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汀县大同中心幼儿园 福建·龙岩 366300)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幼儿园的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仅是艺术作品的美,还有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园美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的心灵,懂得珍惜美好事物,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使幼儿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农村幼儿园对美育的理解较为单一片面,把美育局限于艺术教育,美育形式单一,忽略生活中的美;评价片面,用成人的眼观要求孩子,忽略幼儿对美的表达与表现等等。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对转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观念,树立大美育观,真正以幼儿为本,充分发挥美育的育人作用,培养孩子健全人格,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老师常常把美育局限于艺术教育,即音乐和美术教育,甚至简单地等同于美术教育,因此美育的形式就较为单一。音乐活动主要以孩子会唱几首歌,会跳几个舞蹈来体现;美术活动就是孩子会画几张图画,甚至会临摹就行,没有想象,无需创作。
美育是审美教育,就是让幼儿感受美,并大胆地表达表现出来,知道什么是美的,你为什么觉得它是美的?但我们往往忽略了幼儿对美的认知和表达。常用好不好、像不像来衡量。同时,老师自身缺乏一定的审美能力,无法用自己整洁端庄的仪表、优雅亲切的教态、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影响幼儿。
农村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对幼儿园学科知识有偏重,没有发挥美育的育人作用。不注重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品质,忽略美育对净化美化幼儿心灵,培养善良正直、充满爱心等品质及健全人格的正面积极的影响。
美育是审美教育,要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必然要求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审美素养。有的老师自己对色彩不敏感,表达美的语言匮乏,或者对美育理解片面,评价单一,这些都制约着幼儿园美育水平的提高。
凯洛夫说过“在儿童美育中,起着重大作用是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无知无觉”。优美的育人环境,能潜移默化地熏陶幼儿,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幼儿园的整体设计及室内外装饰,都应该注意按照美的规律以及童真童趣的特点进行构思。创设优美宜人的幼儿园大环境,让孩子享受视觉盛宴,接受美的熏陶。班级环境创设中,让孩子积极的参与,温馨的娃娃家,丰富的主题墙,有趣的种养殖角,都能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创造美的乐趣。同时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中的各种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仪表美等。引导幼儿在观察其他幼儿的文明语言的同时,自己也要做到语言美;观察其他幼儿和周围生活中的人能否有礼貌文明的行为,是否尊老爱幼、重师敬长、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等等,知道哪些行为是美的,哪些是不好的,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2.2.1 感受生活中的美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是、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生活处处是美景,生活中的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仪表美、同伴间的互助友爱美;家乡特产的形状美,味道美等等。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发现美:每天走进幼儿园,迎接小朋友的礼仪小天使和老师的微笑真美;同伴甜甜的问好声真美;大班哥哥姐姐与小班弟弟妹妹一起游戏的时候真美;哥哥帮妹妹系鞋带的样子真美;今天幼儿园花圃里的花儿开了,五颜六色,真美;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真美;忙于采花蜜的小蜜蜂真美;小草发芽了,嫩绿的叶芽真美;收拾整理好的玩具放的很整齐,真美;孩子们甜甜的笑容真美……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我们只要做个有心人,给它土壤、阳光和水,它就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出美的果实。
2.2.2 走进大自然
生活中的美朴实无华,大自然的美巧夺天工。我园地处城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大自然的四季更替,山的俊秀,水的清澈,花鸟鱼虫,春天的新叶,秋天的落叶都是孩子们心中美的画面。长汀的一江两岸,龙潭公园,朝斗烟霞,卧龙北山,鱼跃龙门,三洲湿地公园等等,美不胜收。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花鸟鱼虫,都是美的所在。让孩子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界的生命力和千姿百态,从而萌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并把这美感根植于心。
2.2.3 在艺术作品中感受美、欣赏美
艺术美是艺术家们创造的艺术形象美反映出来的,因此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集中,更强烈、更理想。它所塑造的形象也更以情动人,使欣赏者获得更强烈的美感。在幼儿园的艺术活动中,感受音乐作品中的节奏、旋律,体验音乐的意境美,并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语言、绘画等方式表现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魔术师舞曲》的诙谐有趣,《小池边》的优雅大方,《解放军进行曲》的雄壮有力,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在美术作品中,感受色彩、线条、构图、意境及风格等不同的美。无论是名家《昆虫晚会》、《向日葵》、《星空》,还是生活中的《晚霞》、《有趣的泡泡》、《风筝》等,孩子们都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理解和向往。在文学作品中感受语言美、意境美及情感美。《春雨的色彩》,《落叶》里面优美的意境,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引发了孩子们的共鸣。
(1)开设“美时美刻”。为了让孩子们善于发现美,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我园每个班级每天两次开播“美时美刻”。上午点心前,让幼儿分享早上入园时或者在家里发现的美好事物;下午放学前十分钟,谈谈你今天在幼儿园发现了哪些美好的物或事?为什么你觉得它很美?在语言表达的同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并与同伴分享。
(2)看一看,说一说。每次活动都让孩子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表达。如:散步时,孩子发现花儿开了,让孩子们说说什么花儿开了?花的颜色,形状?叶子的形状?花圃飞来蝴蝶,就说说为什么蝴蝶会飞来?蝴蝶的颜色?翅膀?在干什么?有多少?你最喜欢哪只?为什么?等等,给孩子表达的机会、时间和空间。
(3)唱一唱,说一说。音乐欣赏活动中,当孩子感受到节奏的快慢、强弱,音的高低时让孩子唱一唱,加深体验。说一说,这个时候节奏快好像在干什么?慢的节奏在干什么?高音表达什么心情,低音表达什么心情?不断培养孩子感受美及表现美的能力。
(4)画一画,说一说。在幼儿散步时观察了幼儿园花圃里的花的颜色、形状、叶子、茎后,回活动室后鼓励好他们把刚才看到的花画下来,同一个花铺里的花,在每个孩子的笔下和嘴里都是不同的。幼儿园围墙边的树林,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树干、叶子,有的茂盛,有的稀疏,有的树干粗有的细,有的高有的矮,有的树干一棵一棵很明显,有的连成一片,只因他们站的角度位置不同,看到的也不一样。孩子们在欣赏了《星空》后,让孩子把自己见过的星空画下来,有的在圆圆的月亮下画了梯子说想上去跟里面的玉兔玩,它太孤单了;有的把弯弯的月亮画成了秋千……
美育是审美教育,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首先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教师要能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幼儿体验自由表达和自主创造的快乐。因此,在对幼儿实施美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教师的美育培训,提高教师的美育素养和能力。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在平时的的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美育,并用自己整洁大方的仪表、优雅亲切的教态、生动形象的语言、高尚伟大的人格去影响孩子。
美育是一种侧重于感性而又能够促进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的教育。这使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世界的多元性也决定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不同方式,美育不仅从感性出发而且能使感性得到升华,它使人的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欲望通过审美获得熏陶和理智的滋养,潜移默化地形成感性和理性意识的交融与和谐,从而培养了健全的人格。社会是美育的大课堂,选择一些美好的社会事物对幼儿进行美育,可以培养幼儿美好的道德情操。
幼儿园美育具有“寓美于教”、“寓美于乐”的特性,容易为人接受,特别是幼儿,他们喜欢具体形象的美的事物,以美感人,以美动人,以美育人。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以及孩子一生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园选择美育改革实践,树立“大美育观”,用美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从而打开美育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