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中
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把政治生态搞好、用人导向搞正、干部作风搞实、发展环境搞优,这是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我们将大力建设“政治生态好、用人导向正、干部作风实、发展环境优”的“四个荆州”,全面加强和完善城乡基层治理,加快推进疫后重振、灾后重建和高质量发展。
一、把政治生态搞好,让荆州充满“正能量”
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治理一个地方,首要是把政治生态搞好,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让党风、政风、民风洋溢正能量。
营造讲政治的良好氛围。“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引领党员干部思想上充分信赖、政治上坚定不移、组织上坚决服从、感情上深刻认同,自觉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始终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弘扬新生代斗争精神,营造清清爽爽的从政环境。把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摆在重要位置,全面组建街道“大工委”,让街道党工委集中精力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组建社区“大党委”,建好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工作者、应急自愿者“三支队伍”,让基层党组织用心用情凝聚服务群众。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无论是疫情防控阻击战还是防汛救灾突击战,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坚守一线,让党员站出来、党徽亮起来、党旗飘起来,打响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在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同时,也赢得了群众更广泛的支持和拥护。在疫后重振灾后重建进程中,我们必须自觉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做深做实结对帮扶和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服务工作,广泛开展纾民困、解民忧活动。
二、把用人导向搞正,让荆州成为“赛马场”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就是要贯彻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把好干部标准具体化实景化,引导形成你追我赶的“赛马”效应,为基层治理提供人才支撑。
选育重用“实干型”干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疫后重振和灾后重建叠加的繁重任务,全市党员干部必须勤勉敬业、甘于奉献,带头干在实处、干出实效。精心组织在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一线考察干部,全面真实掌握干部表现,及时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发现出来、任用起来。注重干部实践锻炼,坚持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信访维稳等一线培养选拔干部。
选育重用“担当型”干部。越是困难时期,越是情况复杂,越需要干部敢于担难担险、敢于冲锋陷阵。要深入开展“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系列宣讲活动,大力宣传“抗疫先锋”“抗洪模范”,引导更多的党员干部不做“谈将”做“闯将”,不做“叶公”做“愚公”,让担当成为一种风气。干部为事业担当,组织也要为干部担当,持续完善考核奖惩制度,精准运用好容错纠错机制,以更大力度保护他们、激励他们、关爱他们。
选育重用“干净型”干部。干事是为官之要,干净是为官之德。领导干部唯有干净干事,方能行稳致远。要扎紧制度的笼子,不断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抓好巡视巡察工作,加强政治监督,探索同级监督;切实担起主体责任,完善日常监督,用好“第一种形态”,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让干净的人有更多干事的机会,让那些既干净又干事的人能够心无旁骛施展才华、脱颖而出。
三、把干部作风搞实,让荆州涌现“实干家”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需要拿出更大的干劲、拼劲、闯劲和韧劲,撸起袖子干事业,扑下身子抓落实。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上出实招。慎终如始、再接再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的谆谆告诫,强化底线思维、风险意识,坚决把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抓实抓细抓到位。坚持科学精准防控,落实严防输入、严防反弹防控策略,不断巩固来之不易的决定性成果。
在稳住经济基本盘上创实绩。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坚持把稳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计增加群众就业和收入。全力克服疫情汛情叠加不利影响,尽最大努力恢复生产,把损失降到最低。加快推动消费回补,完善提振消费的系列政策,持续推动文化旅游市场回暖,全面激活被抑制的消费需求。深度对接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加快谋划实施一批水利、交通、公共卫生、新型城镇化、环保、民生等重大项目。积极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更大力度落实降本减费各项措施,千方百计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用好广东、海南对口援助资源,围绕现有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强力开展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全力打造产业集群。
在全面小康补短板上施实策。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对剩余贫困人口实施集中攻坚,对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实行动态监测和及时帮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高标准推进长江大保护“双十工程”、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奋力绘就“万里长江、美在荆江”新画卷。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始终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食品安全责任制,确保全市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四、把发展环境搞优,让荆州勇当“排头兵”
发展环境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关键,也是治理成效的直接反映。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必须壮士断腕、刀刃向内,动真碰硬、自我革新。
升级政务环境,体现一个“快”字。主动对标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缩短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和时限,为项目建设设立专业化、一站式服务窗口。聚焦“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广“一窗通办、一事联办”服务,真正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加快建立完善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实现数据实时全量共享,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升级市场环境,体现一个“活”字。大力推进“企业金融服务方舱”试点建设,搭建网上金融服务平台,健全银企对接机制,引导金融机构不断为企业“输血供氧”。充分发挥荆州科教资源优势,建立一批产业研究院与科研中心,加快释放人才红利。加快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和服务功能,对重大项目实行“管家式”“保姆式”服务,确保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
升级法治环境,体现一个“信”字。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扎实开展“双千活动”,自觉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着力打造社会信用体系,政府和部门带头讲诚信、守契约,杜绝“新官不理旧账”。健全合法权益保护制度,让每一位企业家在荆州放心投资、安心发展。着力健全市场监管制度,实行公平统一的市场监管制度,让违法者受惩处、守法者受保护。
升级城市环境,体现一个“美”字。坚持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规划建设水平,强化城市精细管理。坚持以绿荫城、以水润城,扎实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实施新时代荆州治水工程,着力塑造“一城活水、灵动荆州”的秀美景色。积极发展“夜间经济”“地摊经济”,让城市充满活力。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风尚,提升市民素质,优化人文环境,让荆州真正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投资福地。
(作者系荆州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