,高校博物馆的发展参差不齐。由此可见,高校的管理层对博物馆的重视程度有比较强的主观性,对博物馆的发展往往取决于高校管理层的意念,这样导致了高校博物馆发展的狭隘性。另外,资金上的匮乏也导致了高校博物馆的发展受限。由于高校博物馆是隶属于高校的管制,所以在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中,高校博物馆很难拿到应有的资金,致使高校博物馆无法进行创新发展。除了上述所提及的两点之外,对于我国高校博物馆来讲,往往只是为学校内部服务而已,服务于高校的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而这导致公众对高校博物馆的活动缺乏热情,高校博物馆的资源得不到利用,未能体现其公共服务能力。

2 高校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性

在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博物馆的建设是高校建设中所不能忽略的重要建设内容。我国国家部门也非常重视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在2015年,教育部和文物局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在该份通知中重点强调了高校博物馆建设发展的重要性,并且把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归入到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这也从侧面上说明了高校博物馆建设的重要性,而且也说明了在高校的建设中,需要合理规划高校博物馆的建设。此外,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也重点强调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工作。这些都说明了高校博物馆的建设被赋予了更为高尚的责任和使命,不仅是高校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平台,而且也是推动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平台。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中的校园文化建设,扩大高校精神的宣传力度,充分展现高校的文化底蕴,因此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发展工作非常重大。再加上高校博物馆的资源非常丰富,储备了庞大的信息量,不但有利于高校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能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充分地把学生的潜能给激发出来,培育出具备高素质高知识的人才,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高校博物馆也是向社会公众开放,公众可以参观高校博物馆,了解高校博物馆的文化底蕴,这从而加快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促使文化传播趋于大众化,扩大了我国文化艺术的传播范围,同时高校博物馆的公共服务能力也日益凸显,是博物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由此可见,高校博物馆既是高校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基地,也是培育人才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所以高校博物馆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3 高校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和措施

在双一流的背景下,高校博物馆的建设被赋予了更为高尚的责任和使命,对高校博物馆的建设要求也随着提升,要以长远的发展作为目标,促进效益的多元化,对高校博物馆传统的“收藏+学术+展览”的运作模式进行创新,以学科联动支持为切入点,将高校博物馆的经营模式现代化,以多种形式来吸引公众,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促进文化艺术的传播,实现学术和社会共同发展的局面。

3.1 开发新的运作模式

在高校博物馆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一直延续着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即“收藏+学术+展览”的运作模式。这种高校博物馆的运作非常单一,对于不断出现新事物的社会,很难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基于此,高校博物馆可以以学科联动支持作为切入点,开发具有吸引的科教参观旅游项目,为高校博物馆注入新的元素。

近几年来,我国国内的消费水平不断再提高,公众对生活的要求也不断再提升,从原本的物质要求逐渐转向了思想满足程度上,这也促使了文化、科教旅游的不断升温。高校博物馆可以顺应这一趋势,借助自身独特的资源,将优势扩大化,把传统的博物馆参观和校园旅游相融合在一起,调动公众的好奇心,激发公众参与的热情,让参观者在参观文化艺术的同时也能享受校园生活,游览校园的优美环境,感受浓郁的学术氛围。举个例子在2006年,我国大学中第一次建立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破了传统高校博物馆的运作模式,将高校博物馆归纳入国家旅游局划分的旅游景区质量管理等级体系里。而该出名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正是中国地质大学的逸夫博物馆。而此后随着逸夫博物馆的发展,不断地推出了各种类型的旅游路线,诸如地质科普亲子游。地质科普亲子游跟普通旅行社亲子游的性质是一样的,即报名的参观者借助野外工具,例如放大镜、锤子等,亲自到野外体验化石标本的采集,只不过在该亲子旅游中融入了文化艺术的传播,向公众科普了地质知识。这种新型的高校博物馆经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公众的参与热情,对文化艺术的传播起到促进的作用,加快文化以上的传播速度,增强高校博物馆的资源利用率,提升了高校博物馆的公共服务水平。

3.2 加大对科技的应用

在高校博物馆的建设中,要加大对科技的应用,建设数字化、现代化、智能化的高校博物馆。高校博物馆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和信息科技技术,提供新的展示平台,扩大博物馆的宣传渠道,增加博物馆的影响力。高校博物馆利用网络技术,加大跟公众的互动,公众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例如微信小程序、微博、公众号等社交媒体的平台,公众可以从中获取到高校博物馆的展品信息,对博物馆的藏品进行研究,甚至公众还可以在博物馆的社交媒体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另外高校博物馆可以采取新颖的管理模式,例如进行网上直播,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打破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便利性强,而且为公众提供了线上观展,加强了公众的互动性,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丰富了公众的精神生活。

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博物馆和公众的交流程度,加大彼此间的互动,而且有助于公众对高校博物馆的更深层的了解。此外,高校博物馆可以创建网上虚拟博物馆,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开展线上的博物馆参观之旅,博物馆向公众提供各种类型参观活动,公众借此可以了解到博物馆展厅里的展品,甚至点击展品图标还可以收声到展品的基本信息,让公众更层次地了解高校博物馆。高校博物馆也可以借助信息科技技术,把VR、AI、AR、移动互联网等科技应用到高校博物馆的发展中,建设智慧化的高校博物馆,增加高校博物馆的感官程度。线上的科技应用,可以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让公众不受时间和场地的约束,随时可以在网上了解到高校博物馆的展览活动,加强了公众的参与程度,有利于高校博物馆的文化艺术传播,而线上场馆的科技应用,则可以加强场馆的展品展示效果,提高场馆的体验程度,让公众身临其境,对展品的展示更贴切,更深入地了解,提升感官的体验度。

3.3 重新定位发展方向

高校博物馆的发展方向要根据时代的要求重新定位,尤其高校博物馆的收入来源。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高校博物馆的主要来源是依靠学校和政府的拨款支持,在新时代中,高校博物馆要根据市场的需求,重新进行定位,对利益作出适当地调整,合理科学配置资源,提高博物馆的经营效益,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博物馆的生存和发展趋势。例如据万达影院2016年的数据统计,电影院的爆米花毛利利润要比电影票的毛利利润高出四倍。“爆米花经济学”也给我国高校博物馆的发展方向指出了道路,实质上,高校博物馆的经济收入不仅仅是只依靠学校和政府的拨款支持,或者是门票的收入,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创造博物馆的经济收入。高校博物馆的发展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模式,而应该进行多元化的发展。下文将列举几个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一是进行设施设备的出租。高校博物馆的经营管理模式可以是多样化的,不应该局限在传统单一的模式中,其中可以考虑将场馆内的设施设备进行出租,甚至在不破坏展品的情况下,可以将整个场馆进行出租,例如用于讲座、聚会或表演等各种不同的形式,以此增加博物馆的额外收入。

二是提供专业的服务渠道。高校博物馆是高校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因此代表着高校,拥有着大量的文化知识、经验等资源,对此高校博物馆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加强学科联动,促进博物馆间的交流互动,比如,策划到其他的博物馆巡展或者是为其他博物馆展馆提供帮助,参与布展设计等等,以优越的带动弱势的,以强势碰撞强势,从而形成多向或双向的互动与联合,把各个博物馆间的优势进行互补,实现合作共享,推进了我国文化艺术的传播,惠及了大众,提高了高校博物馆的公共服务功能。

三是加强公众项目的开发。高校博物馆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不断拓宽高校博物馆的服务形式,举个例子来说,高校博物馆可以积极举报各种类型的学术讲座或者主题活动,寻求和企业的共同发展点,实现共赢的局面。除此之外,高校博物馆也可以发展周边手办等精美纪念品,例如制作高校博物馆明信片,或者博物馆的精美图册。这样不但可以加强高校博物馆的学术气息,为公众提供更多的文化艺术展示,让公众近距离地接触文化艺术知识,而且拓展了高校博物馆的经济收入渠道,提高高校博物馆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高校博物馆是高校传播文化和履行教育等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能够很好的引导公众了解我国的文化艺术。在双一流的背景下,高校博物馆被赋予了更高的使命和责任,基于此,高校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再加之近几年来,我国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对此高校博物馆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地加强建设,提高高校博物馆的公众服务能力,从而探索出一条能适应时代要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让博物馆为高校的发展服务,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猜你喜欢
公众博物馆建设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博物馆
小太阳画报(2020年4期)2020-04-24 09:28:22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