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龙珍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学与科技管理处,广西 柳州 545036)
2019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中国办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1]。在座谈会上,习近平针对如何办好思政课的基础和条件作了深入阐述,还提出了思政课教师要具备六种素养,六个“要”,以及怎么从八个方面辩证统一地改革创新思政课。具体怎么对高职思政课程进行改革创新,如何增强高职思政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成为摆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成为必然趋势。作为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最先由国外的培训机构提出,混合式教学(Blended-Learning)指的是把传统教学方式(Face-to-face)和在线教学方式(Electronic -Learning)各自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授课形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授课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是权威,而学生是被动接受者,学生学习方式为“教材+课上听课”,传统的技术支持就是多媒体加粉笔,教师的在课堂中的角色就是知识传授者,最终的能力目标就是学生拥有理论技能。传统课堂单向灌输的形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注重师生交流探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丧失,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混合式教学中通过线上教学和线下活动,以信息化手段作为支撑,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指导者、促进者,最终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两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优势互补,也可以促使学习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不断提升。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混合式教学模式被引入到高校教育领域,就迅速得到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国内首次提出混合式教学概念,他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化教学模式优势互补,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的主导地位,又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之后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等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本文所探究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就是以混合式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幕课、翻转课堂,微课程如雨课堂、智慧云课堂等教学方式,契合网络时代的个性化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等需求探索一种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模式。当然开展混合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去使用在线平台,不是去建设数字化的教学资源,也不是去开展花样翻新的教学活动,而是有效提升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深度。
针对高职院校学习能力差异较大、学习自主性不强、学习自控能力较弱、自学能力需要培养等特点,课前预习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学习能力。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要运用混合式教学上好高职思政课程,线上的资源是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前提,针对线上资源的建设,对于没有相关信息技术的思政教师来讲,是存在一定困难的。但是这种困难并不是不可以克服的,院校或者二级学院可以通过邀请相关信息技术人员对思政教师进行培训,学习相关的编辑软件知识,思政课教师可以运用电脑、手机等先从简单的屏幕录制开始,再加上教师个人的讲授,再通过后期的视频剪辑和动画制作,以及思政课程知识点的分解和学习目标、任务的设置,通常成本在一千元以内,时间投入为两三个小时。
通过把传统的课堂讲授转变成为微视频、幕课的形式提前设置好,尽可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前预习时间。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智慧职教”平台、“ABOOK”“雨课堂”等平台,在课前给学生发布学习任务,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要做到三个“明确”:要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明确上课要讲的内容,简单来讲,学习任务要简单、具体、清晰。思政课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评价并进行督促,给学生施加一定学习压力。
学生需要在课前完成自主在线学习,课前在线测验,课前实践练习,针对自己不了解或者不懂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重点标记,课上可以请教授课教师。通过课前在线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改变自己的认知前提条件,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思政课堂教学质量。在这个环节,授课教师可以跟踪学生的学习,收集学生在线学习产生的问题,调整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上课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为了保证课前学生学习的效果,每节课前授课教师可以对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进行表扬、鼓励,树立榜样,或者进行小组整体评价、表扬。为保证学生课上参与度,思政课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当然要实现此环节的前提是保证学生课前学习效果。教师首先要对平台学习参与度进行分析,针对集中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问题分析,通过教学引导、实时指导、归纳总结、考核评价的教学流程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保证上课学生的参与度,授课教师具体可以采用知识竞赛、过关练习、小组讨论、拓展训练、实践操作的形式让学生实现课上知识内化或者技能习得。做好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尽可能使教学过程趣味化。课程结束后,授课教师布置下课下学习任务和下节课学习任务,以此循环往复,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高职学校要一如既往做好学校党建工作,把高职思政课与当前时政相结合,让党建“领航”,再根据高职学生特点改革创新,将党建思维贯穿思政课教学始终,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思政课“活”起来、“燃”起来。通过在线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基本知识点。线下,通过教师查漏补缺后,需要组织学生把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和灵活应用。首先,需要学校营造良好的氛围,要想做好学生发展指导,不能只依靠思政课堂。高职思政课程不能上成纯理论课,要学会开发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以学生就业发展为导向,把思政课和就业指导课程相结合。总体要求能够对学生发展指导有重要价值。其次,可以通过考察调研、拍摄情景剧、微电影、思政课辩论赛、知识竞答等形式,实施开放式、体验式教学,把思想政治课上得更有政治性、鲜活性。再次,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优势,辅导员工作在高校思政教育的一线阵地,是离学生最近的人,要充分利用好与学生的近距离优势,对学生的言行、兴趣爱好等进行研究,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发现学生成长的规律,和思政课教师齐心协力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讲好马克思主中国化,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最后,可以结合当地红色基因选择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等开展教学,开展专门的思政综合实践课,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积极探索,通过实践运用理论知识,让学生走出课堂,迈出校园,认知社会。
不管是网络在线学习还是线下实践练习都需要高职思政课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信息,通过及时反馈,可以让教学活动更加有针对性,让学生学得明白,教师教得明白。学习既要关注过程也要关注结果,想要保证学习效果,就还要改变以往考核方式,把网络在线学习成绩纳入期末最终成绩中,线上学习成绩考核占40%,主要包括在线课程参与度、在线课程随堂测验、在线课程单元测验以及在线课程考试成绩等。平时成绩考核占20%,主要包括考勤、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学习效果等。期末考试占40%,主要通过闭卷考试检验学生理论水平。另外,针对单次思政课程,还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
“互联网 +”背景下高职院校在思政课程混合式教学方法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通过翻转课堂、微课等教学平台,通过课前碎片化学习、课上知识系统化、学生绘制分析等满足了信息时代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的需求,给师生见面实现更高的教学目标提供了空间和余地,不像以往焦点在于学生是否在教室学习,而是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在认知层面参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