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媒体素养教育促进高校思政信息化的思考

2020-01-08 10:30江娟
关键词:媒介思政素养

江娟

(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0)

进入21 世纪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改变。当前各国政府与学者一致认为媒体具有较强的教育作用,并提倡提高国民的媒体素养。当代大学生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充分的享有媒介资源,其成长也受到大众传播媒介的更多影响,这就要求高校应积极构建媒体素养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作用,在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课堂,为学生们营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高校媒体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媒介是指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用于传递和延伸信息的物质实体,如书籍、广播、电视、网络等等。本文以某职业院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进行分析,共计发放1000 份问卷,回收979 份,调查主体涉及到师范学院、机电学院、信息学院、传媒学院的多个专业,通过调查结果可知,当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不佳,在以下方面存在问题:学生的媒介接触度不断提高,且以休闲娱乐为主。在调查的学生中,有将近100 名学生每天媒介接触时间超过5 小时,接触时间超过3小时的占36.7%以上。当问及接触媒介都做什么时,有42.2%的学生表示用于看剧、看电影、购物、游戏等,以学习知识为主的不足25%;在有效问卷中,只有231名学生仍通过书籍与报刊获取信息,有76.25%的学生表示习惯于利用手机获得资讯,这样方便又快捷,少数学生甚至到了手机不离手的程度。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层次较高、知识结构与价值体系较为成熟的群体,需要具有较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必须学会选择、分析和利用媒体,因此对其开展媒体素养教育显得十分必要。

(一)迎合新的技术环境的需要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通讯技术开始飞速发展,尤其是数字化科技发展对媒体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传播方式、渠道与内容等多方面发生改变,还影响到媒体机制、市场结构与组织结构等等。通过网络、卫星等数字化格式,将数据信息传递到家家户户之中,有效打破以往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技术局限,打造新的媒体运营格局,当前各类媒体的依存技术日益趋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媒体资源的整合应用,该技术的改变虽然并非由中国主导,但在全球化环境下,我国媒体发展受到技术革新影响,能够与传播行业自身发展规律更加相符,资源整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通讯技术发展为我国媒体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此背景下,高校开展媒体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相关技能与素养,更有助于迎合当前先进技术的发展步伐,成为高技能、高素养的综合型人才[1]。

(二)适应新的政策环境的需要

众所周知,从建国初期开始,我国媒体便发挥着宣传教化的功能,将国家的方针政策传递给国民,当时媒体性质为事业型单位,由国家出资承办。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媒体开始改制,并以此为突破口开始“走自己的路”,将发展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实施多种经营、广开财源的方针,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电台、电视台,节目范围与形式也日益丰富。进入21 世纪后,在先进数字技术的基础上新媒体正式诞生,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卫星、无线通信网等渠道,以手机、电脑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与服务,获得广大群众的一致喜爱。2014 年以来,“媒体融合”的相关文件日益密集,开始大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通过技术支撑与内容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掌握舆论市场主导权。”我国在媒体机制、类型等方面日益丰富,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适应性提出了较高要求,高校应积极迎合国家政策,通过强化媒体素养提高学生的思政意识,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政策环境,为媒体发展贡献更多力量[2]。

(三)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的需要

当前,媒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经营管理模式也体现出多元化特点。媒体逐渐摆脱传统单一化的事业型模式,部分媒体成为自主经营的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效益,媒体的经济职能也不断拓展,在政治宣传教化的基础上,开始依靠广告、销售产品、吸引外资投入等多种方式。但是,在这一变化中出现闲置资源增加、经营成本升高等问题,对媒体融合提出客观要求,加上受世界媒体发展趋势影响,使中国媒体开始走上集团化发展之路。在此种市场环境下,不但对媒介从业者的业务水平、编辑、选稿审稿能力更加重视,还对编辑的媒介素养、思政意识提出新的要求,高校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和优势,依靠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政意识与水平,充分满足新媒体市场对编辑人才的要求,与市场环境充分适应,推动媒体改革的顺利前进[3]。

二、信息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现状

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信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特点,各类现代传媒飞速发展,特别是在网络通讯与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的信息,总量更是爆炸式增加,为高校思政教育营造了新的环境,先进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思政教育的有力支撑。现代信息技术对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突破方面,可打破时间与地域方面的局限,为思政工作开展提供丰富的资料来源。大学生也可根据自身需求随时获取所需信息,借助现代通讯网络,拓展教育空间,充分发挥社会、家庭与学校的三方合力,营造全社会育人的良好网络环境,使思政教育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当前高校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思政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一)思政教育难度增加

当前高校学生主要为“90 后”、“00 后”的新青年,其思想和行为受到当前环境变化的影响,从小便接触各类电子产品,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其思政与观念整体上较为积极健康。但是,网络信息具有较强开放性,内容鱼龙混杂,一些糟粕腐朽信息的存在可能会污染学生视听,使其受到不良思想的熏陶,形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或者沉溺于网络游戏,逐渐意志消沉,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这些都在无形中增加了思政教育工作难度,而部分院校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疏导与思政教育,导致学生整体素质难以显著提升[4]。

(二)思政教育手段与内容单一

新技术的应用可打破传统德育课程的硬性教育方式,丰富和完善教育内容,提高思政信息传播效率;将多媒体应用到思政课堂中,可使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在网络技术的辅助下,降低思政理论学习难度,增强学习趣味性,吸引更多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对学生的服务、引导与教育等功能。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部分高校开设了思政课程,但由于思政认识程度不足、开展手段单一老旧,主要采用理论灌输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另外,受到资金与技术等因素影响,未能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技术和设备,思政教育信息化水平较低,单纯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忽视实践锻炼,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很难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无法顺利达成教育目标,致使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处于尴尬位置。在思政教育内容方面,理应做到与时俱进,根据当前社会的新变化动态调整教育形式与内容。但是,当前我国一些高校仍然沿用老旧思政教材,教育内容无法跟上现代社会发展脚步,培养出的人才自然与现代媒体人才需求有所偏差。

(三)思政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媒体的内部与外部环境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网络与手机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对节目的内涵与趣味性提出更高要求,这要求从业者拥有较强的市场敏感性,能够及时捕捉受众的当前喜好,并有针对性的制作和传播此类产品,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便是提高从业者的媒体素养。当前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没有结合实际教学环境与市场环境,对思政教育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足,在教育活动开展时也很难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仍以书面教学、口头讲解为主,很少带领学生进入实训基地进行参观和学习,导致思政教育逐渐偏离实际,与社会实践相脱节,学生的媒介素养自然无法得到提升,难以达到预期的思政教育目标[5]。

三、以媒体素养教育促进高校思政信息化发展的措施

教育信息化是当前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推动教育改革。媒体素养是指媒体对人的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属于传统素养能力的延伸,不但对信息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要求,还要批判性的观看、收听和解读信息,并建立获得正确媒体信息的知识结构。在高校思政信息化进程中,媒介素养教育可为其提供极大助力,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思政信息化水平,培养更多优质的媒体人才。

(一)建立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提高思政工作效率

当前媒体素养教育已经突破技术层面的限制,开始朝着精神领域延伸,需要依靠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支撑,才可使思政信息化的促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内容:一是树立思政意识。大众媒体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应得以唤醒,德育工作可由具体规范掌握,通过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道德品质等方式,培养大学生的思政思维、道德意识与践行能力,进而养成道德主体人格,使学生自觉的运用自己的道德判断、选择与能力,灵活应对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二是提高信息辨识能力,要清楚知道通过怎样的手段获取信息,充分了解媒体的运作应用,对各类媒体内容性质进行辨析,对媒体行业与社会间的联系进行体察;三是促进思政教育发展,以媒体素养教育为载体,对学生的媒体批判能力进行培养,使其能够运用健康的媒体资源不断提升自我,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实现自我发展与提高。在媒介教育方面,教育体系的内容与创建方式如下。

1.丰富课程开设形式

当前大学课程一般分为选修与必修两种,在媒体素养课程设置中应丰富形式,在选修和必修的基础上再上公共课,一些课程可以公共课的形式开展,有助于学生对媒体信息有更加清楚的认识;对于网络素养、媒体法规、影视素养等方面,可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对于教育条件落后的学校,可定期开展专题讲座,为学生普及媒体知识。对于课程体系来说,不应将媒体素养教育看成一个新的学科重新设置课程,而是应在原本媒体素养概论课之外,将媒体机构分析、产品制作技术与流程之类的课程融入其中,并根据教学现状进行调整即可,这样不但可减轻重新设置课程体系的工作强度,还可实现教育理念、内容与方法的创新,达到事倍功倍的效果[6]。

2.创新媒介素养教学方法

在媒体素养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对此,教育活动可采用抛锚式与讨论式两种方式,前者主要是将案例与合作学习融合起来,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下亲身体验,而非单纯的口头讲解。在该情境下,一旦确立某个问题,整个教学内容与流程便被确定,如同轮船被锚固一样。此种方法有助于营造生活化情境,师生共同参与学习中,对当前的媒体热点进行讨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者则是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体现出个性化教学特点。

3.完善监督与评估机制

为了提高媒介素养教育对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学生素养现状等,有的放矢的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与评估机制,严格落实具体的教育方案,定期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与评估,使媒介教育更加科学规范。此外,院校还应加强对此方面的科研投入,将媒介教育融入思政工作之中,由相关教师进行科研创新,学生处与二级学院学生会相结合,对当前学生媒介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对媒介信息偏好、信任度等指标进行分析,并将调查结果分类汇总,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二)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引入媒介素养教育

信息技术在思政创新中的应用可在多个方面体现出来,即思政网络教育、资源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活动信息化等等,上述工作的开展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与媒体素养的养成问题紧密相关,特别是高校学生,思政的重点在于提高学生自身的自律意识,单纯依靠外界监督难以彻底抵制网络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借助媒体素养教育的力量,促进德育信息化的高效开展。对于沉迷于网游、浏览不良网站、滥交网友导致受骗,甚至网络犯罪等问题,学校应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教育,将思政信息化重心放置在:传授学生如何辩证识别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吸收网络信息营养等方式,这也同样也是媒体素养教育的范围。

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高校应以素质教育为依托,开展党团队活动、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等方式,使媒介素养的教育内容得以拓展,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将教育课程与音乐、舞蹈等艺术类课程融合起来,开展多元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参与中潜移默化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学校还可面向全体学生,依靠电视、广播、校报、校园网等媒介进行宣传和培训,增加学生对媒介知识的接触面,还可鼓励学生自行创办报刊,积极投身于主流媒体组织活动之中,获得更加真实的体验。此外,学校还可邀请当地的新闻媒体、著名编辑、新闻人物等进入校园,与大学生交流关于节目制作、新闻报道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媒体与学生之间的面对面沟通,可相互促进,使学生获得媒体的一手资料,切实了解媒体情况,增强对媒介方面的感性认知。

(三)发挥校园媒体辅助作用,强化媒介素养教育

根据形态载体进行划分,可将院校课程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上文课程体系属于显性,而隐性课程可通过校园媒体、实践活动等方式体现出来,对媒介素养教育具有较强的辅助作用,可获得更加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方面,借助校园媒体,拓展教育范围。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日常接触的媒体渠道分为大众媒体、人际渠道与校园媒体三种,与前两种相比,后者与学生的更为贴近,对其媒体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从媒体认知层面来看,电视台、校园广播、校报等均有开设专门版面,向学生介绍媒体相关知识,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拓展学生对媒体的认知范围。通过开设“名师讲堂”“媒体观察”等节目,要求专家与学生一同对媒体信息进行解读,也可利用当前现有的校园广播、校园网、微博、移动APP等媒介资源,鼓励师生积极参与节目编排与制作,策划出带有深度的校园节目品牌,以此提高学生的媒体分析与辨识能力;校园网络可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为学生提供更多媒体报道的相关信息,供师生利用闲暇时间浏览和学习,也为学生发布自己的观点、上传媒体作品创建了平台,在无形中拓展了教育范围,对学生思政理念的培养具有极大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开展多彩活动,强化实践能力。从本质上看,教育的过程便是认知到实践的循环过程,虽然此种概况方式较为简单,但可充分体现出实践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媒体教育过程中,因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创造更多提高媒体素养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活动,自身的媒体素养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对此,学校可积极举办网页制作、摄影大赛、DV 作品展示、媒体评论赛等活动,使学生们在亲身参与中真正了解媒体产品制作技术、传播流程,一些大学生还可借此机会转变角色,朝着媒体产品制作与传播的方向发展,通过换位思考,增强自身的媒体素养。值得注意的是,校园活动的开展可调动社团与大众媒体的力量,不再于活动规模是否壮大,而是注重为更多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在各个社团的合力之下,使校园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因大众媒体的加入,拉近校园活动与媒体之间的关系,使媒体素养不再局限于学校,媒体也可借此推出更多更适宜学生的节目与产品[7]。

(四)加强媒介素质理论研究,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我国许多高校的媒介素养研究处于表层,仍然停留在对国外文献追溯与引用方面,对应用现状的描述也只是蜻蜓点水。虽然当前一些高校开展重视媒介素养研究,能够结合院校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观点,但从整体上来看,提出的观点仍然缺乏创新。与其他热门新闻传播学课题相比来看,媒介素养的课题研究尚未引起领导层的重视,如若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够打破偏见,从定性分析与主观阐述中脱离出来,将重心放在定量调查方面,针对媒介素养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势必会对该项事业发展提供极大助力。在新时期背景下,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创立了媒介素养研究网,是首个专门从事媒介素养研究的网站。在该网站中对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知识进行系统的介绍,这意味着高校学术界已经开始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媒介研究,能够为大学生营造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成为强化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值得注意的是,媒介素养教育属于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特别是媒介自身的参与和支持。因此,媒介应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与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例如定期组织学生到编辑部进行参观和学习、播放与媒介内容相关的电视节目,利用公益广告普及媒介知识等等,还可通过开展媒介素养专题研讨会等方式,以多样化形式辐射更多院校,使大学生能够在此种学习环境下,促进自身媒介素养与思政意识的不断提升。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离不开媒体素养的推动,尤其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之下,更应充分意识到媒体素养的重要意义与价值,通过建立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发挥校园媒体辅助作用、加强媒介素质理论教育等方式,充分发挥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作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媒介制作活动,在亲身参与过程中更加精准的把握舆论导向,促进思政工作的健康稳步前进。

猜你喜欢
媒介思政素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思政课“需求侧”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