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腔内超声诊断价值分析

2020-01-07 00:45陈清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瘢痕妊娠剖宫产术诊断

【摘要】:目的:分析腔内超声技术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本院59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患者均于手术前进行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组织结果进行对比,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组59例患者经过手术病理组织证实孕囊部分突入型患者31例(52.54%),孕囊完全突入型患者25例(42.37%),以及混团块合型患者3例(5.08%);患者经腔内超声检查,其中57例患者得以确诊,诊断符合率是96.61%,并且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中P>0.05;2例误诊,误诊率为3.39%。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运用腔内超声技术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瘢痕妊娠;剖宫产术;诊断;腔内超声

剖宫产术后的瘢痕妊娠是比较常见的异位妊娠,并且临床发病率较高。近年来随着我国剖宫产率的居高不下,导致子宫瘢痕妊娠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该疾病也是剖宫产术后比较常见的远期并发症,具有潜在性危险,如可能造成子宫破裂或大出血等[1],甚至可能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威胁,因此需要高度关注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以下将分析对于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运用腔内超声技术诊断的临床价值。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本院59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且均经由手术病理结果得到确诊。年龄24~43岁,均值为(30.5±0.3)岁;本次停经时间为31~79d,均值(52.5±1.6)d;距前次剖宫产术时间为11个月~11年,均值(5.4±0.3)年;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23.59~62951.49IU/L,均值(32625.19±441.59)IU/L;症状表现为阴道出血和下腹部疼痛等。

1.2方法

患者均于手术前进行超声检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其中腹部探头频率3.50MHz,阴道探头频率为5~7.5MHz,首先实施腹部超声扫描检查,再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和双侧附件进行详细检查,明确孕囊部位,以及和前次剖宫产术瘢痕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异常情况者于超声下需明确孕囊前部肌层厚度、宫颈以及宫腔等相关情况,记录超声检查数据。

1.3评价标准

以患者的手术病理组织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腔内超声在患者瘢痕妊娠及具体类型方面的诊断符合率。

1.4统计学方法

涉及数据以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以( ±s)描述,组间数据行χ2检验,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诊断结果统计与比较

本组59例患者经过手术病理组织均得以证实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其中包括孕囊部分突入型患者31例(52.54%),孕囊完全突入型患者25例(42.37%),以及混团块合型患者3例(5.08%);患者经腔内超声检查,其中57例患者得以确诊,诊断符合率是96.61%,并且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中P>0.05。见表1。

2.2超声误诊情况分析

本组59例患者中2例误诊,误诊率为3.39%,此2例患者的孕囊体积较小,且直径均不足1.0cm,且处于宫腔下段位置,张力较低,被误诊为不全流产。

3.讨论

剖宫产术后的瘢痕妊娠是比较危险的一类异位妊娠,现阶段关于其发病机制还尚未得到完全明确,孕囊种植在患者子宫下段的切口瘢痕处,该处的纤维结缔组织分布广泛,同时肌层较为薄弱缺乏良好的收缩能力,因此压迫作用较小容易诱发患者子宫破裂和大出血等危险情況,所以做好早期明确诊断至关重要。应用腔内超声技术可为此类患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同时能够提示患者子宫峡部处基层的绒毛受侵状况[2]-[3]。

临床中许多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出现停经后,或者接受人工流产术后的阴道出血情况,并伴随不同程度的腹痛。患者在腔内超声诊断中特征表现为宫颈管内和宫腔当中均无孕囊,然而孕囊的部位处于患者子宫峡部的前壁处,以及膀胱与孕囊间肌层较为薄弱,并且通常单纯型的妊娠囊型患者具有上述比较典型的特征表现,因此诊断难度较低。然而对于混合回声型的患者来说,超声征象不具备典型性,在诊断中需要特别关注。有些处于宫腔型的患者,由于部分妊娠囊恰处在瘢痕处,其余部分则处在下段宫腔。也有部分混合回声包块型患者的妊娠囊部分伸入宫腔,所以瘢痕妊娠后患者宫腔中并非完全无妊娠囊,然而需要关注是否存在部分妊娠囊位于患者瘢痕处,在此情况下需要特别注意与患者的宫内妊娠进行鉴别。有些患者属于部分处于宫腔形,在检查过程中可能与孕周时间相对较小,此时妊娠囊还尚未增大到可以朝宫腔方向进展的阶段。对于包块型的瘢痕妊娠患者来说常与盲目刮宫有关,在常规刮宫时未能清除探入到瘢痕位置的妊娠物,使得组织残留并导致患者发生阴道出血以及血凝块聚集等情况,进而产生包块型瘢痕妊娠。在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诊断中,彩色血流也具有较高的诊断应用价值。彩色血流提示,处于患者子宫下段峡部位之处的妊娠囊以及混合包块血供,均源自于患者前壁瘢痕位置的肌层,同时该处往往血流信号十分丰富,因此观察时滋养血流和正常的子宫动脉存在较大差异,其颜色更为明亮,并且具有低阻力频谱,通常RI值不足0.6。然而总体来看,在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进行诊断时,通过应用腔内超声技术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4]。本次研究中59例患者应用腔内超声技术进行诊断,与手术病理组织结果相比诊断符合率达到96.61%。进一步证实,腔内超声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

综上所述,针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运用腔内超声技术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魏丽华.腔内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观察[J].母婴世界,2019,11(7):61.

[2]孙雪飞.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4):79.

[3]包晓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腔内超声诊断价值分析[J].健康必读,2018,29(28):243-244.

[4]王正军.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并发症超声诊断价值[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108-109.

【作者简介】:陈清(1981-),女,回族,江苏南京,职称:中级主治,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妇科、产科、心脏、血管、腹部超声。

猜你喜欢
瘢痕妊娠剖宫产术诊断
治疗性早产267例临床分析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有效性和并发症
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不同方法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观察及效果分析
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