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形成过程
——基于要素聚合与结构生成分析

2020-01-08 10:30唐立军
关键词:体系国家发展

唐立军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1201)

我国旧社会拥有高度成熟的国家治理体系,但在鸦片战争爆发后,社会发生巨大转型,该体系受到极大破坏后不复存在。在“西学东渐”背景下,我国逐渐与世界接轨,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雏形基本形成,在长期的探索和发展中,将中国现代国情注入其中,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治理体系,纳入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法治、社会主义等诸多要素,在结构生成组合下构成现代国家治理体系。

一、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概述

(一)概念

该体系主要包括“现代化”“中国特色”“治理体系”三项内容。通常情况下,“现代化”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解读。在广义方面,是指世界范围内以工业促进农业朝着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的过程;在狭义方面,我国的现代化并非是自然社会演变过程,而是通过有计划的学习和改造,促进社会变革,由此提高现代化水平、适应世界发展环境的过程。“中国特色”是站在我国独特的治理背景下而言,运用民族语言阐述马列思想理论,融合中国革命与发展的规律,使其成为带有中国色彩的马克思主义。“治理体系”是指由理政者制定颁布的由政府和各社会主体一同制定的制度、法规与程序。由此可见,可将该体系最终定义为:为了满足现代化发展要求,构建现代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治理者对历史、现实与时代要求综合考虑后,由政府和各社会主体一同制定的现代化管理制度、法规与程序[1]。

(二)构建的必要性

1.符合政治文明发展需求

中国文明历经五千年的发展,在世界文明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传统社会中我国文明是周边国家效仿的对象,其中,政治文明作为中国文明的关键要素,其核心在于国家治理,不但对我国古代国家治理产生影响,还影响到周边国家的治理,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当前,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要实现中华文明的复兴,而国家治理作为政治文明的核心更应重视,在传统历史的基础上,与社会现实相融合,持续推进全新型国家治理体系。该体系与理论的构建不但有助于解决当前国家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还会对中国政治文明进行重塑,进而影响到世界文明[2]。

2.推动现代化发展步伐

现代社会构建与发展离不开治理体系与相关理论的支持。现阶段,我国已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五位一体”的发展新格局,逐步推进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的现代化发展。但是,与全面现代化目标实现仍有一段距离,在发展之路上还存在许多的荆棘与阻碍,对体制机制的发展产生制约,主要体现在住房、教育、医疗等与群众利益相关的领域以及资源短缺、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社会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难度进一步增加,加上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改革与社会主义发展带来新的复杂因素。为了稳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势必要在现有理论基础上构建一套与时俱进的、规范系统的治理体系。

3.促进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构建是民族复兴的现实要求。从古代社会开始,我国通过实行封建政治制度创造了令当时世界瞩目的灿烂文化。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复兴成为近代人的殷切希望,经过全国人民的前仆后继,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后看到了复兴的希望。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时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势必要通过成熟完善的制度将中国梦与每个人的梦有机结合,使“集体梦”变为“个人梦”,并通过制度引导“个人梦”实现“集体梦”。对此,势必要构建一套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投身到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二、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

我国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转型是在近代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的侵略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使传统的治理体系被迫走上改革之路。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治理体系的实质内容开始发生改变,体系构建的构成要素基本确定下来,基本雏形由此形成,通过大量实践打磨,与各民族特色现代要素的结构耦合,形成了日益成熟的带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

(一)自然选择

在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我国逐渐形成独特的文明,最为显著的便是构建了成熟完善的治理体系。中国历史,历经了多次王朝更迭,在此过程中国家治理体系也在不断的重构与优化,民族间的政治关系也在不断变动,在历史过程中自然地进行民族融合,吸收外来文明的营养。西方列强的入侵,使我国历史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闭关锁国难以为继。中国在遭遇西方入侵之初,统治阶层与民众仍然保持着天朝大国的心态,即便一些提倡向西方学习的人,心里也对上千年的治理体系有着高度自信,并认为我国只需向西方学习“声光化学”,制造一些“坚船利炮”即可,即便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朝的治理体系也始终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直至总理衙门的诞生,才预示着我国治理体系发生重大转变。一方面,在原本清朝治理体系中增加了以“洋务”为中心的组织网络,并逐渐延伸到国内其他层级,一些地方督抚在运动中取得不少的成绩;另一方面,在晚清后期开展的学习西方的运动,革命派与改良派都在现有治理体系上拟制学习西方的方案,其中的一些方案还加以落实。事实上,无论是清朝自身对治理体系的调整,还是按照西方对治理体系的改良,都带有建构论特点,希望通过制度移植的方式促进治理体系现代化,但都因脱离实情与历史转型的自然节奏而以失败告终[3]。

虽然我国移植西方治理体系失败,但仍然有一些人士不肯放弃,想要将西方体系照搬到我国,在他们的眼中,西方治理体系尽善尽美、制度体系完善可靠,可帮助我国改善当时现状,重新变得强大。我国当时与西方的来往完全处于被迫。在西方主导下,现代世界要素逐渐融入中国历史自然行程,在政治方面出现“中西合璧”的局面;一些国人在学习西方过程中发现单纯生搬硬套西方制度是不可行的,并开始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西方法理的虚伪性。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马克思主义、民主制度、社会主义道路等等,均是在我国对西方法理的批判继承的结果,也是我国当代历史自然行程中的自然选择[4]。

(二)实践打磨

中国特色治理体系的构成要素都是历史的自然选择,每个要素都经历过实践的打磨,才变成了真正合适的要素。在对体系实践打磨进行分析时,无法对全部要素逐一进行分析,主要针对重点要素进行阐述。马克思主义作为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在其形成与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但是,该理论并非从传入中国后便受到关注。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前,我国国民仍然将理论层面的希望寄托于西方公平理论,希望该理论能够为中国出头,扭转当前危亡困境。但是,俄国在十月革命爆发后,在马克思主义的引导下改善了落后面貌,这吸引了我国先进分子的注意。我国的先进分子提出以俄国方式改造中国的主张,他们也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使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改变。当时的中国社会,对于是否需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产生了两种不同观点,最终在历史经验打磨下,决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并形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验中进行打磨,一方面由于受教条主义的影响,实践效果不佳,如苏俄、共产国际中的一些学者认为,既然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的代表,那便是放之四海皆准,忽视了中国的实际情况,片面地按照苏俄版本来指导中国实践,导致我国革命受到重创;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体现出该理论运用的成功,可见不但要在革命时期与该理论进行中国化打磨,还要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给予关注,这不但是理论面向实践的开放性所决定的,也是该理论始终处于指导地位的基础和前提[5]。

我国的治理体系是从传统转变为现代的,在转变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政党、制度等诸多新事物,虽然在传统治理体系中也存在党派之间的争斗与草根社会聚义,但二者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都缺乏正当性。而在国民想要对西方体系进行移植时,该体系便已经在国民的心中得到了认同,企图在国内也形成如同西方一般的政党与相关制度。但是,该制度在中国的实践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当时中国政党受军阀的控制,加上理论层面的准备不足,无法承担建设和治理国家的重任。由此可见,现代治理体系的构建对理论、资源、治理经验等方面具有较高要求,否则势必会使治理体系在经验打磨中销声匿迹。在政治现实中,革命党不但在社会重构、政权巩固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还对改革开放的政治起点、路径、方向进行规定,促进现代政治理论、制度的形成。但是,革命党的经验仍需要继续打磨,使其能够拥有充沛的力量承担国家建设与治理的重任。在经验打磨方面,首先要拥有成熟完善的理论支持,以理论说服群众,凝聚力量,拥有充足的资源与自主性;其次,在打磨过程中革命党对党建工作进行强化,在组织管理、思想观念等方面渗透自主性特点,在党内注重纪律与民主化建设。此外,在经验打磨过程中,应妥善处理与友好党派之间的关系,并在治理体系建设基础上构建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特色治理体系方面,该制度经历了长期革命与实践的打磨,成为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6]。

(三)结构耦合

中国特色治理体系在形成过程中不但要选择诸多要素,还要对各项要素进行经验打磨,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结构耦合,使其成为一个结构稳定的有机整体,才可形成成熟稳定的国家治理体系。结构耦合应重视道路引导与理论整合,根据治理体系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构建路径与方式,达到现代治理体系的构建目标。在体系尚未获得突出进步时,将面临多种选择。例如,在上世纪20 年代初期,我国在体系建构方面所处的社会背景为:西方道路在现实中的应用宣告失败,孙中山领导的三民五权道路正在孕育阶段,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后,苏俄道路获得部分先进国民的认可。每条道路对应着不同的治理体系,并有一套与之相对的理论体系进行论证阐述,可对治理体系构建起到指导作用。在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指导建设的道路获得了胜利,成为近百年来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结果。在该理论传入中国后,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可站在全人类视角上对历史变革进行分析,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并面向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提出了治理体系的发展方向,充分体现出民主专政原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的思想充分体现出不同历史背景下,在治理结构构建方面的主张,从理论层面体现出结构耦合的认识成果[7]。

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对治理要素结构耦合起到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无论对于整体性体系建设,还是构成要素、内部结构与功能等等,只要与实践要求相符合,均具有存在的价值,反之势必要对其进行改革,使其与实践需求相符合。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实践对治理体系调整提出要求。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受到苏联影响,在管理体制、经济运行等方面均效仿苏联,在国家治理体系方面也可看到苏联的影子。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社会主义实践内容进行调整,在所有制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形式并存,在分配形式方面,采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治理体系也由此发生新的变化。

三、中国特色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路径

国家治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并非一项单独的活动过程,而是涉及到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与社会各个阶层息息相关。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决定性阶段,促进治理体系发展对国家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树立国家治理基本理念

思想决定行为,在中国特色国家建设方面应大力提倡解放思想。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每项突破都是思想解放的结果。同样,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虽然包含许多技术性、制度性等内容,但主要的还是要注重思想的解放,树立国家治理基本理念。当前,一些机关干部和群众还未深刻了解国家治理的意义,甚至对此存在错误观念。例如,一些干部将政府看成唯一管理者,缺乏法律意识与服务意识。事实上,国家管理与治理主要区别在于治理主体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治理手段从以往的刚性管理到当前柔性管理转变,主张政府通过多元共治的方式,使各个主体的行为得到规范,为法治化治理体系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二)调动多方力量参与构建

上世纪以来,“国家治理”便强调改变政府单方面管理和统治的形式,而采用政府引导的多元系统管理模式。将治理主体、性质与目标等为依据,其中,治理主体除政府以外,还包括企业、专家学者、人民群众等等,可充分发挥各个利益主体的资源优势与社会功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发展。

1.政府主导

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政府处于治理主体的地位,集合全国民众的意志与资源。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构建带有中国特色的治理体系。当代改革论研究专家奥斯本曾提出“在政策管理、服务保障等方面,公共部门的作用更加明显;在经济建设与创新等方面,企业的作用更加显著;在微利或者公益事业等方面,第三部门的作用更加显著。”在治理体系创新发展方面,奥斯特姆罗的理论认为:将外部“利维坦”与私有化治理对比来看,采取多元协同治理模式更有助于共同承担资源、资金方面的负担,促进信息采集和共享,提高监管力度,发挥履行承诺等作用。由此可见,治理体系的构建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对公民与利益相关者进行调动,使其能够一同参与到治理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事业之中。

2.学界努力

专家学者在智力层面具有独特优势,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在职责、作用等方面有所区别,专家们坚持学术中立原则思考问题,为国家“善治”目标达成提供科学依据。在国家治理工作中,专家学者具有直接引导作用,并间接对社会舆论产生影响,但值得一提的是其构建出一整套信念、预设与命令,可为理政者提供科学参考。从古至今,我国对学者治国思想理念便十分推崇,在治理体系未来的发展中仍然离不开社会各个领域“智囊团”的作用,可发挥各领域、各学科、各专业的专家学者的作用,通过开展多方论证,提出更多可供选择的方案,促使国家治理体系创新发展[8]。

3.企业参与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同时,企业中的从业人员数量众多,可通过自身实力对国家政治建设起到反作用。在构建治理体系时,企业并非主导者,但受到的影响却未曾减少。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机构,但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社会效益,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目前,研究者与实践者开始将研究重心转移到“企业社会责任”“社会型企业”等方面,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不但能够促进企业自身利益增加,还可促进整个社会发展,因此企业应坚定不移、积极踊跃地参与到体系构建事业之中,为体系完善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4.群众参与

现代社会发展坚持民主与法治,社会大众具有公民资格,不单纯是纳税人与公共服务享有者,应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处理。与其他利益主体相比,广大群众在集体行动、发言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广大群众不但是公共权力赋予者,还是资源占有与公共政策执行者。在国家治理体系发展中,广大群众会因涉及自身利益而表达愿望和诉求,也会充分发挥自身在身份与资源方面的优势,担任政策咨询者与监督者。由此可见,应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国家治理,营造公民化社会。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在党执政以后,执政能力提高属于根本建设工作之一,是新时期政党面临的重要课题。党的执政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和衰败,甚至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在长期执政过程中,我党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但是,随着当前时代、国情与党情的变化,我党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与新挑战,例如,在面对当前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新情况时,部分党员干部常常感叹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究其原因,还是自身思政素质与工作能力不足的问题,依法执政水平不高,出现精神倦怠、力不从心、远离群众等现象。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各级干部的思政素质、工作能力与科学文化素养,才可使国家治理体系得到高效运转。为了达到提高执政能力的目标,应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地位,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使国家治理方式得以创新。此外,要站在全局的角度统筹谋划,更加注重改革的整体性与协同性;积极总结各地改革方案,虚心学习和借鉴国外社会治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以更深厚的制度实力,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四)注重与国外交流与合作

在以往的视域下,政治活动首先在国内某个地域产生,只有当活动调节超过管理范围时,政治活动才会朝着国家或者国际范围延展。但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紧密,使相互之间的依赖性随之增加。在此背景下,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借鉴他国经验、运用他国资源促进本国事业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在国际交往合作不断普及之下,应对我国的治理体系进行更新与完善,使其更有助于处理国际事务,有效应对各类跨国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应通过加强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尤其与是西方发达国家与社会组织,以此促进我国治理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得到充分认证。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结合时代要求与基本国情,对国内外成功的经验与做法进行总结和吸取,尊重自然选择、在实践中打磨、促进结构耦合,构建带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朝着现代化国家迈进。

猜你喜欢
体系国家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把国家“租”出去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