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改善作用

2020-01-08 05:54孙旭光
中国疗养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分值康复训练神经功能

孙旭光

脑卒中是临床神经科常见疾病,主要由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堵塞引起部分脑组织损伤导致[1]。患病后,患者可出现头晕、肢麻、吐字不清及半身不遂等,部分严重者可出现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受损,可对其正常生活及健康造成威胁。而由于脑组织损伤不可逆,经治疗虽然能够确保其生存,但大多患者均会出现后遗症,包括抑郁、颅内高压、肺炎、血糖改变等,其中抑郁发生率最高,具有预后不佳、死亡率高等特点[2]。因此,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有必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干预,以进一步确保其健康。本院围绕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改善作用开展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4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2016 AHA/ASA成人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解读》中疾病诊断标准,经治疗后存在抑郁症状[3];签订知情同意书;同意接受研究训练;尚未接受手术或溶栓治疗;患者均为首次发病,病程<2周。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合并痴呆或精神病;参与其他研究者;合并语言表述功能障碍;抗拒或抵触研究者。采用摸球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54~76岁,平均年龄(65.2±1.4)岁,其中左侧偏瘫23例,右侧偏瘫24例;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5.3±1.3)岁,其中左侧偏瘫24例、右侧偏瘫23例;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护理人员对患者症状进行评估,并结合病因给予患者一般治疗,协助积极对抗疾病,建立正确良好的治疗心态;观察组另辅以康复训练干预,具体内容如下:医务人员成立康复训练干预小组,由主治医生、康复医师、护士组成,围绕康复训练内容开展培训工作,积极提高其自我认知水平及综合能力;结合患者病情及实际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正确体位摆放、变化、关节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早期坐位适应性训练、站姿转变、身体重心转移等,并全程监护患者生命体质量变化及精神状态;对于存在严重负性心理患者,护理人员及时围绕其开展健康培训工作,将脑卒中、抑郁、治疗及预后等相关信息告知患者,提高患者自我认知水平,使其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从而确保干预效果。给予针灸治疗,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取三阴交、神门、四神聪、百会等穴位进行针灸,得气留针30 min,1次/d,以10 d为1个疗程;对于存在肝气郁结患者,可加太冲及合谷穴;痰热者加内庭及丰隆穴、肝火旺盛,阴虚者可加太冲、涌泉、太溪等穴位,对于心脾两虚患者,可增加心俞穴及脾俞穴,疗程结束后休息3 d,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下一疗程。

1.3 研究指标 干预后观察效果,包括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及干预前后抑郁评分变化。

采用NIHSS评分系统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值100分,分值越小神经功能缺损越小,反之越大[4]。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定患者心理健康,量表项目:思维、生活习惯、意识、人际关系、情感、感觉、行为、饮食睡眠等,由无、很轻、中等、偏重及严重对应1~5级评分,量表分值:450分,分值越低心理越健康[5]。

采用精神科A类PHQ-9评分表评定抑郁感,以问卷调查方式开展,正常分值:0~4分,有抑郁症状:5~9分,明显抑郁症状:10~14分,重度抑郁症状:15~27分[6]。

1.4 数据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计量资料用()描述,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χ2检验,α=0.05为检验判定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表1)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13%(1/47),低于对照组的17.02%(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心理健康评分比较(表2)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心理健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心理健康评分比较()单位:分

表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心理健康评分比较()单位:分

组别 例数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心理健康评分观察组 47 2.36±0.26 36.65±2.32对照组 47 4.56±0.22 78.25±1.98 t值 44.284 93.505 P值 <0.05 <0.05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评分比较(表3) 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评分比较()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观察组 47 14.65±3.21 3.20±0.13 24.434 <0.05对照组 47 14.66±3.22 6.62±0.25 17.066 <0.05 t值 0.015 83.205 P值 >0.05 <0.05

3 讨论

脑卒中后抑郁是临床脑卒中患者常见后遗症之一,发病率为31.2%~63.1%,处于极高水平[7]。抑郁后遗症发生后,患者精神状态长期处于低沉及低迷,丧失对于生活的关注,部分严重抑郁者甚至会出现漠视生命及放弃生命等情况,严重影响其预后及健康。而且,在临床中由于大多脑卒中患者存在语言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抑郁症状发生后无法及时察觉,故而有必要加强观察患者精神及情绪状态[8]。康复训练干预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干预措施,主要针对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干预,通过早期对其肢体及情绪进行评估,针对其特点实施指导,促使其肢体功能尽快恢复[9]。本研究结果,观察组经康复训练干预,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有效降低,且干预后,患者神经功能、心理及抑郁评分均处于良好范围之内,进一步证实康复训练干预在临床中的显著效果。临床将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有助于针对患者负性心理及不良情绪进行缓解和开导,使其以良好心态面对治疗及康复训练,最大程度改善其受疾病影响而出现的损伤[10]。实施针灸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身耐受程度,通过疏经通络改善其身体状态,促使干预效果的提升。但是本研究仅限对于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进行了分析,对其影响机制尚不明确,故而临床仍旧有必要围绕本研究核心理论开展分析及研究,以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干预效果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干预效果显著,能够针对患者精神状态、抑郁心理及神经功能进行改善,并有效降低其他并发症对其预后造成的影响,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分值康复训练神经功能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谁是科创板创值全能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