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工活动如何兼顾个体差异

2020-01-07 00:54
教育家 2020年47期
关键词:创造性环节小朋友

收区的音乐响起来了,孩子们听到之后,开始收整着自己所在区域的玩具和材料,有条不紊地进行盥洗和喝水等生活环节的活动,一如既往地欣赏着同伴的作品、观察着植物角的花朵,和小伙伴们小声地交流着今日的新发现、新收获或者新问题。

最后一首歌曲响起来,孩子们已经坐到椅子上等待着集中活动区的分享环节。美工区出现了意料之外的状况,只见鸿鸿还在摆弄着桌子上的松塔、橡皮泥、羽毛、麻绳等材料。原本已经收整好的区域材料,在翻找过程中变得有些凌乱;桌子上、地上又出现了一些碎片。有的小朋友坐在美工区的椅子上看着鸿鸿手忙脚乱地操作着,有的小朋友把鸿鸿剪掉的碎屑捡起来扔进了垃圾桶,有的小朋友开始催促鸿鸿:“该收活动区了,你快点吧。”

鸿鸿皱着眉头着急地说:“我快做完了。”

我急忙说道:“没关系,你做得特别有创意,慢慢做,我们先分享,你做完了也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作品吧!”

我和其他小朋友开始区域分享活动,鸿鸿则反复剪着一块小花布料,剪了很多碎布头,旁边的小朋友也时不时盯着鸿鸿。

我安慰道:“鸿鸿,别着急,我们等你!”

他头也不抬地说了一声:“嗯。”片刻之后,他慌乱地把东西进行粘贴,将做了一半的作品放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加入孩子们的讨论中,看起来并不开心……

连续几天的延迟收区,让我不禁开始思考。在我的印象中,鸿鸿动手能力强,喜欢艺术创作,常到美工区活动,拼摆的作品很有创意。他善用各种辅助材料,区里投放的小石子、贝壳、树枝、碎布头、线绳、纸筒等都是他热衷的材料。他对作品细节精益求精,经常反复修改、调整,最终达到满意的效果。作品成型后,他非常高兴,会请每位教师欣赏,也愿意在集体面前分享给小朋友,还会把作品摆在展示区最显眼的地方。

集体活动中,教师或者小朋友的一句话,常常会引发鸿鸿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表达。不过当他滔滔不绝地进行发散式讲述时,其他幼儿几分钟后便窃窃私语,因为无法和鸿鸿产生共鸣。

通过一段时间对鸿鸿的观察,我知道要给予鸿鸿充分的探索时间以及个性化的发展,但当某个幼儿的行为与大多数幼儿的时间或者班级安排发生冲突时,教师如何在照顾多数幼儿正常课堂活动的基础上,兼顾某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呢?

(北京市第三幼儿园  王俊梅)

充分照顾幼儿的情绪。幼儿的一切行为习惯都是需要慢慢培养的,教师在帮助幼儿减少延迟收区行为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幼儿,考虑幼儿的情绪。例如可以让幼儿先保留自己的作品,在下次区域活动中再完成,也可以让幼儿带回家完成作品后再跟小朋友分享成果。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并帮助幼儿。在尊重幼儿个性化发展、考虑幼儿情绪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挖掘其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才能在照顾多数幼儿正常课堂活动的基础上,兼顾幼儿的个体差异。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中心幼儿园  侯宇帆)

摆正位置,注意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区域活动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性质的游戏,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设想,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师在活动中给予鸿鸿足够的探索空间,却忽略了幼儿的情感体验,尊重个体差异却无法照顾多数幼儿的正常课堂活动。虽然区域活动是幼儿自由、自主的活动空间,但不意味着教师只能做被动的观察者。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区域活动,教师的作用都是不可取代的。幼儿的自主也不是自由无序的,教师的辅导和幼儿的主体地位应该相辅相成。案例中个体发展与集体活动发生冲突,教师可以将自己看到的问题提出来交给孩子们解决,看看孩子们能否提供更合适的解决办法,比如没做完留着下次做或者和好朋友分工合作,既化解冲突又能培养孩子们解决問题的能力。除了摆正教师的位置,教师在美工区进行材料投放时要特别注意层次性,让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材料,从易到难,从而调动孩子参与美工活动的积极性。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前进路幼儿园  杨雁棱)

在一主一辅中提高创造性。作品是性格的物质化体现。鸿鸿的作品有以下特点:创造力强、细节考究、精益求精、投入情感。这些特点折射出鸿鸿的认知特征:全情投入、思维活跃和充满创意。结合他的典型行为和状态,说明他是一个创造力强、感情丰富的孩子。而明显慢一拍的游戏动作、过于发散的思维和语言,都源于他“创造力强”的核心特质没有得到适宜的支持,即幼儿的高创造性与环境的低创造性之间产生矛盾。应按照一主一辅的思路改变美工活动指导策略。

第一,主要策略——提供创造性的支持环境。自由是创造的土壤,要给孩子们提供“选择的自由”。具体可包括材料自由和时间自由。材料自由即有取用或不取用的自由,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主决定。时间自由即孩子们可以选择是否要使自己的作品更精致复杂,是否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持续注意力去完成美工作品。

在集体中,绝不仅鸿鸿一人愿意取用多种材料和雕琢细节,这是孩子的普遍需求。只不过大部分孩子都知道时间有限,否则会赶不上分享环节。在这种环境压力下,孩子们会倾向于去完成更有把握的、结构更简单的美工作品。鸿鸿显得格格不入。当孩子们获得材料自由和时间自由后,作品的多元性才能呈现出来。只有更多的自由才能承载幼儿快速发展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才能让鸿鸿以及跟鸿鸿一样有着更高创作需求的孩子们获得高质量的发展机会。

第二,辅助策略——采用创造性的活动安排。在使用主要策略的过程中,需要把握的是提供给孩子们的自由是相对自由,而不是无限自由。这就要求教师保持敏锐的判断力,能区分孩子是真正沉浸在美工创作之中,还是因缺乏耐心而早早结束。

针对不同游戏状态的孩子,通过灵活的活动安排来支持孩子的美工创作。美工活动之后,不必立刻进入集体分享环节,设置一个缓冲过渡环节。安排已完成美工作品的孩子看绘本、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等,给未完成的孩子留下一点创作时间和创作空间。当过渡环节临近结束时,教师发出提醒,未完成的孩子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分享未完成的作品或暂时把作品保留在一个地方。

猜你喜欢
创造性环节小朋友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