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藏》: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写作的局限与可能

2020-01-08 00:10代晓东
关键词:网络小说网络文学题材

代晓东

(四川轻化工大学 人文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

网络小说的兴起和繁荣,是对传统文学创作的一次极大冲击。绝大部分网络小说,都是以类型比如玄幻、军事、历史等进行划分和创作的,这有利于读者和作者有效快捷地建立联系。以前现实题材在网络小说中比较小众,但这几年随着现实题材影视作品的热播,各级部门的重视和扶持,现实题材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网络作家的青睐,随之也出现了不少有份量、高品质的现实题材网络小说,庹政的《商藏》就是其中之一。2019 年8 月,《商藏》获第三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年度最风光文旅作品”荣誉;2019 年6 月,《商藏》在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工作会议上被选为当代网络文学创作工程项目;2019 年5 月,在杭州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网络文学周上,《商藏》跻身2018 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年榜前十。本文试图通过对这部热门作品的解读,分析网络类型小说中现实题材创作中存在的局限,比如,作为类型小说的先天不足、画地为牢、过度迎合读者、缺少意义构建等等;同时,通过对其相较于其他网络小说中一些新元素的分析,借此提示现实题材网络类型小说创作发展的新的可能性,比如出现经典作品、出现反类型化作品等。

一 网络小说与类型小说

进入20 世纪后半期,随着互联网的出现, 网络小说创作风起云涌;进入新世纪以来,更是蔚为大观。据中国作协2019 年5 月在杭州网络文学周发布的《2018 年网络文学蓝皮书》统计,现在网络小说有读者4.3 亿人,注册作者1500 万人,作品1600 万部。实际上,网络小说已经成为一种引人瞩目的文化现象,甚至有一种说法,网络小说是与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韩剧并列为四大文化现象之一。

针对网络小说,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分野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网络小说与传统小说相比,只是发行传播方式不同,绝大部分作品水平都在及格线下,甚至可以称为文字垃圾;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次写作革命,它的历史重要性,完全可以比拟400 年前启蒙时代印刷对写作的冲击,完全可以比拟小说的崛起[1]。

凑巧的是,庹政在进行网络小说创作同时,也进行网络小说创作的教学与研究。他对网络小说曾经下个一个定义:“以论坛,网站,手机APP为平台,以年轻人为创作和阅读主体,以玄幻,穿越题材为主要内容,以商业利益为主要目的,字数多在百万以上,数百万,乃至上千万,具有故事性强,口语化,及时互动,更新快等特点的一种文学形式。”[2]

庹政从媒介、对象、内容和目的四个方面对网络小说进行了归纳和定义,笔者认为是比较准确的。但从这四个方面来衡量《商藏》,可以看得出来,其与时下流行的网络小说还是有一些明显的区别,如:内容是现实题材;文字功夫很好,不是常见的“小白文”的口语化;作者是70 后,这部小说的读者也都是有一定年龄和阅历的;等等。所以,除了媒介和目的相同外,《商藏》的内容和对象不同于一般的网络小说,我个人更愿意把它归在类型小说上来进行研究。

所谓类型小说是指那些在题材选择、结构方式、人物造型、审美风格等方面有着比较定型的类型化倾向的、读者对其有着固定的阅读期待的小说样式。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认为,“类型”在文学批评中指文学的种类、范型以及现在常说的“文学形式”,类型文学则是指文学类型化倾向的固定形式。文学类型化倾向应该是文学的一种常态。我们或许要问,文学不是最强调独创性的吗,怎么类型化倾向又是它的一种常态呢?事实上,文学仅仅有独创性是不行的,如果每一部作品与以往的作品毫无共通之处,是完全的独创、完全的创新,这就势必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读者无法在已有的阅读经验和审美经验基础上来接受这个作品。不论是创作,还是阅读欣赏,都离不开人类经验的积累和展开。作家的创作如果与前人的创作没有共同之处,读者就无法基于其现有的经验进行阅读欣赏。因此,当文学创作过程中有一种新的因素被人们接纳并受到人们的欢迎时,这种新的因素就会产生一种吸引力,作者会被这种吸引力所吸引,自然地吸纳这种新因素,而读者则会在阅读中认同这种新的因素,形成固定的审美经验。正是由于存在着文学类型化倾向,审美经验才有可能获得不断的积累和提高。

其实,类型小说在我国古已有之,比如古代的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谴责小说、鸳鸯蝴蝶派小说等等。我们现在谈论的类型小说,主要还是指现代以来的类型小说。因为只有进入到现代化社会,类型小说才会发展得更加充分。现代化社会的市场经济和市民阶层,是通俗文学发展兴盛的两大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类型小说才有了更完整的形态、更充分的发展,而网络的出现,更是从物质和技术手段上为类型小说创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邵燕君曾经对于这种现象——网络文明下类型小说的繁荣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中国的网络文学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特例,但并不特殊,其繁荣与中国的文化体制有关。在欧美成熟的文学发展体系中,有版权限制,有成熟的作家队伍,文学生产带来的大部分利润在旧媒介之下也可以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旧体制可以延续到网络时代。而中国的文学发展恰恰没有相关的旧体制延续,没有建立起一整套的作家、读者分享机制,我们的类型小说处于一个空缺的状态,然后网络进来了。就像是传统印刷文明当中的一个蛋糕,一下子落到网络文学的盘子里了。因为没有媒介的阻隔,其基本上像野草一样生长着。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契机。用李敬泽的话来说,是一个“补课式反弹”[3]。

实际上,中国的网络小说很注重分类。以起点中文网为例,它的首页就鲜明地把网络小说分为玄幻、武侠、军事、都市等门类,而网络作家们,也总是和乐于把自己归为某种类型的作家,比如军事小说写手、历史写手等。这样分类,方便读者第一时间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也方便网络作家找到自己的目标读者。所以我们不管把网络小说看成商业小说、流行小说,还是大众文学,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99%网络小说都是类型小说,在下面的论述中,这两个概念可以暂时等同。

当然,也有不同声音。最早以传统作家身份介入网络文学的上海作家陈村感慨,若把网络文学局限于类型小说,会伤害到网络文学。“你把不少属于网络文学的东西踢出去了,只剩下那种‘言情武侠的、卖钱的、看连载的’才算网络文学,这样网络文学以后是要倒霉的,因为你把文学越做越瘦了。”[4]他一再说,文学本应是百花齐放的。

二 作为现实题材作品之《商藏》的价值与意义

这两三年,无论是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现实题材都出现了不少有影响力,甚至是“现象级”的作品,比如《战狼》《人民的名义》等等,从中央到地方相关部门,对于现实题材,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力推精品力作。庹政的《商藏》,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创作的一部现实题材作品。

显然,庹政创作《商藏》不是纯粹为了迎合这股潮流,据他自己介绍,这部小说他酝酿了很久,光是资料就积累了几十万字。对于一个成熟的作家来说,这种创作储备也很正常。庹政的另一部现实题材小说《百合心》,也是做了19 年资料准备后,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完成的。

我们说现实题材,经常会跟一个概念混淆在一起,那就是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并非一个简单的概念,其有偏严与偏宽的两种思路的理解。偏严的,在内涵与方法上都持守现实主义的原本要旨,即“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真实性、客观性与典型性;偏宽的,则主要强调富含人文主义内核的社会性、真实性与向上性统一的基本精神。

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的关系密切。现实题材说的是一种题材类型,现实主义指的是一种写作方法,但因为面对和处理的同样都是现实,现实主义应该是现实题材写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就是说,好的现实题材的写作应该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或者最好运用现实主义的方法。这便使二者之间有了无法割舍的种种联系。

《商藏》要写的是改革开放40 年,这是一个典型环境,所以它的主人公一定是这40 年里凸显出来的、带有改革开放时代特有气质的人物。

《商藏》2018 年5 月开始在咪咕阅读连载,至2019 年结束,共计150 万字,先后取得包括入选中国作协2018 年度网络小说排行榜在内的很多荣誉,影响不小,成绩斐然。

虽然贴着类型小说的标签,但《商藏》与大部分网络上连载的现实题材小说有很大区别——后者通过嫁接重生文或者穿越文,随意扭曲现实,缺少生活逻辑。

《商藏》讲述了主人公叶山河从大学毕业分配到工厂后,工厂破产,其被推入社会滚摸爬打,历经商海浮沉,如何从小生意人一步步成为商业大佬的过程。小说以西川为背景(暗指四川),时间跨度近30 年,勾连起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例如国企改革、汶川地震、反腐打黑等;主人公叶山河从初出大学的新手,到从事过校服厂、地产公司、广告公司、餐饮娱乐、装修公司、纺织公司等很多行业工作的商场干将,历尽沧桑。

《商藏》选择写实的方式,部分原因可能是小说本身就有较强的自传性,前半部尤其如此。作者自己也说过,前半部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就是他以前的商海经历,后半部则是他对一个商人的期待。他强调自己有“一种记录时代的使命感”[5],他要将《商藏》写成一部西川商业史诗,一部折射这个时代的浮世绘。读者从《商藏》的后半部也看得出来,作者选取的重大项目和人物一一对应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和人物,正如作者所说,“如果要写这四十年商业活动,有一个行业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房地产行业;如果要写西川(四川)和蜀都(成都),有一个人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市委书记。”[5]所以作者在连载的过程中,每每有读者参与讨论,一一挑明作者企图遮掩的真人真事、苦心布置的暗喻,预见整个事件的发展,同时也为主人公担忧。从这个意义上所,这是很成功的一种现实题材的现实主义写作。

《商藏》的成功还在于对于主人公,或者说对以主人公为代表的商人群体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思想的发掘。写实性的文学技术、自传性和现实主义目标,似乎都暗示了作为网络文学的《商藏》是一部有着现实主义欲求的作品;而现实主义的欲求呈现为文本的关键,在于能够为现实赋予可理解的总体形式。其表现在《商藏》中,在于作品对叶山河的商场生涯的描写,时刻处于“上升”状态。这在诸如官场、职场、玄幻、军事等网络小说中,被归纳为“升级流”写作。叶山河从最初开办校服厂,到宾馆工作,到广告公司、书吧、炒股、装修公司,到并购纺织厂、介入过街商场、争夺云山国际,他的事业一步一步上升,财富数额和量级不断增长。对此,我们可以拿他在宾馆工作那一段经历来详加剖析。

叶山河刚刚到盛大房产打工,因为一篇报告受到董事长赏识,亲自点名让他跟着总经理去下属宾馆工作,担任总经理助理之职。在宾馆,他从总经理助理开始,先后做过业务主管、公关经理、歌舞厅经理、副总经理,受过四任总经理领导,内部跟十多位宾馆中层干部既竞争又合作,对外紧跟大势推出宾馆各项服务,自己也从一名新手渐渐成为宾馆管理层的中坚力量和主要管理者,最后内部承包了客户部和歌舞厅,赚到了他人生中第一桶金。25 岁那年,即1995 年,他成为了一位百万富翁。

叶山河宾馆3年的工作过程,就是一个时刻“上升”的状态,无论是他个人的管理能力、社会经验,还是对宾馆内部话语权争夺,叶山河都攻城拔寨、节节胜利,这也成为作品叙事的主要内容。所有这些“上升”,体现了叶山河的精神状态——欲望和进取。这里说的欲望和进取,类似于西方所说的资本主义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推动了叶山河的底层奋斗,并展现为底层奋斗叙事的“上升”模式。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叶山河的商场奋斗生涯始于上世纪90 年代初,此时恰是中国经济的“上升期”,是“发展主义”盛行之时,叶山河在商场的奋斗“上升”历程与时代潮流相暗合。

同时,“上升”的还有叶山河关于世界的认知、关于商业的思考。其商业理念的树立,跟改革开放40 年来,整个商业秩序和商业道德从野蛮生长状态回归到理性健康状态这一过程息息相关。

对于《商藏》这部小说,我们很难以一种简单的通俗小说的标准去分析,尽管作家是在写一个通俗的主角成长故事,但其中蕴藏着一种理想主义的激情;同时,作者又坚守着一份建立在历史考据基础上的文学化再现现实的理想,其希望小说最终能够展示远比现实更为“真实”的东西,带给读者超越一般经验的极致体验。

在文学欠发达而人口又如此之多的中国,文学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它告诉大众去了解、审视、表达生活,并学会与生活相处,进而尊重生命、理想。显然,在小说类型中,现实题材类型小说更合适完成这个任务。象《商藏》这种以人的一生为坐标,直视面前这个丰富的时代,回应了许多不同历史时期新旧问题的类型小说,远比那些装神弄鬼的玄幻之作,更能够引导那些渴望上升的读者,影响这个社会和时代。

三 作为类型小说之《商藏》的天生不足

称赞《商藏》成功的同时,也要看到《商藏》的不足,看到其作为类型小说创作上的局限,比如其套路式的小说结构。

从小说结构看,《商藏》不是按照主人公从出场开始就一步步升级的编年体顺序来布局的。其采用的是双线法,先写一段主人公现阶段的大事件,再去回叙一段主人公成长时期的浮沉顿挫经历。类似的结构,我们可以从经典小说《教父》,从庹政的另外一部社会小说《大哥》中看到。这也说明,庹政对于这种结构是驾轻就熟、非常喜欢的,而且是洞悉其中优劣并有意为之的。

庹政多次说到,如果只写一个主人公基层奋斗阶段,是不好看的。他曾经举例说,官场小说的乡镇科室奋斗,因为局面不大,事情琐碎,矛盾冲突不激烈,场景不够华丽等,很难吸引读者。他和其他类型作家们,为了克服这个尴尬,经常采用一些技巧,做一些特殊的设定,比如把主人公设定成领导的秘书,这样主人公虽然还是刚刚进入官场的新手,级别很低,但因为秘书身份的原因,可以介入很多足够刺激的大事件,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的期待。

在《商藏》中,作者为了避免主人公刚刚进入商场就陷入那种“块块钱”“小摊摊”的奋斗场景,有意把这一部分经历只是作为主线的辅助和补充,作品一开头就直接把叶山河面临的重大项目时的思想和行动作为第一叙事对象,一开篇就把读者带入到一个宏大商业项目场景中去,第一时间就抓住了读者。

当然,基层奋斗那一部分也是必须要写的。这一部分的写作,因为能够揭示主人公成长的历史和蜕变的原因,作为前戏,其能够增加小说的厚重感和历史感,完成对改革开放这段历史的整体展示,完成作者史诗抒写的野心。这种结构方式,固然能使我们看到类型小说作家的苦心,但同时这种刻意的补充,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凸显了类型小说的先天不足、贫血虚弱。因为其带上了某种欲求和功利,整个创作就显得有些做作和扭曲。

对比传统文学中现实题材的《九三年》《战争与和平》《人间喜剧》《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这些作品不会刻意迎合读者,不会夸张地使用某种技巧,其叙事带着小说自有的节奏和韵律,娓娓道来,从容自信。从这个角度上说,现实题材的大作品写作技巧的使用是不露痕迹的,比如在《战争与和平》这样的恐龙级现实主义杰作前面,所有的技法似乎都不值一提。

在《商藏》中,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努力,不过作为类型小说,它在集中反映某个群体的生态的同时,只是凸显了局部,而整体上有所缺失;其强调了某类情感和欲求,但放弃了对整个人类情感和命运的深刻挖掘。这种缺陷显示了作者“史诗”式写作的失败,即小说无力赋予时代完整的形式,也无法总体化我们的现实。

同时,《商藏》试图采集那些现实中的热点、矛盾、症结和危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和人物,编织而成,以实现对现实的具体映照,其获得了读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其欲说还休的展示、隔靴搔痒的阐述、缺乏深度的议论,显示出这种作品缺乏现实题材小说应该具备的深度。换言之,其仅仅只是就现实问题作了一个简单的文本化呈现。因此,尽管小说的市场反响不错,但不得不承认,其无力现实主义地把握和思考当代社会。

著名小说理论家巴赫金认为,小说应该是时代的充分而全面的反映,小说中应体现为一个时代所有的社会意识的声音,小说应是杂语的小宇宙[7]。类型小说恰恰相反,画地为牢似的写作使其对社会人生切入和观察注定是片面的、单一的,很难上升到整体性的高度。类型小说的创作方法有其明显的先天不足。很多类型小说作家,在其作品中传播的往往是一些世俗哲学、心灵鸡汤。比如在官场小说中,作者热衷于描写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如何巧妙运用权力、如何完美地获得升迁等等,其基本不涉及政治价值与理想的探讨。在这类小说中,官场已无政治性可言,惟有权力博弈与利益分配无处不在。庹政本人曾经写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官场小说,还被誉为“新官场小说第一人”,对官场小说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他了然于心,他甚至还写了一篇题为《官场小说批判》的文章,对这类现象进行了反省。

不少类型小说作家试图强行赋予类型小说(包括官场、军事、商业、职场小说等)以价值视点,但总体来说,都不太成功。庹政的《商藏》,在这方面也作了很多努力,比如提升主人公的商业理念、赋予他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等等,但同时,其小说又无时无刻不按照商业小说的运转逻辑展开叙事,遍布小说的是有意无意的商场经验之谈,是沾沾自喜的自夸和得意洋洋的总结。小说中,叙事者不断通过描写商场中勾心斗角的细枝末节,教导读者在商场中如何算计,如何左右逢源,如何研究、讨好甲方,如何盘剥乙方,如何与官员交往,如何从不同的权力人物手中获取灰色资源,如何成为商场胜者,等等。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商藏》并不能称作是现实主义作品,只能算是写实主义作品。正是凭借着将“自传性”的经历巧妙地转化为读者信任的素材,将现实主义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教导读者了解资本运转机制、习得赚钱秘诀,其才得以被成功地提炼成为一种可感知、可传递、可学习、可模仿的“技艺”与“知识”。这也是《商藏》吸引读者的秘密所在。

当然,不是说《商藏》写得不够好、不能这样写,而是因为其作为现实题材的审美预设或者说期待视野,与中国最当下的文学现场之间存在着某些错位。形成这种现象有诸多原因,但类型小说本身的局限,毫无疑问是一道加在现实题材创作上的镣铐。从事现实题材创作的作家,需要发挥更大的努力,才有可能戴着镣铐跳出美丽的舞蹈。

在网络小说快速推进的20 年里,现实题材创作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精品力作比例不高,部分作品主题、题材、类型同质化、套路化严重,表现现实生活浮光掠影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网络小说写作的创新,使得其在类型与价值表达上出现了分离,读者阅读这样的作品,往往只见类型不见价值,这是现实题材网络小说创作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除了大环境影响和一些审查方面的原因,进行现实题材创作的网络小说作者中有很大部分人没有实实在在地扎根在所需要耕耘的土壤中吸取养分,他们缺乏真实的生活经验,所有的认知和感受都来自于百度,创作的方向更多是捕捉时下的热点。他们关注热搜和排行榜,甚至赤裸地追风和模仿。某本书一火,往往就会出现一窝蜂的同类型的作品。究其原因,这是因为作者缺乏原创力导致的结果;而缺乏原创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创作没有得到生活的滋养。这些作者信奉“更新是王道”,在以字数和订阅数的多少来决定收入多少的模式下,他们屈服于每日必须码多少字的规矩。大家都在电脑面前坐上10 个小时,去比拼字数,而放弃了对生活的深入体验。这样,网络小说在取得商业成功的同时,也扼杀了作者的创造力。

网络小说往往从追求“爽”开始,把创作重点放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这些技术层面,而忽略了作品中的思想情感酝酿提炼这些更深层次的东西,这样,文学所应该代表的生活本质及人生意义在一些作品中消失殆尽也就不奇怪了,这也导致这种类型的创作很难出现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典作品。

四 网络类型小说创作的可能性变化

通过对目前类型小说中现实题材创作的局限性剖析,笔者认为,如果我们的作者能够深入生活,提升自身素养,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拓展出足够宽阔的历史视野,网络类型小说中也有可能出现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作品。

(一)涌现更多具有经典性的作品

现实题材本身并不妨碍类型小说中出现经典作品。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生活,这是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而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生活,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与方法,这就使现实主义本身,在原则性的基础上,又具有着相当的开放性。归根到底,现实主义创作并不排斥所谓的类型小说。

当代文学中《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保卫延安》《青春之歌》《山乡巨变》《林海雪原》等现实主义经典小说,其内容和写作手法是各不相同的,现实主义本身是发展的、没有固定模式。现实主义创作的关键是作品要有现实主义精神。

比如热播的《欢乐颂》,“在这部讲述中国城市市场经济浪潮的《欢乐颂》中,那些挣扎于传统社会秩序、现代资本逻辑中的年轻姑娘,恰恰成为50 年前《创业史》中梁三老汉的精神传人,她们选择着自己的道路,也选择着中国的道路。”[8]无论是创作手法还是精神,其都跟传统一脉相承,堪称经典。类型小说经典标准的确立不能一味攀附传统定义,而是必须强调自身的属性——相对于传统经典的“精英性”,类型小说的经典具有“通俗性”和“大众性”[9]特点。这表现在,它是时代先进思想的传播者,是类型文学技巧的集大成者,作家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反类型的创新动力,能够获得当世读者的广泛接受和同期作家的模仿追随。类型小说的经典是没有“追认”一说的,这正是它的“大众性”所决定的——经典的认证者不是权威机构而是大众读者,读者不仅是经典的接受者、传播者、评价确认者,同时也是参与创作者。

实际上,网络文学20 年来已经出现了不少堪称经典的作品,但是相比海量的网络小说,这个占比还是相当低,我们期待更多的类型作家能不断提升自己,以创作经典为已任。

当下的网络类型小说创作中也有一些令人欣喜的现象,比如格局视野的提升、细节处的求真,道具、元素的巧妙利用等等,这些在《商藏》中也可以看到。

《商藏》格局视野没的说,作者的野心很大,小说以蜀都(成都)为驻地,纵横数万里,跨度上百年,涉及纽约、香港、北京、东京、上海等地,写了民国商业竞争、美国次货危机、深圳海南开发热潮等事件,有“史诗”气魄,其对于一些人和事也能够客观公正、全面地进行剖析,具有一定的历史视野,其对于一些商业理念和价值观也能够从比较高的角度进行阐述和弘扬。同时,在宏大叙事之中,《商藏》对于蜀都(成都)的一些地方性细节比如美食、历史传说、民俗歌谣等的植入也比较恰当。这种建立在历史考据基础上的文学化再现,给作品增色不少。这种宏观视野与下层视角相结合的写作,使得《商藏》多少具备了成为经典的基础。

我们还注意到现实题材网络类型小说中的一些新的潮流,比如“硬核”写作,实际上就是以前的考据写作,其更加注重情节的真实性。这是一种新写实主义,表现出对以前网络小说创作中假大空现象的反思。

这些都说明,类型小说中现实题材的创作者正在觉醒,他们已经在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反省,他们中一些人的作品已经具备成为经典的可能。

(二)出现更多反类型化作品

类型文学实际上就是将文学类型化倾向以一定的形式固定下来,用一个比喻来形容,类型文学就是搭建起一个固定的舞台,作家要在程式化的表演中展现文学的独创性。所幸的是,文学不仅仅存在着文学类型化倾向,而且还存在着创新性倾向,而创新性是反类型化的,创新性倾向避免了因为类型化而导致的文学千人一面之弊端。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学就是在类型化和反类型化的相互抗衡、相互争夺中发展的。即使是在类型小说占绝大多数的网络文学中,也出现了一些反类型的精品甚至经典,如今何在的《悟空传》,它就是中国网络文学反类型的典型代表,其给读者带来了极为新鲜的审美感受。

总的来说,现阶段现实题材网络类型小说的创作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相比传统写作,网络小说的创作更加开放、便捷。如果能够在类型与价值上做更好的结合,更加注重从现实出发,植根于社会进行书写,努力去发掘生活本身的真实和美感,其创作肯定能够突破局限、得到提升,一批具有经典意味的精品佳作也会因此脱颖而出。

猜你喜欢
网络小说网络文学题材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网络小说标杆作品2019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当网络小说逆袭之后……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50 SHADES OF ONLINE L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